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壽建
初中階段是人生中的一個新起點,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體育教師就要以身作則,落實好初中體育課程標準,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打好基礎
要想培養(yǎng)學生對“心理健康”的意識,就要讓他們先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人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一個人的健康狀態(tài)往往和心境密切相關,人的情緒會影響人的行為和生活狀態(tài),積極的心態(tài)能讓人充滿活力,從而以健康、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良好的情緒對于取得成功也是很重要的,人在憤怒時往往會失去理智,而很難判斷正確的人生方向,反過來,擁有良好的情緒會讓人心境豁然開朗和清晰,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理智的判斷正誤,找到解決方案并努力解決。另一方面,情緒能影響周圍的人,一個擁有積極樂觀態(tài)度的人,往往有廣泛的交際圈,大家都喜歡和他交朋友,這樣人生的道路就更廣闊了。
例如,體育教育可以分為室內教育和室外教育,室外教育重在對學生進行身體機能的訓練,而室內教育則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教學。教師可以每周輪換一次教育方式,讓學生身體、心理同時得到發(fā)展。在室內進行心理輔導時,教師可以給同學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如運動經驗、興趣愛好等,讓學生充滿興趣,提高對體育課的上課欲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心理健康”的正確含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播放一些有關于體育的運動資料,如奧運會比賽,適當的時候也可以選擇一些有關于心理方面的真實紀錄片和案例,讓學生通過真實的事跡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組織學生“心理健康”訓練——強化教育
體育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意志能控制人的行為,對人的選擇有支配作用,體育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通過運動,能定期釋放人的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讓人的全身細胞能得到放松狀態(tài),身體和心理都能得到滿足。而且體育運動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做反復的運動可以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力,達到身體和心理全方面發(fā)展。
例如,組織學生訓練,適合在室外課堂教育時使用。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其中兩個小組進行拔河比賽,第三個小組在旁邊加油助威,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又提高了心理素質,對培養(yǎng)團結意識也有一定的幫助。還可以把男生和女生分成兩個小組,在跑步的基礎上,進行接力賽,這鍛煉了學生的反映能力和適應能力,也豐富了課堂活動。
三、落實課堂“心理健康”內容——完善教育
在體育課上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同時,也要豐富課堂內容,即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意義和特點,從而自主地接受學習和體育鍛煉,從而完善教育。我們常說的“心理健康”,是指身體和心理都良好的健康狀態(tài)。心理素質和身體狀態(tài)是密切相關的,兩者相互制約、共同發(fā)展。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前提和基礎;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又促進了心理素質的發(fā)展與提升。另外,一個人的團結意識也會影響到人的心理健康,因為只有人的情緒呈良好的狀態(tài),才對自己充滿自信,對生活有樂觀向上的積極態(tài)度,才樂意與周圍的人相處和交往,才能主動與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所以體育教師可以多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團結意識,教育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他人共享喜悅和成就。拔河運動是一個能鍛煉學生集體思想和團結意識的體育項目。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在課上進行拔河比賽,能鍛煉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團結一致的精神信念,對于班級良好的集體意識和優(yōu)良班風的創(chuàng)建有很大的幫助。有了團結意識,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素質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例如,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培養(yǎng)。重在用實踐說明真理。這就需要教師找尋一些真實發(fā)生的事件案例,如青少年犯罪、失去理智等的宣傳教育片或紀錄片,然后給學生們做一些介紹,讓學生明白,一個人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心理健康影響到身體健康以及全身心的發(fā)展。另外,可以讓學生自主發(fā)言,表述出自己對于“心理健康”的看法及理解,讓學生討論學習,樹立自己發(fā)展健康訓練的目標,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心理健康”的學習中,正確的培養(yǎng)心理健康意識和理念。
初中體育課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這關系到學生是否能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否有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態(tài)度、是否能適應獨立的初中生活。教師應當利用合理的體育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使學生全方面地學習和發(fā)展?!?/p>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市搬經鎮(zhèn)常青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