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遼寧省水文局,沈陽 110043)
?
基于莊河流域水沙變化特性探析
劉麗君
(遼寧省水文局,沈陽 110043)
莊河流域地處E122°29'-123°48',N39°25'-40°42',南臨黃海,東北與英那河相鄰,西北與蛤蜊河毗鄰。該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復(fù)雜,地貌多樣。由于新構(gòu)造運動,即喜馬拉雅山運動和燕山運動的作用,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地貌狀態(tài)。文章根據(jù)莊河流域上的沙里涂水文站觀測資料,從水土流失、年降雨、年徑流及泥沙等方面,對莊河流域的水沙變換特性進行了詳盡分析,為該流域擬建水利工程提供了科學(xué)依據(jù)。
徑流;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降雨;泥沙特性
莊河流域地處E122°29'-123°48',N39°25'-40°42',南臨黃海,東北與英那河相鄰,西北與蛤蜊河毗鄰。沙里涂水文站是莊河上的控制站。莊河流域的四周有歇馬山、帽盔山、黑石嵐子山、猴石嶺、老平頂山、桂云花山等。其中最高的山峰為海拔751.2m的桂云花山。山地環(huán)繞,構(gòu)成了東北高、西南低、峰巒抵嶂的形似喇叭花地勢[1]。
莊河在沙里涂水文站以上分東西兩支,以東支為主,東支發(fā)源于蓉花山鄉(xiāng)刁橋村猴石嶺南麓,流經(jīng)蓉花山、太平嶺、沙里涂、莊河縣至龍王廟注入黃海,流域面積762km2,河流長為55.2km。西支發(fā)源于長嶺鄉(xiāng)于屯村桂云花山東麓,河流長為33.3km,1958年建有朱家隈子水庫一座。該流域地處暖溫帶,大陸季風(fēng)氣候區(qū),受東南亞季風(fēng)環(huán)流控制和影響。多年平均降水量858.9mm;多年平均徑流量0.261億m3;多年平均輸沙量12.51萬t。
年平均氣溫8.9℃,月平均氣溫以八月份最高為27℃,一月份最低為-7.9℃;極端最高氣溫35℃,極端最低氣溫-21℃。日照時數(shù)多年平均值為2542h。無霜期較長,多年平均無霜期為176d。氣候基本特征是:溫暖濕潤、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小、春旱少雨、光照充足。
該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復(fù)雜,地貌多樣。由于新構(gòu)造運動,即喜馬拉雅山運動和燕山運動的作用,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地貌狀態(tài)。其地質(zhì)構(gòu)造屬中朝準臺地的膠遼臺隆的臺背斜一部分,現(xiàn)處于新構(gòu)造運動間歇性緩慢抬升階段。山體走向,由東北向西南延伸,構(gòu)成低山骨干,海拔400m以上,山勢陡峭,山峰聳立;海拔200-400m是起伏不平的丘陵漫崗地區(qū),坡度一般在5°-15°之間,易于水土流失[4-6]。
莊河沙里涂水文站以上有蓉花山、太平嶺、平山、光明山、徐嶺、仙人洞、長嶺7個鄉(xiāng)。
依據(jù)1988年調(diào)查資料,區(qū)內(nèi)面積為576km2,其中耕地占29.9%,園地占7.4%,林地占44.4%,牧草地占0.1%,居民及工礦用地占7.3%,交通用地占0.7%,水域占3.9%,未利用面積占6.3%。根據(jù)1988年統(tǒng)計的資料,該區(qū)人口為11.3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為10.5萬人。由于各年的人口變化情況未收集到,但從當(dāng)?shù)卣{(diào)查了解,農(nóng)業(yè)人口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沙里涂水文站地處E122°57',N39°46',集水面積576km2,河流長43.2km,河道比降2.27‰。自1957年6月1日建站至1988年以來計32a共出現(xiàn)3次1000m3/s以上流量,最大洪峰流量1450m3/s,最大流速為2.99m/s(1958年)均為流速儀實測流量,資料全,精度高。泥沙資料自1957年至2014年計58a資料,用積點法采樣,用單-斷關(guān)系法整編(系數(shù)1.0),成果精度高。流域內(nèi)自1951年至今,建有沙里涂、朱家隈子、德興、向陽等四處雨量站,觀測資料均為自記,精度高。
4.1 各時期水土流失面積及侵蝕程度
依據(jù)莊河縣水土保持站2014年統(tǒng)計的資料,沙里涂站以上水土流失面積的變化是:建國初期為254.69km2,到1986年為337.38km2,增加了32.5%。占總面積的58.6%,其中極強侵蝕為28.22km2,占總面積的4.9%,強度侵蝕為67.96km2,占總面積的11.8%,中度侵蝕為128.97km2,占總面積的22.4%,輕度侵蝕為63.42km2,占總面積的11%,微度侵蝕為48.81km2,占總面積的8.5%,該區(qū)的水土流失是較嚴重的,北部山區(qū)水土流失更為突出。
4.2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該流域土壤由第四紀地層中的石英巖、花崗巖和砂巖等風(fēng)化物所形成,棕壤土占80%以上。土層薄,黏著力差,抗風(fēng)化能力很弱,受凍融氧化侵蝕后,不斷解體,形成大量松散物質(zhì)。這樣的土壤,巖層都有利于水土流失。由于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影響,本流域常受臺風(fēng)侵蝕;降雨集中在7、8、9月,經(jīng)常發(fā)生洪水。建國前平均20a發(fā)生一次大洪水。建國后至1984年平均2a發(fā)生一次洪水。這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7-9]。
4.2.2 人為因素
該區(qū)森林覆蓋率由解放初期的41.6%,降到1986年的33.8%。其原因是:多年來森林受到亂砍濫伐,人為破壞植被現(xiàn)象較為嚴重。過去是“有山皆綠有水皆清”。而如今部分地方荒山裸露;河水污染。由于蠶場過度放養(yǎng),不注意保護柞樹,使柞樹根系腐爛、甚至死亡,致使蠶場逐漸沙化。加之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們開荒種地、采石、筑路、開礦等。由于人們對水土流失的危害性不重視,水體保持采取了一些措施,也遭到了人為的破壞,破壞水土保持362處,達0.842km2,使水土流失有所加重。所以人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應(yīng)引起高度重視。
4.3 水土流失危害
1)林地面積逐漸減少。建國初期林地面積240km2,1981年調(diào)查林地面積為190.8km2,使得一部分森林變成了荒山。
2)從資料上看,建國初期至1981年耕地面積有增加的趨勢,而從1981年至1986年耕地逐漸減少,土壤肥力也在減弱。由于水土大量流失使山地棕壤土變成了沙石地[10]。
3)由于植被覆蓋率的逐年降低,使得水資源減少,出現(xiàn)了一部分河流經(jīng)常干涸或變成了季節(jié)河。
4)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破壞了水利工程、使其報廢。
4.4 治理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
4.4.1 生物措施
自建國初期1981年,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8.23km2,占1981年水土流失面積的20.9%,其中造林12.97km2,種草5.67km2,坡耕地治理29.72km2,其他治理19.87km2。1982年-1986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8.85km2,占1986年水土流失面積的20.4%。其中造林27.14km2,種草1.14km2,坡耕地治理9.48km2,其他治理31.08km2。
4.4.2 工程措施
自建國初期1981年,修石谷坊6座,土石方367.2m3;塘壩2座、土石方1800m3;小河道治理長10913m、土石方105841m3。1982年-1986年,修石谷坊1528座、土石方16575m3,小河道治理長49072m,土石方168432m3。
4.4.3 小流域綜合治理情況
該流域內(nèi)共有湯家、歇馬等8條小流域,流域面積為121.53km2。規(guī)劃應(yīng)治理面積為6942hm2,占小流域總面積的57.2%。從1982年至1988年末,已經(jīng)治理湯家等5條小流域,完成治理面積344.5hm2(除白華、歇馬、大頂山三條正在治理面積209.7hm2),占規(guī)劃治理面積49.6%。已完成土石方33.12萬m3,占規(guī)劃總土石方37.75萬m3的87.7%??偼顿Y71.66萬元,(其中國家補助36.76萬元;自籌34.90萬元),目前正在治理的有歇馬等3條小流域,預(yù)計在1991年末完成。通過對小流域的治理,對該流域的水土保持有一定作用。
5.1 降水量年際變化分析
降水量資料的各特征值是流域內(nèi)各雨量站的平均值。根據(jù)1957年至2014年的58a資料統(tǒng)計,沙里涂站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58.9mm。在32a降水資料統(tǒng)計中,年雨量出現(xiàn)1000mm以上3次,900mm以上11次,800mm以上7次。即800以上雨量共21次,占總年數(shù)的65.6‰。最大年降雨1355.4mm(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532.0mm(1965年),變差系數(shù)CV值為0.193,說明降水量年際變化不大。
降水量年內(nèi)分配極不均勻,從中可以看出,在所統(tǒng)計的年份中,6-9月雨量約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降水量多集中在7、8兩月。由于東南亞季風(fēng)環(huán)流影響和地形的臺升作用,降水量在沙里涂站中上游的蓉花山(德興)-長嶺子一帶較大,雨量比較充沛。
5.2 年徑流變化分析
該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為2.61億m3,變差系數(shù)CV值0.396,徑流年際變化是比較大的。如1964年年徑流量5.633億m3;1965年為0.743億m3,其倍比為7.58。說明徑流量比年降水量年際變化大。
徑流量年內(nèi)分配也極不均勻,從分析可知6-9月徑流量一般占年徑流量的60%以上,7、8兩月占全年徑流量的46.3%以上,尤其偏豐水年均在70%以上。從資料中可以看出,大約10a左右出現(xiàn)較大洪水。
5.3 年輸沙量變化分析
根據(jù)歷年泥沙資料統(tǒng)計分析,多年平均輸沙量為12.41萬t,年最大輸沙量29.1萬t(1962年),年最小輸沙量1.64萬t(1972年),極值比為1.76,變差系數(shù)為0.615,說明年際變化較大。
從典型年年內(nèi)分配百分數(shù)中可以看出,7、8兩月輸沙量占全年輸沙量63.3%-98.3%;6-9月輸沙量占全年輸沙量的86.3%-99.5%。上述情況說明,輸沙量年際變化大,年內(nèi)分配不均。一般說來6-9月泥沙所占的比重較大,基本上控制全年輸沙量。從資料中可以看出20世紀60年代降水量稍大,70—80年代降水較小,而輸沙量70年代明顯偏小,80年代又稍有增大。該站輸沙率變化規(guī)律也是符合大雨、大水、大沙的一般河川動力學(xué)規(guī)律的。
選擇了沙里涂水文站1965年-1988年中的8a年資料編制表18并點繪了歷年平均河底高程和歷年最大30d降水量過程線(圖略)。從中可以看出,70年代是逐漸淤積的,并且與降水量呈反向?qū)?yīng)關(guān)系,即雨大沖刷,雨小淤積。另外,該河道比降為2.27‰,在山區(qū)河流比降是偏緩的,這也決定莊河沙里涂段基本屬于淤積性河段。自1965年—1980年計16間淤積0.44m,屬于正常的逐漸淤積。1980年-1985年在斷面下樓(即橋下)大量取沙。使平均河底高程下降。1985年以后平均河底高程下降更快,是由于在斷面上下游大面積取沙所造成的,并非自然沖刷[11-12]。
[1]戴明龍,張明波,葉莉莉.長江流域典型河流水沙過程變異研究[J].水文,2009(02):36-40.
[2]李洪志,趙美嬋,楊紹峰,等.教來河流域水沙特性分析[J].內(nèi)蒙古水利,2007(03):62-64.
[3]黃文輝,任成均,陳志勇,等.梅江水沙特性變化分析[J].人民珠江,2007(05):101-106.
[4]霍庭秀,羅虹,李欣慶,等.黃河中游河龍區(qū)間水沙特性分析[J].水利技術(shù)監(jiān)督,2009(05):62-64
[5]張強,陳桂亞,許崇育,等.長江流域水沙周期特征及可能影響原因[J].水科學(xué)進展,2009(01):12-16.
[6]渠庚,唐峰,劉小斌.荊江三口與洞庭湖水沙變化及影響[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xué)報.2007(03):11-12.
[7]冉大川,張棟,董飛飛,等.西柳溝流域近期水沙關(guān)系變化特征分析[J].人民黃河,2015(12):89-90.
[8]許炯心.黃河內(nèi)蒙古段支流“十大孔兌”侵蝕產(chǎn)沙的時空變化及其成因[J].中國沙漠,2014(06):56-58.
[9]夏軍強,張曉雷,鄧珊珊,等.黃河下游高含沙洪水過程一維水沙耦合數(shù)學(xué)模型[J].水科學(xué)進展,2015(05):56-60.
[10]吳保生.內(nèi)蒙古十大孔兌對黃河干流水沙及沖淤的影響[J].人民黃河,2014(10):91-92.
[11]王平,侯素珍,張原鋒,等.黃河上游孔兌高含沙洪水特點與沖淤特性[J].泥沙研究,2013(01):54-55.
[12]張立,孫東坡,張羽,等.孔兌入?yún)R角度對黃河內(nèi)蒙古段河道沖淤的影響[J].人民黃河,2012(06):32-35.
1007-7596(2017)04-0036-03
2017-03-12
劉麗君(1965-),女,河南鄧州人,工程師,從事水利工程預(yù)算等相關(guān)工作。
P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