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曾經偏愛的灰藍色歸于黑濁,
層次多變的紅云被涂抹成單色瀑布。
豐富的畫面變得內斂,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轉為凝結,
加法的敘事簡化成現代詩體。
在這場名為《節(jié)日》的畫展中,畫家崔新明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區(qū)域,
回顧了過去兩年間他對于自我與現實的重新思考。
正文:
故人、儀式、空蕩落寞背景上的慶典、比人類生活痕跡更鮮明的環(huán)境……貫穿畫面的綠色熒光和光斑渲染著節(jié)日氣氛,也流露出藝術家對于瞬間榮耀和光明的警覺。
崔新明執(zhí)拗于繪畫、記憶與北方。他的畫中充斥著四季分明的北方以及對故鄉(xiāng)的回望。那座處于遺忘角落的中國二三線鄉(xiāng)鎮(zhèn)城市被時代的余波和畫家的想象扭曲成光怪陸離的場景。崔新明的創(chuàng)作是遭遇困惑和沖突時自我梳理的工具,帶有不可避免的沉重和焦灼。面對早已超出想象的現實世界,他以戲劇寓言式的作品驗證荒誕,延展出對社會的觀察和剖析。
“我希望呈現一個平行的另一層世界,能讓你想象一個畫面,而不是想起?!贝扌旅鞯淖髌分腥蕴N含著些許宗教意味——人類寄希望于神明的無力感。在過去,他選擇了直觀表達:直接繪出佛龕和祭祀的場景。而現在他把一切都隱藏在細節(jié)里,崔新明不再完整地覆蓋顏料,而是留下每一層痕跡,保留緩慢而真切的時間感。
在《記憶黑洞》系列、近作《一個夢游癥患者的世界》和《東游記》中,崔新明以證人和評論家的身份,反思中國人為了鍥而不舍的現代化而選擇遺忘過去和與之相關的豐富記憶。他以遼闊的視野和豪邁的風格強烈地展示了中國年輕一代激蕩多變的思想世界。
展覽沿襲了崔新明電影感的畫面和創(chuàng)作方式。他像導演一樣編撰劇本、記錄分鏡草圖,通過日常拍攝選擇“演員”,把各個元素從慣有的意義中抽離,尋找現實和想象之間的不謀而合。“似乎某一秒鐘的某一個切片會契合這個世界的真實感。”這正是他和外界交換的平臺與通道。
附文:
崔新明《節(jié)日》
馬凌畫廊
上海市徐匯區(qū)龍騰大道2879號2201單元
編輯:Cl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