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愛平,孫立新,杜賢軍
(1.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山東 泰安 271021;2.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五勘探隊,山東 泰安 271021)
技術與方法
地震勘探中多次反射折射波的影響分析及應對措施
——以滕縣煤田某煤礦地震勘探為例
曾愛平1,孫立新1,杜賢軍2
(1.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山東 泰安 271021;2.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五勘探隊,山東 泰安 271021)
多次反射折射波影響地下地質目標體的地震成像。在魯西南某礦地震勘探區(qū)內,由于第四系與侏羅系底礫巖直接接觸,且第四系厚度薄,反射系數大,產生了多次反射折射波。該研究分析了多次反射折射波產生的機理,優(yōu)化調整了勘探設計,采取規(guī)則噪音濾波、疊前多道預測反褶積、精確的速度等針對性的處理措施,有效消除了多次反射折射波對有效波成像的影響,提高了資料信噪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多次反射折射波;反褶積;覆蓋次數;速度分析;滕縣煤田
我國東部煤礦區(qū)由于低速層與降速層較厚,在地震單炮記錄上很少看到多次反射折射波現象[1-4]。但在滕縣煤田微山湖某礦區(qū)地震勘探項目中,試驗發(fā)現單炮記錄上存在較強的多次反射折射波,對主要煤層反射波有較強的干涉作用,并導致煤層反射波能量變弱,信噪比較低[5-7]。
地震多次反射折射波作為一種噪聲,給地震資料處理、解釋帶來了較大困難。以往西北或沙漠的煤田地震勘探中,由于目的層深度較深,多次反射折射波對目的層干涉作用不明顯,往往采用切除等手段進行處理。該次在設計優(yōu)化和數據處理等環(huán)節(jié)上采取了多項措施,達到消除多次反射折射波影響的目的。
多次反射折射波是復雜地區(qū)地震勘探中常見的復雜波動現象,與折射波理論上有聯(lián)系,但與折射波具有不同的運動學和動力學特性。一般而言,多次反射折射波的產生條件是:存在相對平行的2個界面,且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數足夠大,就會產生多次反射折射波現象[8-11]。多次反射折射波的產生機理為地震波從上覆低速層入射到下覆高速層頂面時產生反射,當地震波從上覆低速層入射到下覆高速層頂面時,產生多次反射,當入射角與臨界角相等時就會產生沿高速層頂面的滑行波,從而形成了多次反射折射波。
2.1 地質概況
區(qū)域斷裂構造主要有近EW和近SN向2組。前者自北而南有汶泗、鄆城、鳧山、韓臺等斷層;后者自東而西有嶧山、孫氏店、嘉祥、巨野、田橋等斷層。多為走向相同,傾向相反的共生斷層,常呈地塹、地壘或階梯狀,構成整個煤田縱橫方向上的地塹和地壘相間排列的格局。
測區(qū)內均被第四系覆蓋,厚度較薄,約為50~80m,為黃褐色、棕、灰等雜色粘土、砂質粘土、粘土質砂;侏羅系與第四系不整合接觸,由紫紅色粉砂巖、膠結緊密的鈣質泥質砂巖,平均厚度約220m。主要含煤地層為山西組和太原組,主采煤層為3煤層(局部分叉成3上、3下兩層),總厚度約8m,埋深約450m(圖1)。
圖1 區(qū)域構造示意圖
2.2 地球物理特征
測區(qū)內及周邊村莊、廠房稠密,一較大河流從測區(qū)中間穿過,沙河北面是大片搬遷村莊廢墟,以南多個村莊幾乎連片,地表施工條件十分復雜,表層地震地質條件復雜。
第四系與侏羅系底礫巖直接接觸,在沉積環(huán)境、巖石物理力學性質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理論上其底界面是一良好的反射界面,反射系數大,滿足多次反射折射波產生的客觀條件[12],在野外試驗單炮中出現多次反射折射波的干涉作用,導致淺層地震地質條件復雜。
勘探主要目的層(3煤)厚度穩(wěn)定,與圍巖波阻抗差異較大,有利于反射波勘探。由于埋深較淺,受多次反射折射波干擾,導致目的層反射波能量較差。因此深層地震地質條件一般。由以上分析得知,該區(qū)地震地質條件復雜。
根據鉆孔和地震資料分析,第四系速度較低,一般為1600m/s,密度一般在1.5~1.8g/cm3,而下伏的侏羅系底礫巖速度較高,可達4000m/s以上,密度也較大,一般可達2.2~3.3g/cm3,因此第四系底界面反射系數可達0.60左右,滿足多次反射折射波產生的條件。多次反射折射波對較淺目的層反射波將產生較強的干涉作用,同時屏蔽了激發(fā)地震波能量的下傳,造成深部目的層反射波能量弱、信噪比低。
在原始記錄上(圖2),多次反射折射波視速度在3100m/s左右,能量較強,目的層反射波受到較強的干涉影響,近道有效觀測窗口內的目的層反射波能量弱、信噪比低。在F-K譜上可以看到多組基本平行的強能量帶,多次反射折射波頻帶較寬,能量較強。
圖2 勘探區(qū)內單炮記錄
多次反射折射波對目的層的干擾嚴重,主要表現為:①多次反射折射波能量較強,直達波和初至折射波續(xù)至相位增多,給目的層造成較強的干涉作用。②減少了有效波的下傳能量,造成目的層反射波能量較弱,信噪比低。③炮井干擾較強,近道目的層反射波難以識別,信噪比更低。因此,多次反射折射波是與復雜表層結構相關的一類特殊的波動現象。
4.1 設計優(yōu)化
由于多次反射折射波對勘探目的層反射波干涉作用強烈,資料信噪比降低,常規(guī)的切除處理中,目的層反射波往往會遭到切除,導致有效覆蓋次數降低。因此,在優(yōu)化勘探設計,將原道距為20m優(yōu)化為5m,40m炮距優(yōu)化為20m,24次覆蓋優(yōu)化為60次覆蓋。結合試驗資料,盡量消除多次反射折射波對目的層位的干涉,在實際生產中采用小道距、小炮距的高密度、高覆蓋地震勘探技術,可以最大地消除這種特殊地層結構造成的不利影響,取得較好的勘探效果。圖3所示為提高覆蓋次數前后對比圖,圖3a時間剖面覆蓋次數為24次,圖3b時間剖面覆蓋次數為60次,資料分辨率和信噪比大大提高。
圖3 測區(qū)內覆蓋次數提高前后時間剖面圖
4.2 資料處理措施
根據地震原始數據多次反射折射波的特點,采用疊前去噪處理、凈化單炮并做好疊前多道預測反褶積等方法,提高目的層分辨率[13-19],并保持煤層反射波的特征。該區(qū)重點的技術步驟如下:
4.2.1 規(guī)則噪音濾波
F-K譜為分析和衰減地震噪聲提供了定量的依據,對指導野外采集和資料處理,提高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0]。根據多次反射折射波產生機理和特征,采用疊前去噪處理,消除多次反射折射波對目的層反射波的干擾,保證了煤層反射波的特征;使用低頻面波濾除軟件,經測試后選擇頻率參數(F1=1,F2=25)、速度參數1200m/s進行濾波處理后,規(guī)則的低頻干擾波得到了有效地壓制。圖4中,a圖為原始單炮,c圖為a圖對應的F-K譜,b圖為a圖濾波后的單炮,d圖為b圖的F-K譜。從a,b圖中可以看出原始單炮信噪比得到提高;從c,d圖中可以看出,原始單炮噪聲干擾大,經過規(guī)則噪音濾波后,提高了資料的信噪比。
圖4 濾除規(guī)則干擾前后效果及濾出的噪音
4.2.2 疊前多道預測反褶積
反褶積是基于地震記錄與子波的相關性從而提取子波,壓縮子波從而提高地震資料的分辨率[20]。經過多次試驗分析,疊前多道預測反褶積達到提高分辨率的要求。多道預測反褶積系統(tǒng)為輸入、輸出均為多道,與單道預測比較,受隨機誤差的干擾減少,能夠更真實地反應地震道的空變特性。其測試參數為:預測步長2,4,8,10,12,16ms;因子長度51,71,91,121ms。最終采用(8/71)ms的最佳效果。圖5(a)圖框中多次反射折射波對目的反射層的干涉,通過疊前多道預測反褶積,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多次反射折射波的干擾,如圖5(b)圖。
圖5 多道預測反褶積效果對比圖
4.2.3 高精度速度分析
速度是地震資料處理的重要參數之一[21-22],其精度直接影響著疊加成像效果,只有速度參數分析準確,資料處理質量才有可靠保障。
在處理每條測線時進行了3次速度分析,第1次速度分析用于求取第1次剩余靜校正量,第2次速度分析用于求取第2次剩余靜校正量,在2次剩?;A上,對照時間剖面作了第3次速度分析。根據施工區(qū)速度特點測區(qū)速度譜點間距選擇為200m,多次迭代速度分析保證了速度分析準確性,圖6為剩余靜校正前后速度分析對比圖。
a—剩余靜校正前速度譜;b—剩余靜校正后速度譜圖6 速度分析示意圖
針對該區(qū)特殊的地震地質條件,通過設計優(yōu)化,采用小道距、高覆蓋二維地震勘探技術,提高了資料的有效覆蓋次數,提高了資料的信噪比;通過特殊的處理措施,有效地消除了多次反射折射波對目的層反射波的干擾,獲得的時間剖面信噪比、分辨率較高,為資料解釋奠定了可靠基礎。根據已經揭露的巷道顯示,解釋成果解決了特殊表層結構引起多次反射折射波帶來的難題,提高了地震勘探的針對性。
[1] 朱鉉.中國南方海相油氣區(qū)地震勘探中的問題與對策[J].勘探地球物理進展,2008,31(5):318-319.
[2] 熊翥.復雜地區(qū)地震數據處理思路[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2.
[3] 郭朝斌.復雜表層多次反射折射波傳播特性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
[4] 呂公河.地震勘探中次生干擾單行動力學分析[J].石油物探,2001,40(3):76-81.
[5] 許崇寶,王晶,曾愛平.地震勘探技術在煤炭勘查中的應用與展望[J].山東國土資源,2016,32(1):1-8.
[6] 王晶,姜飛,李京濤,等.復雜山區(qū)三維地震勘探野外施工方法[J].山東國土資源,2014,30(1):50-52.
[7] 王紅娟,衛(wèi)學忠,許崇寶.三維地震勘探在構造復雜區(qū)的應用[J].山東國土資源,2001,17(5):32-35.
[8] 李慶忠.論地震次生干擾[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3,18(3):207-213.
[9] 郭朝斌,李振春等.陸地多次反射折射波定量分析[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11,35(1):45-51.
[10] 陸基孟.地震勘探原理[M].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1.
[11] 熊翥.地震數據數字處理應用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1993.
[12] 任義慶.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的若干問題的研究及應用[D].同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
[13] 王承曙.多道預測反褶積[J].計算物理,1994,9(11):290-296.
[14] 吳永國.復雜地質體波動方程地震波場模擬與偏移成像[D].成都理工大學,2007.
[15] 張白林.地震資料數字處理方法[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3.
[16] 熊翥.一種子波估算與反褶積的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27(2):235-246.
[17] 凌云,俞壽朋,周熙襄.零相位同態(tài)反褶積[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30(3):299-309.
[18] 李慶忠.從信噪比譜分析看濾波及反褶積的效果-頻率域信噪比與分辨率的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6,21(6):575-601.
[19] 曾愛平.地震勘探技術在準東三井田定量解釋中的應用[J].山東國土資源,2015,31(6):56-59.
[20] 吳侃.提高地震信號保真度處理方法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4.
[21] 張凱.疊前偏移速度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8.
[22] 楊俊.基于聲學波動方程的偏移速度誤差分析[D].成都理工大學,2006.
Effect Analysis on Multiple Reflection Refraction in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Setting Seismic Exploration in a Coal Mine in Tengxian Coalfield as an example
ZENG Aiping1, SUN Lixin1, DU Xianjun2
(1. Geophysical Survey Brigade of Shandong Coal Geological Bureau, Shandong, Tai'an 271021, China; 2. No.5 Prospecting Brigade of Shandong Coal Geological Bureau, Shandong Tai'an 271021, China)
Multiple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waves will effect seismic image of underground geological targets. In seismic exploration in a coal mine in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due to direct contact of Jurassic and Quaternary bottom conglomerate and thin Quaternary strata, th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was large and caused multiple reflected refraction. After analyzing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multiple reflected refraction, exploration design has been optimized and adjusted.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such as regular noise filtering, prestack multichannel predictive deconvolution and accurate speed. It effectively eliminated the multiple reflected refraction effect on effective wave imaging, improved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achieved good effect.
Multiple reflected refraction; deconvolution; coverage; velocity analysis; Tengxian coalfield
2016-01-13;
2016-02-17;編輯:陶衛(wèi)衛(wèi)
曾愛平(1983—),男,江西都昌人,工程師,從事地球物理勘查工作;E-mail:zaip626@sohu.com
P631.4
B
曾愛平,孫立新,杜賢軍.地震勘探中多次反射折射波的影響分析及應對措施——以滕縣煤田某煤礦地震勘探為例[J].山東國土資源,2017,33(1):71-75.ZENG Aiping, SUN Lixin, DU Xianjun.[J].Effect Analysis on Multiple Reflection Refraction in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Setting Seismic Exploration in a Coal Mine in Tengxian Coalfield as an example.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 2017,33(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