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琳蔚,不是高一入學,而是七八年前讀《廈門晚報》時。這名富有靈氣的晚報小記者,頻頻將夢想訴諸筆端,那豐富的想象力和純真的情懷吸引了我,于是,這個小女孩的名字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初見琳蔚,一個身形纖細的高中女生,戴一副黑框眼鏡,扎個馬尾辮兒,性格似乎大大咧咧的,沒有我想象中的 “文青”味兒。
某日課間,教室里吵吵鬧鬧,唯獨她捧著一本書,靜靜地看著,那是一本《雨季不再來》。猛然間發(fā)現,此時的她,文靜雅氣,一副知性女生的范兒,與晚報里的文字正相契合。
在接下來的接觸交流中,我漸漸地了解這個小女生:琳蔚從小就有文學夢,常有作品見于各報刊,還曾在《廈門晚報》連載科幻小說呢!但她說,自從上了高中,學業(yè)重了,壓力大了,激情淡了,靈感也似乎不見蹤影了,夢想也隨之遠去了!我對她說:“心若在,夢就在。”為師的我,能做的就只剩下這點鼓勵,但畢竟呵護了她的文學激情,還有難能可貴的夢想。我相信,有夢的女孩最美麗。
這個外表看起來有些柔弱的小女生,骨子里卻有著一股敢作敢為的英氣:在繁忙的學習之余,她把視線投向社會弱勢群體,背起雙肩包,深入商店、菜市場和學校機關,調查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狀況,進行一系列細致的數據分析,撰寫出了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的可行性報告《入學之困——廈門市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的調查與思考》,洋洋灑灑幾萬字,言辭懇切客觀,理性大氣。報告送到了政府有關部門領導的辦公桌上,她獲得了福建省第31屆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
她取得這樣的成績,我并不感到驚訝,因為平日的練筆,她的寫作視角總是與眾不同,字里行間透出對歷史文化的思考,對世事的關切,對人情的體悟。
這樣一個有夢想、愛讀書、善思考的女孩,一定會是美麗、幸福的!
李莉莉,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學教師,福建省中學語文學科教學帶頭人,廈門市高三語文指導組成員。曾獲福建省中學語文錄像課評比一等獎,曾被評為福建省優(yōu)秀評卷教師、福建省優(yōu)秀語文教師、廈門市優(yōu)秀班主任。
連續(xù)多年承擔廈門市高三質檢命題及市高三教師培訓任務。多篇論文曾在《語文建設》《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參編《在活動中寫作》《高中議論文課時寫作教程》等教輔十余部。所帶學生曾獲高考市理科狀元、省投檔分狀元。多次指導學生在省市作文、演講及閱讀競賽中獲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