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五路居第一中學 李海歐
多學科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表達能力
北京市五路居第一中學 李海歐
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小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大量的研究。表達能力作為21世紀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應有的重視。更多的人狹隘地認為表達能力與口語表達畫等號,因此,就把這項工作理所當然地安排在了文科課程中。其實,在多學科教學都應擔負起培養(yǎng)學生自主表達能力的任務,而真正的表達能力包含了多種形式,而口語表達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多學科教學 自主表達能力 小學生能力培養(yǎng)
為了更好地展開研究,筆者進行了國內外文獻的查閱,發(fā)現(xiàn)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以美國為例,95%以上的小學都設有演講課和交際課,以專門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德國,國文教學除了通過教科書的講授和練習,讓學生掌握德語書面語和口語外,還專門編寫了很多說話、寫話訓練的輔助教材;在日本,《小學學習指導綱要》(相當于我國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體現(xiàn)于語言類課程中,在包括數(shù)學在內的其他課程中也要重視。近幾年,日本課程改革中“表達能力”也成為非常重要的關鍵詞。
在國內,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們也同樣注意到“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并將研究的目光投入到“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方面。筆者檢索了大量文獻,發(fā)現(xiàn)眾多教師把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仍放在了語言類課程中,而表達能力的內涵中只有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較高的關注。其余課程以及表達的方式雖有涉及,但研究相對較少。我國的課程改革已經迎來了全學科時代,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絕不是一門課程能夠完成的。應在多學科共同育人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表達能力。
新課程改革著重強調了三大理念,其中的“以學定教”理念強調要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和思維狀態(tài),而這兩種狀態(tài)中多次提到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與培養(yǎng)。而在日常教學及外出學習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如下問題:
(1)教師缺乏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意識和策略,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積極性不高。學生自主表達方式單一,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絕大多數(shù)教師把表達能力狹隘地看成是口語表達能力。
(2)在有些教師的課堂上,學生過度“自由、自主”的表達,表達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課程教學,教師在課堂中沒有起到應有的組織、指導作用。
(3)部分學生缺乏表達的自主性,處于被動表達階段,表達過程中也不能很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綜上所述,學生自主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系統(tǒng)化的研究,也應該在得到重視的同時更加深入地鉆研。
1.清晰學生情況
任何教學研究都應服務學生,因此教師們要非常清楚班級的班情,切忌經驗主義。學生表達能力較弱是心理、思維、生理等多方面交互產生的,只有找準學生出現(xiàn)問題的成因才能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努力。對于心理層面成因的學生必須靠教師、家長共同鼓勵、引導,為他們創(chuàng)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針對思維、生理層面成因的學生,我們要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表達的方式,例如,較強邏輯思維的口語表達以及寫作表達,如果比較困難,就可以引導學生們通過表演、同伴對話等形式表達。
2.多學科共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表達能力
很多學生不樂于表達是因為缺少自主表達的方法,久而久之就出現(xiàn)了不樂于表達的現(xiàn)象。教學中必須結合不同學科的表達特點,進行有側重點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表達策略及方法。例如,在語文學科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寫作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用優(yōu)美、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數(shù)學學科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畫圖、說理、質疑、評價的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利用畫圖表達自己的思維,同時能夠用簡潔而又富有邏輯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英語學科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口語、寫作、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能夠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利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賦予表達更多的趣味性,從而達到讓學生敢于表達的目的;科學學科中重點培養(yǎng)學生操作、講解、矯正的表達能力,使學生能夠用較規(guī)范的動作完成實驗,同時能夠用邏輯清晰的語言把實驗過程講解出來。
只有在多學科共同努力下,學生的表達能力才能真正提升,達到核心素養(yǎng)中關于表達的要求。
3.把能力的提升體現(xiàn)在量化的評價上
能力的提升是不容易監(jiān)控的,因此需要量化的評價和多角度的體現(xiàn),在研究過程中要針對學生表達的次數(shù)、內容、深度、方式等多方面進行量化評價。分階段進行學生自評、同伴互評,進行定性評價,再結合教師的定量評價,這三個角度的評價結果與研究初期的調研情況對比,真正監(jiān)控學生的發(fā)展。
教育者工作中努力會為學生播種一粒希望的種子,在將來一定會發(fā)芽成為一棵參天大樹。
[1]夏鵬翔,郜舒竹.日本小學數(shù)學教育改革新動向——培養(yǎng)“表達能力”[J].比較教育研究,2011(9).
[2]陸麗敏.淺論學生自主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中文教育,2012(7).
[3]高燕.精心策劃有效交流——引導學生在科學課中有效表達與交流[J].江蘇教育研究,2016(Z2).
[4]周德.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表達能力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2(34).
[5]楊小紅.自主表達,學生思維走向抽象的有效途徑[J].內蒙古教育,2014(8).
[6]岳輝.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認識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8).
[7]許秀燕.小學數(shù)學實踐活動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吉林教育,2015(19).
[8]欒成勇.關于加強小學語文實踐活動的幾點思考[J].教育,2009(9).
[9]馬雪屏,唐愛蓮.教學做合一:享受學習樂趣提升語文素養(yǎng)——小學語文實踐活動式教學研究[J].生活教育,2007(6).
[10]林家梁.加強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訓練的構想[J].教育評論,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