文︳王劍湘
“史德”與中學歷史教學
文︳王劍湘
清乾嘉時代,浙東史學代表章學誠在其著作《文史通義》中提到“能具史識者,必知史德”。20世紀20年代,梁啟超在清華大學講《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把“史德”排在治史第一位。從史學大師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史德”對于治史者的重要性。那中學歷史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史德”呢?教書十余年后,通過仔細體會、感悟,我認為以下“史德”對于歷史教學有著積極意義。
司馬遷寫《史記》,班固說他“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在《史記》里,司馬遷既客觀地歌頌了漢初七十年休養(yǎng)生息、國家繁榮昌盛的情景,也批評漢武帝窮兵黷武、大搞封禪和求仙巡游的迷信行為。這種忠于職守、不畏權貴、據事直書之舉,是崇高史德的表現。
為使歷史真相不隱沒、歷史學科不迷失,師者應該具有敢言之精神。如:在講授明清歷史的時候,我就直言那時候并沒有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教材觀點有誤。思想家顧準曾說過:“我們奢談什么中國也可以從內部自然生長出資本主義來,忘掉資本主義并不純粹是一種經濟現象,它也是一種法權體系。法權體系是上層建筑。并不是只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也能使什么樣的經濟結構生長出來或生產不出來?!痹诮裉斓氖穼W界,明清時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也已經是公認的“偽命題”,教師批判其有誤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和批判精神。
我還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見解。比如有學生通過課外閱讀,認為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不是事實;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靈感來自從樹上落下的一只蘋果也是荒謬,牛頓還是位神學家,其孜孜以求的科學研究卻是為了證明上帝之存在。1953年朝鮮戰(zhàn)爭結束時,中國最后只得到7110名戰(zhàn)俘,1.4萬名志愿軍“拒絕遣返”,歸國的戰(zhàn)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等。對學生的這些質疑和好奇心,我非常欣喜,并通過查閱資料,支持他們的觀點。
“氣平情正,是史學家走向客觀忠實的坦途。自詡客觀忠實,而血氣沸騰,情感激動,結果是不客觀不忠實。天下絕少以欺騙為矢志的史學家,多半有君子之心,而氣不能平,情不能正,以致喪失歷史的真實”。所以在講授歷史的時候,我要求自己以心平氣和的態(tài)度去尊重歷史事實,決不能將自身的主觀因素摻雜到客觀的歷史事實中去。
比如三元里抗英斗爭,經過幾十年的宣傳,將之提升為人民群眾(或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精神展示。但是抹去情感因素仔細分析,這場斗爭只不過是一次保衛(wèi)家園的戰(zhàn)斗,并不是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時期的民族主義還只是傳統(tǒng)的“天下”觀念、“夷夏觀念”,所以將這場斗爭提升至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的高度來展示,則脫離當時的時代。中國近現代具有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戰(zhàn)爭、衛(wèi)國戰(zhàn)爭,實始于20世紀30年代的抗日戰(zhàn)爭。
再如對蔣介石的評價,對于他在抗日戰(zhàn)爭中組織的淞滬抗戰(zhàn)、太原會戰(zhàn)、徐州會戰(zhàn)、武漢會戰(zhàn)等,應該給以實事求是的尊重。
(作者單位: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