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緣媚
【摘要】 目的:探討下頜骨骨折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106例下頜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下頜骨骨折,均實施手術治療。將106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臨床護理路徑)與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健康知識掌握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7%(3/5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0.2%(16/5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2%(51/5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7%(38/5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下頜骨骨折患者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輕經濟負擔,提升其護理滿意度,且并發(fā)癥少,安全可靠,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關鍵詞】 下頜骨骨折; 護理干預; 臨床護理路徑; 圍手術期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5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3-0095-03
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骨折類型,下頜部骨折的發(fā)病率較高,約為頜面部損傷的50%~70%。當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方法對下頜部骨折進行治療,而輔以良好護理干預能有效促使患者術后盡快康復[1]。臨床護理路徑是現代護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在患者接受治療的整個過程中,按照標準化護理流程,為其提供安全、有序、合理的護理服務[2]。本研究以106例下頜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106例下頜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為下頜骨骨折,均實施手術治療,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將106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試驗組53例患者中,男35例,女18例;年齡25~68歲,平均(31.6±7.6)歲;骨折部位:18例為頦控區(qū),16例為下頜角,11例為正中聯合,8例為踝狀突。對照組53例患者中,男34例,女19例;年齡25~68歲,平均(31.9±7.3)歲;骨折部位:16例為頦控區(qū),
15例為下頜角,12例為正中聯合,10例為踝狀突。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內容包括健康宣教、常規(guī)心理疏導、基礎護理等。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成立專業(yè)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按照患者具體情況及護理計劃制定針對性臨床護理路徑日程計劃表,具體如下。
1.2.1 住院第1天 做好入院指導,介紹醫(yī)院病房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醫(yī)務人員及相關注意事項。對患者及家屬對自身疾病及治療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評估,執(zhí)行入院后醫(yī)囑,向其介紹術前相關檢查的目的、重要性等。
1.2.2 術前1 d 做好備皮準備,清潔口腔,以免出現手術感染;叮囑患者禁飲禁食,實施藥敏試驗,手術區(qū)域皮膚準備及口腔清潔;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咳嗽;指導住院期間勿食用洋參之類的補品,以免造成術后出血;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向其介紹成功治療的案例,緩解負性心理,使其以平穩(wěn)的情緒迎接手術。
1.2.3 手術當天 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時間、術中配合要點及相關注意事項;叮囑患者排空大小便,術前更衣、將其送至手術室;完成手術后將患者送回病房,引導其取平臥位,將頭部稍微偏向一側,6 h后改為半臥位,實施吸氧。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創(chuàng)口出血、術后疼痛等情況,指導其通過聽音樂、看電視等方式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必要時給予患者止痛劑治療;叮囑患者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飲食。
1.2.4 術后1~3 d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創(chuàng)口出血情況,保持傷口敷料干凈、整潔,有浸濕及時給予更換敷料,預防感染;遵醫(yī)囑給予口腔沖洗,保持口腔清潔;觀察患者進食情況并給予指導;給予患者心理及生活協(xié)助;指導口腔功能鍛煉;告知患者避免骨折處受力,以免增加疼痛感,加重病情。
1.2.5 出院時 做好出院指導,告知復診時間、指征等;加強漱口,保持口腔衛(wèi)生;出院后3個月內避免咬硬物;避免面部外傷;指導患者日常生活中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半流質飲食后逐漸過度到軟食至普食;指導開口訓練;叮囑患者遵醫(yī)囑用藥。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健康知識掌握度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以自制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滿意度,采取百分制,包括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對比
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健康知識掌握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試驗組、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5.7%、30.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試驗組、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6.2%、7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現階段,隨著交通運輸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頜面部外傷發(fā)生率明顯提升。下頜骨所處位置較為突出,為面下1/3處,極易因遭受外界直接暴力與間接暴力的影響而受到損傷。多數下頜骨骨折患者臨床表現出出血腫脹、局部軟組織疼痛、張口受限、下唇麻木等癥狀,致使其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如言語功能、吞咽功能等[3-5]。在下頜骨骨折患者的治療中,對癥治療及護理干預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臨床護理路徑是臨床上普遍探索的護理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從人的整體出發(fā),按照患者具體病情及護理計劃,為其制定針對性護理路徑方案,有利于護理人員及時對患者預后進行準確評估,從而實施預見性、多元性護理干預[6-8]。此外,臨床護理路徑還能促使診療護理手段規(guī)范化、標準化,可加強護患溝通,提升患者治療及護理依從性,促使其術后盡快康復。
本研究對試驗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分別在住院第1天、術前1 d、手術當天、術后1~3 d及出院時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健康知識掌握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果表明,在下頜骨骨折患者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有效縮短其住院時間,減輕經濟負擔,且能經由健康宣教提升其對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此外,試驗組、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分別為5.7%、30.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在下頜骨骨折患者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安全性高。而且,試驗組、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6.2%、7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在下頜骨骨折患者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提升護理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在下頜骨骨折患者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獲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有效縮短住院時間,減輕經濟負擔,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且并發(fā)癥少,安全可靠,值得進行深入研究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金梅.臨床護理路徑在下頜骨骨折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2):2731-2732.
[2]董琴.下頜骨骨折的圍手術期循證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3):91-93.
[3]楊玉燕.頜面部外傷合并頸椎骨折手術后的觀察與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9,5(8):392-394.
[4]傅賓賓,王瓊珍,李麗,等.下頜骨骨折合并頸椎閉合性損傷1例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7):4256.
[5]伍友瓊.35例下頜骨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J].重慶醫(yī)學,2008,37(3):328-329.
[6]林少云.下頜骨骨折手術時機與術后并發(fā)癥的相關性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15):45-46.
[7]劉杰.60例頜骨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4):650-651.
[8]田麗.臨床路徑在護理領域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4,18(4):73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