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峰
一、有意義學習理論的基本內涵綜述
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是指,要想實現(xiàn)有意義的學習,真正習得知識的意義,即希望通過學習獲得對知識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guī)律及事物之間關聯(lián)的認識,關鍵是要在當前所學的新概念、新知識(即“符號表示的觀念”)與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某個方面(表象、概念或命題)之間建立起非任意的實質性聯(lián)系。只要能建立起這種聯(lián)系就是有意義的學習,否則就必然是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
奧蘇貝爾認為,能否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這種聯(lián)系,是影響學習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是教育心理學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條原理。
奧蘇貝爾指出,要想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可以有兩種不同的途徑或方式:接受學習和發(fā)現(xiàn)學習。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并通過“傳遞—接受”教學方式(奧蘇貝爾簡稱之為“接受學習”)來實現(xiàn);后者則主要是依靠學生發(fā)揮認知主體作用,并通過“自主發(fā)現(xiàn)”學習方式(也稱“發(fā)現(xiàn)式”教學,奧蘇貝爾則簡稱之為“發(fā)現(xiàn)學習”或“發(fā)現(xiàn)教學法”)來實現(xiàn)。
奧蘇貝爾認為這兩種教學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關鍵是要能在新概念、新知識與學習者原有認知結構之間建立起非任意的實質性聯(lián)系。反之,如不能建立起這種“聯(lián)系”,不僅“傳遞—接受”教學方式將是機械的、無意義的,就是“發(fā)現(xiàn)式教學”也不可能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的目標。奧蘇貝爾還強調指出,如果根據學習引起的能力變化來區(qū)分學習類型(能否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是引起能力發(fā)展變化的關鍵),即根據用何種方式來引起能力變化(也就是用何種方式來實現(xiàn)有意義學習),那么,就只能區(qū)分出“接受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兩種,而所有其他的學習類型皆可并入到這兩大類型之中。
二、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理論”的啟示
1. 奧蘇貝爾的有意義言語信息學習揭示了學生知識學習的最本質的特征之一,即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是以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通過對語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識內容的理解(奧蘇貝爾稱為“同化”,即新舊知識的相互作用),掌握新知識的實質性意義的過程。這無疑是一種可靠又可信的解釋。知識是人類對客觀事物的屬性和內在規(guī)律的認識,是人類認識的結晶,是實踐活動的理性產物,是科學技術和社會歷史文化的研究成果。知識的作用是提高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指導人的各項實踐活動。學習知識不僅是記住和背誦用語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識的詞句,而是理解和掌握前人或他人對客觀事物的屬性和規(guī)律性東西的認識,并將他人的認識轉變成自己的認識。奧蘇貝爾正是抓住了這個本質特征,并將其學習理論建立在此基點之上。
2. 奧蘇貝爾對有意義學習的實質、條件和類型的闡述是嚴謹和有說服力的。知識的有意義學習必然以有意義的知識內容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加上有意義學習的心向。此三者構成了有意義學習的充分必要條件,是有意義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條件。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意一個條件都不能稱其為有意義的學習。而隨意地增加三個條件之外的另外一個條件都是多余的。
3. 奧蘇貝爾強調,學生的學習以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為主,這是十分正確的。因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傳授下獲得知識的最經濟、最快捷、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生正是用這種既省時又省力的方式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大量有用的知識。
4. 奧蘇貝爾提出的成就動機的三種內驅力說,恰當?shù)馗爬藢W生學習的三種動力來源。它既包括了學習的內部動機,又包括了學習的外部動機。而且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我需要和社會需要,將社會需要與自我需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5. 奧蘇貝爾提倡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是最經濟、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學方式。課堂講授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經久不衰,任何新的、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都沒有動搖它的基礎地位,足以證明它的實用性、有效性和生命力。奧蘇貝爾在課堂教學理論上的一大貢獻是他有力地闡釋了講授教學不能等同于“填鴨式”教學的理論根據,這個理論根據就是有意義學習的三個充分必要條件。我們認為,任何一種形式的講授教學,只要它能導致學生的有意義學習,只要它能滿足學生有意義學習的三個條件,那它就肯定不是填鴨式教學。相反,如果教師的教學不能導致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或者不能滿足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三個條件,那它不是填鴨式教學就是無效教學。
6. 奧蘇貝爾創(chuàng)立并提倡“先行組織者”教學模式是課堂講授教學普遍采用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之一。其實,在奧蘇貝爾沒有對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概念性研究和實驗性研究之前,廣大教師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采用這種教學方法了。奧蘇貝爾對這種教學方法的科學研究正是對該教學方法的理論概括和實驗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