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雋平 劉興國(本刊特約記者)
文質彬彬,斯成佳器
——評王超鵬紫砂刻字
◆曹雋平 劉興國(本刊特約記者)
書法家王超鵬
王超鵬,1961年生,毛國強大師入室弟子,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長期從事書法篆刻與紫砂陶刻的實踐,把書法理念融進陶刻,運用各種刀法充分表現(xiàn)書法的韻味,努力追求書畫與紫砂的有機結合,增加作品的文化內(nèi)涵。書法入選江蘇省第五屆新人新作展、掌上書法首屆國展精英·小楷名家邀請展、“聚君堂杯”全國書畫精品展。作品獲首屆宜興市陶刻藝術展一等獎、宜興市首屆曼生杯陶刻賽一等獎;心經(jīng)小楷陶刻作品獲首屆宜興市行業(yè)陶刻一等獎,本人獲市技術能手稱號。
孫過庭在其《書譜》中一直強調(diào):“今不逮古”“古質而今妍”,似乎中國藝術的今朝永遠不如前世,這幾乎成了一個“魔咒”。
但紫砂藝術卻是一個例外!今天的紫砂藝術非但沒有“瀕?!?,相反世人對她的青睞有過之而無不及。原因何在?其一,審美取向的驅使。當人們倦怠了精巧繁冗的官窯瓷器、紫檀家具,開始以返樸的眼光和鄉(xiāng)土的情結選擇自我的生活,紫砂材質的天然性和樸素性,以及充滿裝飾效果的實用性,都與當下的審美標準吻合。尤其是全民美育的提升,更增強了人們對于藝術品多元格調(diào)的認同。其二,紫砂藝術品質的特殊性。人們創(chuàng)制器物時總是先質樸而后裝飾,這種先質后文的規(guī)律,不僅僅是一個裝飾時序上的問題,在文質之間更有著深層的美學觀照。中國人喜歡吉祥絢爛的熱鬧,但決不會拒絕“抱素求樸”的雅致。前者是百姓的日常所需,讓平淡的生活增添些許色彩;后者幾乎是文人的專利,履行著近乎“矯情”的審美規(guī)矩。二者不完全對立,但也很難融合。何種器物可以讓二美兼善呢?紫砂!孔子在論語中有言:“繪事后素”,強調(diào)了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對于程序和媒材的重要性。自宋代以來,紫砂一直成為高端藝術品的重要材料。同時,伴隨紫砂器生成的陶刻技藝更是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塊奇珍。據(jù)載,元末明初,紫砂器上即有銘刻:“余于白下獲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隱’草書五字,知為孫高士遺物,每以泡茶,古雅絕倫?!保ú趟菊础鹅V園叢話》)及至明末,“大彬壺”的出現(xiàn)打開了文人藝術家參與紫砂設計與制作的新風。紫砂是五行的涅槃,再經(jīng)過文人的潤色,必然煥發(fā)出別樣的生機,進而登堂入室,創(chuàng)造輝煌。其中,知名的如金冬心、鄭板橋、陳曼生、吳昌碩等。
當代紫砂蓬勃發(fā)展,然造型優(yōu)美者多,具文化內(nèi)涵者稀。究其原因,雖有書畫家的參與,然工藝不精者難以抒發(fā)心中之意,善刻者若不通書畫之理,則難于表達筆墨之趣,但王超鵬先生的紫砂刻字作品是個例外。
王超鵬書法初學柳、顏,繼學明清諸家,后深研王羲之、鐘繇,旁涉漢魏,力圖溶入碑意,尤善正書小楷。他長期從事書法與紫砂刻字的實踐,書法線條渾厚又不乏飄逸,端莊靈動、寬博疏朗,將書法理念溶進陶刻,運用各種刀法充分表現(xiàn)書法的韻味,努力追求書畫與紫砂的有機結合,增加作品的文化內(nèi)涵。
超鵬先生儒雅低調(diào),學養(yǎng)深厚。他從不把紫砂雕刻視作一種技藝,文人的天性讓他站在文化的高度將紫砂變成一種精神的承載。刀筆之間充盈著傳統(tǒng)的博大和自我的修為。他曾經(jīng)銘刻過一系列歷代書法經(jīng)典作品:王羲之《蘭亭序》,楊凝式《韭花帖》,蘇軾《寒食帖》,米芾、趙子昂的手札等等,其運刀如筆,以傳統(tǒng)刀法生動地再現(xiàn)了歷代名家法帖的神韻,品類之盛,蔚為大觀,豐富了當代紫砂刻字的題材。此類作品,泥質豐富,因藝選材,相得益彰。并且不是簡單地將原作摹刻,而是力求用刀表達線質的拙與秀、厚重與輕靈、運筆的提按節(jié)奏、正側鋒的轉換等,透過刀痕能見到毛筆在物體上運行的軌跡。這種專業(yè)功夫絕非一般工匠可以比肩。刀鋒游走于凹凸不平的胎體之間,似利錐劃沙、蟲食木葉,既要克服肌底的阻力,又要鋒毫必現(xiàn)不失原貌,抑揚頓挫間傳遞著藝術家的功力和修為?!短m亭序》的沖和俊美、《喪亂帖》的激越不平、《韭花帖》的散淡簡遠,米顛的狂放、東坡的厚實,皆一一展現(xiàn)。
超鵬先生的刻字作品不拘泥于單個門類,涵蓋了茶壺、筆洗、筆筒、茶盤等。我最喜歡他的青瓷系列,這類作品在天藍粉青釉色的器物上,部分施以紫砂,色彩的反差讓人產(chǎn)生無限的聯(lián)想,或如紫云游移于山腰之間,或如玄鏡沉置于碧波之底,又似黛峰浮翠,青巒過霞。素白的筆劃有如耀眼的星象分布于深沉的河漢,喚起觀者的遐想和錯覺?;匈忏辟忾g,不知是多姿的書法還是情感的筆線。超鵬先生諸體兼善,其小篆取法趙之謙,勁健爽利、俊拔超邁,結體與趙氏相比,更為寬博與曠達。籀書則剛勁渾茫、潤澤多姿,不過分的追求“金石之味”,體現(xiàn)了筆意的特質。技法多采用雙入正刀,減底渾圓,刮肉剔骨,韻致盎然。超鵬先生最精絕的莫過于紫砂小楷刻字作品,其結體俊朗空靈、豐富細膩的刀法升華了寫經(jīng)小楷的質感。他的《心經(jīng)》紫砂圓盤,筆筆挺拔,刀刀勁健,觸手可感的刀鋒,讓人聯(lián)想到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心緒。而整體的靜穆之氣,更讓人體會到他安然堅守的心境,令觀者在靜賞之后拍案叫絕!技必與藝融,藝必因技彰,紫砂藝術正是有了像王超鵬先生這樣的文人創(chuàng)造者,才能更加持久、耐人尋味。
我們常說:這個時代是嘈雜的,藝術是浮躁的。我們在不停地擁有,也在不停地失去,生命中的幾分可以讓我們真正的把握?可能,誰也說不清楚。不過我們至少可以順其自然,可以漫不經(jīng)心,可以讓更多的細節(jié)去填充生活的慘白,留下那份不強求的淡淡美好,一直品味。
感謝王超鵬,讓我們享受別樣的紫砂世界!
秦古瓶(余本海畫) 王超鵬刻
大筆海 韭花帖 王超鵬刻
掛盤(朱墨春畫) 王超鵬刻
水洗 王超鵬書刻
心經(jīng)德鐘壺 王超鵬刻
魚瓶 米芾書法 王超鵬刻
魚瓶 米芾書法 王超鵬刻
心經(jīng)掛盤 王超鵬書刻
心經(jīng)小楷 王超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