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康
【摘 要】本文對土建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土建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一、土建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一)澆筑
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前,首先應該對模板所具有的尺寸、高度、強度、剛度以及標高進行計算與檢查,看其是否達到了施工標準。對于預埋件的數量、位置以及保護層的厚度進行細致地檢查,并且將得到的結構記錄到施工記錄表中。將模板以及鋼筋上的雜物與油污清理干凈。對于模板的孔洞和孔隙要進行填堵。在地基或者是基土之上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時,一定要注意將淤泥以及其它雜物清理干凈,并且設置相應的防水、排水的措施。對于還沒風化的巖石土,應當用水進行清洗,并且要注意不能在他的表面上留下積水。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應當遵循由低到高的分層澆筑順序,每一層的澆筑厚度應該根據結構配筋、搗實方法等情況進行相應的判定。在對豎向結構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之前,首先,應該在底部填入相應的水泥砂漿,該砂漿應與混凝土的內砂漿所含有的成分相同。在建筑的過程中注意不能發(fā)生離析的現象。當建筑的高度大于3m的時候,要利用振動溜管、溜管以及串筒等設施來預防混凝土的下落。在澆筑的過程中,對于支架、模板、預埋件、鋼筋以及預留孔洞要進行時刻的關注,若是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了變形或者移位,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及時地處理。在混凝土澆筑作業(yè)之后,對于混凝土的密實程度進行細致的檢查,確?;炷聊軌虺錆M整個模板的空間。新、舊混凝土之間的結合應該平整良好,當拆模之后混凝土的表面應該光潔。為了確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在澆筑的過程中應該具有連續(xù)性,若是必須進行間歇,應盡量縮短間歇的時間,并且要在淺層凝結之前就完成磁層的澆筑作業(yè)。
(二)搗實
搗實就是入?;炷脸尚图懊軐嵉闹匾^程,通過這一階段的施工來確保混凝土的結構構件能夠形成準確的外形,并且保證其強度以及其它的性能指標也能滿足設計所需的要求?;炷猎谶M行入模之后必須及時進行振搗,進而使入?;炷聊軌虺錆M到模板的所有空間,將氣泡排出,這樣就能確?;炷恋臄嚢栉锬軌虻玫匠浞值孛軐?,并且具有良好的均勻性。振搗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械振搗,另一種是人工振搗。人工振搗就是運用插釬或是搗滾等工具進行夯、插等作業(yè),進而達到使混凝土成型的目的。通常只在小范圍施工或缺少設備的情況下使用。而機械振搗能夠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提高作業(yè)效率,所以在施工過程中應盡量使用機械振搗。
(三)施工縫
由于人力的限制、環(huán)境因素以及技術上的不足等原因,導致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不能連續(xù)地進行施工,并且間歇的時間又超出了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該留置施工縫。而施工縫的留置位置在進行澆筑之前按照施工技術的方案以及設計的要求進行確定。因為在留縫處的混凝土結合力要相對其它位置低,屬于結構中較為薄弱的部分,所以,施工縫盡量選擇承受剪力較小且方便施工的位置。
(四)養(yǎng)護
在混凝土施工部分結束之后,需要注重對混凝土的養(yǎng)護,其養(yǎng)護工作的實施決定了混凝土結構的外觀和最終質量。養(yǎng)護工作的實施,最為關鍵的在于避免混凝土結構在固化穩(wěn)定之前受到了自然因素的影響,如風雨。另外,要重視混凝土結構裂縫的防治。因此,要嚴格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度變化,特別是因為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過大導致裂縫的出現,為了避免此現象的發(fā)生,可灑水降溫或者是覆蓋保溫等。另外一方面要做好保濕工作,定期向混凝土結構表面灑水,使其表面濕度達標。
二、在土建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不達標
在實驗室進行混凝土配比時,其規(guī)范和技術均可達到行業(yè)所要求的標準。然而,在實際工程施工過程中,并不能確保其施工技術與規(guī)范達到所需標準,這是因為實驗室實驗和實際工程施工存在差異。因而,在實際混凝土結構施工中,要嚴根據實驗室中規(guī)定配比混凝土,從而達到混凝土要求的強度。
(二)混凝土材料的質量不達標
當前,就相關建筑行業(yè)規(guī)定與建筑工程標準來分析,許多土建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材料與行業(yè)所要求的質量標準不相適應。若要提高土建工程建筑的整體質量,其餛凝土材料必須達到相應設計標準,比如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要確保骨料中含水量達標,并經常監(jiān)測其含水量,滿足當前施工中對于棍凝土強度的要求。
(三)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裂縫問題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大型建筑數量的日益增加,混凝土被廣泛應用于土建工程中,并為建筑業(yè)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可忽視的質量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混凝土裂縫問題?;炷亮芽p主要分為三種:表面裂縫、結構深層裂縫和貫穿裂縫。其中,深層裂縫和貫穿裂縫是因混凝土的應力、耐久性與安全性較差所致,對混凝土結構整體性具有較大影響。因而一旦發(fā)現要及時給予修復。
三、土建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改進措施
(一)嚴格控制混凝土溫度應力
要減少混凝土結構中的用泥量。由于混凝土結構中的水泥在水化時會釋放一部分熱量,但同時水泥會受到混凝面的參數限制,從而不能充分釋放其熱量,最終積聚于混凝土內部,導致混凝土出現溫度應力。若要減小混凝土結構中的溫度應力,需減少水泥用量,使用其他材料代替一部分的水泥,從而減少混凝土結構內部熱量。當前,市場上涌現出了低熱水泥,使用這種水泥也可降低水泥水化熱程度。
(二)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溫度
由于混凝度在澆筑過程中,會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從而產生溫度應力。因此,在土建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澆筑施工,應盡量避免在夏天或者髙溫天氣中進行。如果不能避免在高溫天氣中實施混凝土澆筑,那么施工單位就必須釆取有效的降溫措施冷卻混凝土,盡量將混凝土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三)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
首先,可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一定量添加劑,進而控制混凝土自縮值;其次,可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添加材料,如有機纖維、金屬纖維和無機纖維等,從而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在這,控制好混凝土中的各種材料間比例,對其配比值進行嚴密計算。最后,技術人員要在土建工程施工前,驗證好混凝土材料間配比值,并選取其中最佳的配比方式,確?;炷两Y構的強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土建工程建筑中的切實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為了確?;炷两Y構的施工質量,必須從施工材料配置、混凝土澆筑、振搗、留縫和養(yǎng)護等方面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和要求進行施工,從而保證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切實提高土建工程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剛.淺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07).
[2]張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J].煙臺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02).
[3]王凱.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J].技術與市場.2011(05).
[4]顧大偉.淺談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J].科技風.2010(23).
[5]陳觀明.土木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分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