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2017-03-06 03:04:36戴桂珍
黎明職業(yè)大學學報 2017年3期
關鍵詞:譯語泉州市音譯

戴桂珍

(黎明職業(yè)大學 文化傳播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戴桂珍

(黎明職業(yè)大學 文化傳播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通過文獻研究法和比較研究法,發(fā)現(xiàn)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中存在譯名不統(tǒng)一、音譯過度、文化信息偏差等問題。提出在泉州市非遺文化詞匯的翻譯中,可采用音譯加準確注釋來解決過度音譯問題;采取保持文化底蘊,同時考慮譯語讀者文化背景等策略規(guī)范譯名,盡最大限度保存本土文化,進而促進跨語言、跨文化的交流。

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泉州市

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中提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狈俏镔|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是繼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遺產之后,逐漸進入研究視野,并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意義的一種人類文化現(xiàn)象。[1]“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市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古城,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享有“地上看泉州”的美譽。泉州市非遺資源十分豐富,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者眾多,包括民間文學、傳統(tǒng)音樂、傳統(tǒng)舞蹈、傳統(tǒng)戲劇、曲藝、傳統(tǒng)美術、傳統(tǒng)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tǒng)技藝、傳統(tǒng)醫(yī)藥和民俗等十大類。近年來,泉州市非常重視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全面啟動非遺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體系建設,實施“十百千”工程。截至2016年4月,泉州市已初步建立非遺四級名錄體系,擁有縣級以上代表性項目409項(其中包括國家級代表性項目34項、省級代表性項目76 項、市級代表性項目218項,縣級代表性項目81項)。[2]

非遺是人類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勞動力的結晶,積淀了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亦是推動文化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之源。在全球化語境下,需要通過較高質量的翻譯暢通文化輸出,促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本文將對泉州市非遺英譯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進行探討。

一、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中存在的問題

泉州市非遺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和突出的普遍價值,體現(xiàn)出保護方式的多樣性、流傳渠道的動態(tài)性和傳承發(fā)展的不平衡性等復雜特征。理解非遺特征能更好地進行英譯,并能借助旅游活動進行推廣和傳播,從而使非遺旅游資源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由此,泉州市非遺的文化、旅游、經(jīng)濟等多重價值也可以得到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但是,目前泉州市非遺英譯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譯名不統(tǒng)一

泉州市非遺名稱具有我國非遺名稱的普遍性特點,名稱中包含人名、地名、民族名等專有名詞,有的還包含反映中國文化特色的詞語。由于區(qū)域特點以及歷史、地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有的非遺名稱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如含有人名的有陳三五娘傳說、楊阿苗故居等,含有地名的有蟳埔女習俗、英都拔拔燈等,含有或直接為中國文化特色詞語的有拍胸舞、火鼎公婆、嗦啰嗹等。通過查詢《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泉州旅游指南》等資料及調查發(fā)現(xiàn),由于名稱內涵獨特,部分泉州市非遺名稱存在多種譯名。比如拍胸舞被譯為Chest-thumping Dance、Chest-slapping Dance、Breast-patting Dance、Quanzhou Paxiong Dance、Chest Patting Dance和Breast-clapping Dance 6種譯文,“提線木偶”被譯為Marionette、The Marionette Theater、Quanzhou Line puppet Show和Quanzhou Tixian Puppet Show 4種譯文,“泉州花燈”被譯為Quanzhou Silk Lanterns、Quanzhou Lanterns、 Quanzhou Flower Lantern、Quanzhou Festive Lanterns 4種譯文,“南音”被譯為Nanyin、Nanyin Music和Southern Chinese Music 3種譯文。有兩種譯文的有:源和堂蜜餞被譯為Yuanhe Tang Preserved Fruit 和Quanzhou Yuanhetang Preserved Fruits and Vegetables;蔡氏古民居被譯為The Cai’s Ancient Folk Houses和Ancient House Group of Cai Clan;海上潑水節(jié)被譯為The Marin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和Offshor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譯名不統(tǒng)一往往致使譯語讀者難以準確地把握非遺名稱內涵,不利于非遺的對外傳播。

(二)過度音譯

音譯是解決文化缺省的有效手段。金惠康認為凡具有中國特色的獨一無二的事物大都宜用漢語拼音翻譯,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語言的風格。[3]不少翻譯者也提出音譯在翻譯漢語時的可行性,如岳峰認為從社會思想的流向來看,西方社會已開始吸收中國的古代思想,這種趨勢是一種催化劑,會使人們接受音譯的過程縮短,面擴大,并產生一種加速度。[4]采用音譯方法介紹非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文化對外輸出。然而,過度的音譯反而達不到相應的效果,尤其是一連串地名直接用漢語拼音翻譯。如“晉江深滬褒歌”被直接譯為Jinjiang Shenhu Baoge,“南安英都拔拔燈”也曾被譯為Yingdu Baba Deng in Nan’an,“安溪鐵觀音”被譯為Anxi Tieguanyin,“老范志萬應神粬”也有被譯為Laofanzhi Wanying Shenqu等。全部用音譯會給譯語讀者帶來較多困惑,使其無法理解上述非遺名稱的意義。

(三)文化信息偏差

泉州市非遺具有動態(tài)的文化形態(tài),濃縮了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內涵。若未能正確地理解非遺的內涵或者翻譯不當,可造成文化信息傳遞準確性的缺失,嚴重者可導致信息或文化誤譯。

1.英譯所傳達的信息不當

傳達的信息不當是泉州市非遺英譯的常見問題之一。如:

例1 原文:(泉州刣獅)在閩南地區(qū)是一項集武術與民間舞蹈為一體的活動,深受群眾的歡迎。……刣獅是南少林武術與獅子舞蹈的完美結合,完整保存了我國少林五祖拳的傳統(tǒng)技藝的精華,……

譯文:The lion dancing is actually a kill-lion fight. It is an activity that combines martial with folk dance in Minnan area and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Southern Shaolin Martial and lion dancing that preserves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essence of Southern Shaolin Wuzu Boxing compeletely,……[5]91

泉州“刣獅”歷史淵源久遠,獅戲記載有據(jù)可查,是陸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產物。該表演具有地方特色,配以“宋江陣”之各式陣法,氣勢磅礴。“刣獅”從道具、獅身制作到舞蹈的內容、過程、歷史傳承等,都表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內涵。例1中,譯者因獲知泉州市閩南話的“刣”音同“殺”,認為“刣獅”是“殺獅子”。然而原文介紹其實并沒有“殺獅子”的表述,因此“The lion dancing is actually a kill-lion fight”這句英文翻譯純屬敗筆,甚至可能引起譯語讀者因動物保護意識而拒絕觀看這種表演,影響文化的傳播。

2.文化偏差

文化偏差主要體現(xiàn)為對非遺項目的理解不深入,造成譯文和非遺實際內涵的偏差,如將“皇宮起”直接譯為“palace building”,讓人誤以為是皇宮;“陳三五娘”直接譯為“Chen San & Wu Niang”,使譯語讀者誤以為五娘姓吳或伍。

二、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譯的相應對策

非遺名稱與相關內容鮮明的民族特色與文化特征最能體現(xiàn)文化價值,同時又是翻譯的難點。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指出:“要真正把翻譯做好,可以說,掌握兩種文化比學會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只有在文化中,語言才有意義?!盵6]也就是說翻譯中的文化因素比語言因素更重要。郭建中指出:翻譯已不再僅僅看作是語言符號的轉換,而是一種文化轉換的模式。[7]針對泉州市非遺翻譯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

(一)采用音譯加準確注釋的方法

針對過度音譯問題,可采用音譯加準確注釋的方法。如:

例2 皇宮起

原譯文:Huanggongqi (imperial palace building)[8]

改譯1:Huanggongqi (imperial palace-like building)

改譯2:Huanggongqi (imperial palace-style building)

“皇宮起”是泉州市的傳統(tǒng)建筑營造技藝,在晉江五店市保存有福建省成片保護面積最大的閩南紅磚古厝群,蔚為壯觀。古厝錯落有致,流光溢彩的燕尾脊參差交錯,一幢接一幢,恍如一座座宮殿,所以,人們又將這樣的建筑稱為“皇宮起(體)”。這是文化專項詞,它其實不是皇宮里的建筑,而是模仿皇宮建筑風格修建而成的宮殿式建筑。像“皇宮起”這樣具備中國特色的非遺詞語,音譯不足于體現(xiàn)其文化內涵,因此應采用音譯加準確注釋的方式。例2中,原譯文的加注顯然未能真正體現(xiàn)其文化內涵,甚至容易望文生義,誤導目標讀者,引起困惑。更改后的譯文分別加了構詞后綴,其中構詞后綴-like,意思為“used with many nouns to make adjectives meaning similar to something”;構詞后綴-style,意思為“used with some adjectives and nouns to make adjectives describing someone’s qualities or the way something is done or designed”。 因此改譯1和改譯2較好地保留“皇宮起”建筑的特點和文化,注釋彌補了音譯的不足,讓譯語讀者能知曉其建筑技巧和文化內涵,是較為妥帖的表達,而且能產生相應的聯(lián)想,較好地獲得讀者認同?!盎蕦m起”由于具有原生態(tài)的文化特征,蘊涵著巨大的經(jīng)濟價值。晉江市通過打造五店市旅游地,輔于元宵節(jié)等民俗文化的旅游開發(fā),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使五店市成為晉江市的城市名片,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

在泉州市非遺英譯文中,譯者們有的采用音譯,有的采用音譯加注釋的翻譯策略,既有為保留文化異質性的思考,又有基于文化傳輸效果的考慮。不論“歸化”“意譯”還是“異化”“直譯”等都是譯者在實踐中追求原語文本在譯語中出現(xiàn)最佳等值體的有益嘗試。

(二)保持文化底蘊,考慮譯語讀者文化背景

劉宓慶認為,中國現(xiàn)代翻譯理論研究有三大任務,一是繼承和發(fā)揚歷史傳統(tǒng),二是推出以現(xiàn)代語言學為依據(jù)的翻譯語言學理論體系,三是對“文化翻譯”進行全面的理論描寫。要完成這三大任務,我們必須堅持“三化”——民族化、現(xiàn)代化和科學化。[8]民族文化的留存是加強國外對中國了解的有效手段,也可縮短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距離,因此泉州市非遺英譯要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全面理解譯名的確切含義,盡量保持文化底蘊。譯者要互相交流切磋譯技,選擇最為恰當?shù)皿w的譯文,達到統(tǒng)一譯名的目的。如有學者提出,拍胸舞譯為“Chest-slapping Dance”最能體現(xiàn)舞蹈的精髓。[10]再如:

例3 閩臺博餅習俗

原譯文:Min-tai Mooncake Gambling[5]90

改譯文:Fujian-Taiwan Mooncake Game

在這里,“閩臺”應完整譯出。Gambling的英文意義是“ an activity in which you risk money in the hope of winning more money if you are lucky or if you guess something correctly; a situation in which you take a risk on something that can give you important benefits ”。[11]此詞的出現(xiàn)可能造成文化信息不對稱,讓譯語讀者以為閩臺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都在賭博。為了避免西方讀者“按照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思維方式及自己熟悉的一切去選擇、切割和解讀另一種文化”,[12]改譯為“Fujian-Taiwan Mooncake Game”更恰當,并能引起外國游客對博餅活動的好奇。再如:

例4 火鼎公婆

譯文1:the Cauldron-bearing couple[13]

譯文2:Dance of Husband and Wife Carrying a Firing Wok[5]91

改譯文:Dance of a Couple Carrying a Firing Cauldron

火鼎公婆是閩南地區(qū)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形式,據(jù)說開始于清末。相傳某地舉行規(guī)模浩大的迎神賽會游鄉(xiāng)活動,有一家境貧寒的農戶,老夫妻急中生智用兩根竹竿架起家中煮飯的大鐵鍋,放進幾塊木柴燒起火鼎,二人抬著參加家家戶戶“妝人”游行。擔心途中柴火燃盡,女兒挑著柴擔跟隨后面添柴續(xù)火。沒料想因其表演獨特,氣氛風趣熱烈,得以流傳至今。該非遺項目原生態(tài)特征濃厚,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展示了當時人們的生活風貌、藝術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情趣。譯文1中“鼎”直譯為cauldron,意為“a large round metal container used for cooking over a fire”;譯文2中 “鼎”譯為“wok”,意為“a metal pan shaped like a large bowl, used for cooking Chinese food”。根據(jù)非遺故事的起源,“cauldron”較為接近于鼎,意思比較準確,但譯文1沒有體現(xiàn)火的內容,只是表達出抬鍋的夫妻;而譯文2的意思表達相對比較完整,但鍋的選詞不夠準確,wok較接近于鍋的意思,常指現(xiàn)代的小炒鍋。赫維(Hervy)指出,有些相對性的文化成分,異族文化雖然沒有,但其成員可以通過想象讀懂,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普遍性”。[14]對此類文化專項詞,在英譯中必須注意對文化的傳達,加強對內涵意義的翻譯,使本土文化信息反映出遺產話語中突出的普遍價值,改譯文就是一種有益嘗試。再如:

例5 永春紙織畫

譯文1:Yongchun Paper Texture Painting

譯文2:Yongchun Paper-woven Painting[5]106

譯文3:Yongchun Paper-woven Pictures

永春紙織畫是泉州市永春縣獨有的漢族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品,與杭州絲織書、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家織,2011年6月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遺,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傳統(tǒng)美術非遺項目。紙織畫的制作是先在宣紙上繪好圖,再用特制的小刀裁成不到2 mm的紙絲作經(jīng)線,然后用同樣寬度的白色紙絲作緯線,放在紙織機上手工一條一條編織而成。從制作過程看,紙織畫具有中國國畫的藝術風骨,又有編織的精湛技藝,在工藝難度和藝術審美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價值。painting側重于表示用畫刷,還可表示油畫,水彩畫等;picture更為廣義,除了指畫,也可以指圖像、照片等等。woven一詞譯出它的制作方法,譯文1中的texture 貌似誤譯或誤解,至少說沒能直截了當體現(xiàn)出工藝制作方法。譯文2和3都能達到英譯的實效,讓讀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紙織畫的制作過程。

為使泉州市非遺英譯與譯語讀者文化相銜接,在英譯中還應考慮到英語讀者的文化背景。如上文“泉州刣獅”的介紹內容可改譯為:

The lion dance is actually a lion- fighting performance. It is an activity that combines martial art with folk dance in Minnan area and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Southern Shaolin Martial art and lion dancing that preserves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essence of Southern Shaolin Wuzu Quan compeletely,……

在這里,基于對譯語讀者文化背景的考慮,即英語讀者大都動物保護意識較強,譯文中應避免出現(xiàn)“The lion dancing is actually a kill-lion fight”這樣的血腥語句。同時可參考“與狼共舞”的含義,將“刣獅”表述為“The lion dance is actually a performance of dancing with the lions”。這樣,既尊重了外國游客愛護動物的情感,又能體現(xiàn)出舞獅的威武雄壯氣魄。

三、結束語

非遺是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國家文化的精髓,是國家軟實力的核心部分。非遺的翻譯直接推動著一國文化的對外傳播,促進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15]毫無疑問,泉州市非遺的準確英譯將助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規(guī)范非遺譯名、適度音譯、得體地再現(xiàn)非遺文化將使泉州市非遺在傳承、交流方面進一步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有效地傳播文化,并豐富世界文化。

[1] 陳晶. 略論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大眾傳播[J].神州民俗,2008(5):25.

[2] 張素萍.泉州將于2020年前建成21個閩南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EB/OL].(2016-04-09)[2017-04-21].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16-04/09/content-5304540.htm.

[3] 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 [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152.

[4] 岳峰. 略論音譯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J].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57.

[5] 編委會.泉州旅游指南 [M]. 泉州:泉州海都文化傳播中心, 2014.

[6] NIDA E A. 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10.

[7] 郭建中. 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 外國語,1998(2):17.

[8] 福建省文化廳. 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08:372.

[9] 劉宓慶.中國現(xiàn)代翻譯理論的任務:為楊自儉編著之《翻譯新論》而作[J].外國語,1993(2):2.

[10] 洪莉. 生態(tài)翻譯視域下的閩南文化負載詞翻譯[J].泉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5):93.

[11] MACMILLAN P L. MACMILI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582.

[12] 樂黛云,勒比松.獨角獸與龍:在尋找中西文化普遍中的誤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110.

[13] 林綠竹. 品味泉州[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147.

[14] HERVY S.Speech acts and illucutionary function: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12.

[15] 田亞亞,孫雪娥,付丹亞. 商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稱英譯研究[J]. 商洛學院學報, 2015(2):25.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Quanzho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as found to have problems such as non-uniform translation, excessive transliteration, and cultural misreading. Therefore, in the light of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of Quanzho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cess of C-E(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ransliteration with annotation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transliter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like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deposit, and considering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arget readers to standardize English version should be adopted to maximize the preservation of local culture, and 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E translation; Quanzhou City

(責任編輯:東紅 英文審校:楊秋娜)

OnC-ETranslationProblems&StrategiesofQuanzhou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

DAI Guizhen

(College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H 315.9

A

2017-04-26

戴桂珍(1971- ),女,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比較文化學與翻譯研究。

黎明職業(yè)大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LMTD2014113)

1008-8075(2017)03-0033-05

10.13446/j.cnki.jlvu.20170038

猜你喜歡
譯語泉州市音譯
泉州市震昇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紡織機械(2023年5期)2023-12-15 09:25:36
四川冷門絕學系列之九 《西番譯語》:清代四川編纂的雙語詞典
天府新論(2022年3期)2022-05-04 03:40:24
“十三五”期間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質變化趨勢研究
清末民初音譯元素名規(guī)范方案用字探析
泉州市婦聯(lián)“336”助力脫貧有高招
海峽姐妹(2020年6期)2020-07-25 01:26:02
夏譯漢籍中的音譯誤字
西夏學(2017年1期)2017-10-24 05:31:38
乙種本《西番譯語》藏漢對譯音義關系辨析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13
讓老百姓看病不難不貴 泉州市醫(yī)改確定四個主攻方向
關于量詞的日中機器翻譯規(guī)則的研究
科技視界(2015年35期)2016-01-04 09:37:11
新疆地名的音譯轉寫及英譯規(guī)范
芷江| 射阳县| 达州市| 顺义区| 安岳县| 资溪县| 饶河县| 南溪县| 乌拉特中旗| 大宁县| 海阳市| 梧州市| 宕昌县| 沁源县| 柳林县| 洪湖市| 郸城县| 三穗县| 眉山市| 巴南区| 泸水县| 周口市| 安义县| 综艺| 夹江县| 吉安县| 万荣县| 玉门市| 固原市| 察雅县| 宜都市| 灵寿县| 泌阳县| 日喀则市| 潍坊市| 开封市| 天峨县| 绿春县| 连州市| 定日县| 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