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說】為了買房,從去年9月到今年11月,一年時間我和老公看了整整20套。因為都是二手房,所以,整個過程就像部家庭倫理戲,劇情一個比一個復雜。第一套房子是個好地段,低于市場價,嶄新的婚房,精裝修,設施齊備:大金的中央空調(diào)、夏普的液晶電視、西門子的家電、全實木的地板……一面墻大小的結婚照,一對洋裝年輕人相擁而笑,像大明星。
這么高檔的投資,這么好的房子和地段,小兩口還沒住熱乎呢,咋就巴巴地賣了呢?中介小姑娘撲閃著大眼睛,講了個非常雞湯的故事:新娘得了白血病,治療需要巨資。為了心愛的人,她提出離婚。但新郎死活不干,發(fā)誓傾家蕩產(chǎn),不離不棄,毅然到中介要求售房。
老公有些感動,我的眉頭卻緊鎖。聽上去又美麗又合理的原因,卻讓我難有安全感。天上能掉下這么豐厚的餡餅嗎?我犯起嘀咕。23點,中介打來電話,說如果沒意見,明天就辦交易,如何?
八九十萬的買賣,哪有這么急的!這么上趕著,未必是好事。我和老公商量了一夜,好不容易在6點左右睡了個回籠覺,7點18分,中介的電話又來了。老公問用不用調(diào)查一下再作決定?我說沒什么可查的。如果雞湯屬實,咱低價買是趁人之危,良心何安?如果不屬實,那還說啥呢?于是,我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跟中介說:“不買了,謝謝?!?/p>
不久,又選中一套,也是中介力薦的。頂層,67平米,送個大露臺。中介一個勁地勸,去看看吧,看了就知道了,保證喜歡。房主急賣價才這么低,想買的人多去了。約好時間我來到這里,好家伙,看房的人果然多,都排成隊了。搶房咋的?這也太夸張了吧?我邊排隊邊跟這些人聊天,得到一個非常吃驚的內(nèi)情:房主夫妻感情不好,此房作為共同財產(chǎn)不好分割,就想到出售變現(xiàn),然后起訴離婚。這個理由聽上去說得過去,但老公一聽,在電話里說:“羅亂太多,不能買,誰知這兩人是啥來頭,萬一……咱可別買個麻煩?!蔽冶惴艞壛恕?/p>
另一家中介馬上找上來,房源離我的單位很近,出小區(qū)六七百米就是地鐵站,我很感興趣。房子建于2000年,90平米,售價比市場價低了十來萬。我一聽,心又涼了。便宜咋都讓我遇上了,未見得是好事。探問底細,好嘛,又是一個故事,只是不如白血病那個美好,是子女急著賣房分錢的故事。
一位重病在床的老人,年近九旬,奄奄一息,8個子女就老人住的房子,在分配上產(chǎn)生重大分歧,曾在中介所動起手。這情況比離婚變現(xiàn)更煩人,我能想象這8人在金錢面前的面相和反應。算了,還是躲遠點吧,再便宜也不能買呀。
幾番折騰下來,我有些累,但中介樂此不疲,不出一天,房源又出現(xiàn)了。2010年建,精裝修,86平米,封閉的小區(qū)像個花園,難得我和老公都看上了。但房主似乎不太誠心,售價四五萬地漲。這不神經(jīng)有毛病嗎?哪有這么做買賣的!后來才知,因為經(jīng)濟糾紛,這套房子在半年前就抵押掉了,如果到期不還錢,房子就要歸債權人。房主見我們誠心想買,就想通過不斷漲價多得些錢,讓一個問題房賣上最高價。
乖乖,這套比前幾套的“坑”更大,放棄沒商量。說到這,怎么樣?不是我和房子的勾連有意思,而是這些房子的主人和家庭,上演的活報劇有意思。作為旁觀者,當然也算是利益相關者,我常想象他們關起門來的糾葛,想象人性在其中的諸種呈現(xiàn)和走向,買房倒在其次了。所以,一年過去了,直到現(xiàn)在,在這座城市里,我還沒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滿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