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浮名
幾年前,關于乞丐騙人的傳言,水漫金山般流布網絡,其中不乏夸張的言論,比如有云:某窮鄉(xiāng)僻壤,無論男女老幼,紛紛涌進城市,以乞討為職業(yè)。有些乞討者收入頗豐,每天有一二百元進賬。他們一到華燈初上時分,便西裝革履,衣冠楚楚,出入茶樓酒肆,儼然富豪。
受此影響,輿論極少有同情乞丐的理性觀點及感性內容。在不少人眼里,行乞幾乎成了行騙的代名詞,所有的天災人禍都是假的,所謂的“丟了錢包”“盤纏用盡”“找不到工作”“不良老板卷走工錢”,都是騙人的把戲。
乞討大軍日益壯大,乞討日益職業(yè)化,確實是一個已然的社會存在。問題是,我們究竟應不應該施舍乞討者?
托爾斯泰先生有一次準備向一個乞丐施舍時,朋友告訴他,該乞丐品行惡劣,不值得施舍。托爾斯泰先生回答:“我不是施舍給他那個人,我是施舍給人道?!?/p>
施舍給人道,這是何等悲天憫人的情懷!我們對一個奄奄一息的乞丐施舍時,是不是先去調查他的道德水平是否達到了一定的等級?如果是優(yōu),就投擲一塊錢;如果是劣,就把掏出的一塊錢重新裝回口袋么?
有一則文壇逸事,與屠格涅夫有關。一次,遇到一個乞丐,屠格涅夫搜遍全身都找不到一個銅板,他滿懷歉疚,握著乞丐的手說:“對不起,朋友,我今天忘了帶錢。”
各位不覺得屠格涅夫同情的光輝可以照耀寰宇么?在我們這個物化的社會,不差錢,差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如果屠格涅夫的品德能體現(xiàn)在當代中國人身上,哪怕只是一部分人身上,我們的社會就會成為幸福的海洋。
1935年6月,36歲的瞿秋自在被荷槍實彈的國民黨軍隊押赴刑場的路上時,顧盼自若,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途經一公園門口時,他看到有一個乞丐,這個乞丐衣不蔽體,蓬頭垢面。瞿秋白回視良久,神色戚然。
這個故事常常令我感到震撼。一個曾經名揚一時、睥睨一世的豪杰,在行將就義之時,考慮的不是個人的生命,而是對弱小者的滿腔同情。這是何等偉大的心靈,何等崇高的境界!
在有些人看來,此時的瞿秋白是否要先仔細考察乞丐的真實身份后再施予同,隋?打個比方,行走水邊時,突遇落水者,大多數人通常會不假思索,想方設法進行救助,而不會去調查、研究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后,再決定是否予以援手。
社會的人際關系之所以有太多的扭曲,是因為我們吝嗇著自己的同情而放縱了冷漠。社會上有太多的人,錯把給予當作一種投資,施舍了人家一元錢,就希望有加倍的反饋;給了人家一個微笑,就盼望回報滿天陽光。即使有所施舍,也把自己和受惠者之間的間隔距離定型,把社會階級的差距和彼此之間的歧視、仇恨格式化。
我們不妨記住托爾斯泰的話:“我不是施舍給他那個人,我是旋舍給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