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適用話題】堅守善心 道德綁架 智商與情商 邏輯
我愿意用最大的善意去理解,這是一個救女心切的父親用力過猛的表現(xiàn),他本應該客觀描述,本應該拒絕營銷元素。用力過猛的網(wǎng)絡(luò)募捐,用力過猛的網(wǎng)絡(luò)感動——引發(fā)質(zhì)疑后,變成用力過猛的網(wǎng)絡(luò)憤怒,不明不白的感動變成義憤填膺的聲討,特別不想看到這一事件會產(chǎn)生用力過猛的警惕。羅爾事件帶來的應該是理性,而不是冷漠。感到羞恥的應該是說謊者,而不是被悲情的故事感動的人,悲憫和同情是人之常情,無論如何,我們應該保持著這種悲憫感,而不能因為一些欺騙就失去悲憫和同情的能力。
我們要有堅守一些價值的定力,不要被個案所搖擺。人們不要被那些因果錯亂的壞邏輯所誤導,不要被“守規(guī)則的人死了”“善良卻被利用”這樣的壞命題所污染,而去懷疑和動搖自己的規(guī)則信仰,變成那些歪理的信徒。羅爾事件中,應該批判的是說謊者,而不是把矛頭指向人們單純的善良。欺騙應受懲罰,不能因為欺騙就給自己的冷漠找到冠冕堂皇的借口,無論如何不能失去善良的能力。
【素材分析】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動人的字眼,我們不能用別人的錯來反噬自己的正確選擇,不能因為世事太過復雜、個案太過極端,就輕易背叛了你的單純、正義和善良,以至于在面對真實的苦難時也冷漠不堪——傻傻的善良遠勝聰明的冷漠。
(特約教師 周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