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從飲食均衡的角度來說,粗細糧食搭配是符合飲食原則的,像蕎麥、大豆、玉米、紫米、燕麥、紅薯等粗糧,一能降低膽固醇含量,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癥的風險,三能促進消化功能,緩解便秘和平衡腸道菌群。廣東省中醫(yī)院芳村醫(yī)院消化科醫(yī)生陳延指出,適當吃點粗糧,對健康是有好處的,但統(tǒng)計顯示,目前都市人吃粗糧只達到標準的20%左右。
十谷粥可促進腸道運動
陳延介紹,時下有一種很流行的吃粗糧的方法,就是吃十谷粥。十谷粥的搭配方法比較多,比較經(jīng)典的搭配方法是糙米、小米、小麥、蕎麥、燕麥片、黑糯米、薏米、白米、芡實及蓮子,也有加入紅高粱米、玉米、山藥、黃豆、綠豆、紅棗、小紅豆和枸杞子等配料者。從配料看,十谷粥中含有很多的纖維組織,對于便秘的患者來說,可以促進腸道運動,促進腸道有益菌增殖,是一種純天然的通便劑。而且膳食纖維還能與膽汁中膽固醇結(jié)合,促進膽固醇的排出,從而幫助血脂異?;颊呓档脱?。
需要強調(diào)一點的是,由于粗糧較難消化,進食后有飽腹感,且真正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比較少,這一特點對于糖尿病和肥胖患者來說非常有用。此外,谷米粗糧與精米相比,含有更多的維生素B1,能夠改善消化功能,對神經(jīng)功能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胃病患者要慎食粗糧
粗糧雖有這么多的好處,但對于胃病患者,吃粗糧卻要謹慎。陳延舉例說,比如胃內(nèi)糜爛較明顯或在消化性潰瘍的發(fā)作期,還是不吃為好,否則會加重胃內(nèi)的損傷。又如,粗糧的配料中,小米、玉米等會在消化過程中產(chǎn)生酸性物質(zhì),對于有胃痛的人來說,食用后會出現(xiàn)吐酸、胃中發(fā)酸或胃中發(fā)熱感,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胃痛加重的情況。再如,糙米、燕麥、高粱米等由于含有較多纖維組織,質(zhì)地較硬,對于胃內(nèi)有糜爛、潰瘍的患者可能會加重病情。尤其像糯玉米、豆類等,進食后會產(chǎn)生氣體,從而加重消化不良的癥狀。
那么,胃病患者是不是不能吃粗糧了?陳延回答說:“未必。”這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稍微改變一下做法,胃病患者也能對胃口。比如一般的淺表性胃炎,胃內(nèi)沒有明顯的糜爛和潰瘍,是可以吃十谷粥的;如果覺得有反酸,可以把小米去掉(小米容易引起胃酸增加)。但如果是胃內(nèi)糜爛較明顯或在消化性潰瘍的發(fā)作期,還是不吃為好。如果嫌粗糧太硬,刺激胃黏膜,則可以適當減少糙米、燕麥、高粱的量。
另外,還可以采取粗糧細做的方法,使用豆?jié){機將十谷打成漿,這樣就可以在保持維生素的情況下,避免對胃的刺激,但這樣通便及減肥的效果可能會略差一些。
正常人應將粗糧放在輔食的位置
陳延指出,正常人在飲食上,都應該將粗糧放在輔食的位置上,不必每餐都吃。如果想通過它來調(diào)整大便或是減肥,每天1次就可以了。大便及體重正常后,一周吃2~3次就行了。另外,粗糧可作為糖尿病患者輔助治療之用,主張多吃,甚至可以用雜糧取代常規(guī)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