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摘 要 作文要寫得真實,觀察必須準確;作文要寫得具體,詞匯必須豐富;作文要寫得深刻,立意必須新穎。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也是個體情感的需要和表達的需要。但如今,眾多學生對寫作心生畏懼,感到無從下筆??梢試L試通過與學生對話、學會傾聽,激發(fā)學生傾訴的欲望,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學會發(fā)現(xiàn)、觀察,思考生活中的點滴,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積累生活素材,真正做到有感而發(fā)。
關鍵詞 作文教學 興趣 策略
在作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和共享資源,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習作環(huán)境,使作文教學趣味化、真實化、個性化,符合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實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鼓勵學生揚起智慧的風帆,在創(chuàng)作的海洋中盡情馳騁。要做到這些,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景,注重觀察
中學生由于年齡小,知識底子薄,興趣、愛好、個性和經(jīng)驗等諸多方面參差不齊,認識事物也不統(tǒng)一,往往對事物的觀察比較膚淺、粗糙、不具體、不詳細、不深入,僅僅局限于表面現(xiàn)象。這就要求教師多引導,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經(jīng)常讓學生觀察周圍發(fā)生的事情,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學校的新人新事,社會上的傳統(tǒng)美德,現(xiàn)實生活方面的諸多現(xiàn)象等,從多角度去觀察。如觀察人物的外貌,就要注意人物的特征,以動作神態(tài)推測人物的心理活動;觀察景物,就要注意景物的狀態(tài),景色特點以及季節(jié)的交替變化,四季冷暖等,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意識,鼓勵學生勇于實踐,善于觀察思考,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放到一個嶄新的位置。促使學生積極、熱情、主動地觀察,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寫作做好準備。
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事物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能力,對學生的情感激勵有促進作用。例如,一次學校組織開展“走進大自然”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觀察體味哪些景物反映了春天的氣息,體現(xiàn)了春天的特征。學生通過實際觀察,感受到春風春雨對萬物的滋潤,看到麥苗返青,樹木發(fā)芽,燕子回歸等一系列自然現(xiàn)象,感知春天的特征。通過集體交流,師生互動,創(chuàng)設情景,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拓寬了學生智力發(fā)展空間,為寫好作文提供了依據(jù)。
2幫助學生積累的豐富詞匯,奠定詞語基礎
詞匯是構成文章的必須材料,在寫作過程中,學生的詞匯豐富了,語言流暢了,所表達的意思也就完整、明白了。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作文水平就會相應提高。為了豐富學生的詞匯,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己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小本子,把課內外學到的好詞佳句、名言警句、諺語、歇后語以及文章中的精美句段摘錄下來,每周安排時間讓學生朗讀自己收集到的材料。這樣,既檢查了學生的收集情況,又督促了學生自覺學習,也給總是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經(jīng)過長期堅持,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詞語,對言簡意豐、形神兼?zhèn)?、蘊涵哲理的詞語句子,讓學生分類整理,熟讀成誦,以便作文時信手拈來。教學實踐證明,語文棵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對全篇課文的理解,而且要注意詞語的積累。平時要要求學生多看、多聽、多記,學習別人文章中有優(yōu)美句子、詞語,把它摘錄下來,供自己運用。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捌迫f卷”是說書讀得要多,書讀得多,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讓學生知道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只有把閱讀中得來的收獲運用到作文中去,寫出的文章才能語言豐富,生動感人,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
寫作時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對學生的正確方法的指導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要做到講練結合,光說不練,光練不找好的方法,都是寫不出好的文章來的。教師從文章的審題、立意、選材、構思、表達到修改對學生進行仔細的指導,讓學生掌握一套系統(tǒng)的寫作方法,再去進行練習寫作,在寫作中摸索出適應自己的風格,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
3幫助學生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靈感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興趣是探索的一種動力和成功的誘因?!睂W生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特別是對直觀、生動可感、圖文并茂、畫面豐富多彩的課文特別注意。在教學過程中,我既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啟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又采取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獨有的開闊的學習活動環(huán)境,以便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觀察、思維、實踐的機會,促使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思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大至大千世界,小到家庭學校,許多事情都會撥動他們的心弦,占領他們的生活領域。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讓學生把眼光放遠,從課堂延伸到家庭社會、日常生活,使作文社會化。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記錄周圍的人和事,其內容靈活多樣,可以寫自己和別人的事情,學校內部的新鮮事,也可以寫家庭和社會上發(fā)生的各種事。對日記的內容、篇幅和形式都不作限制,完全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確定,使學生置身于社會之中,觀察社會上的真、善、美,分辨生活中的是與非,學會思考,從觀察中獲取知識和素材。在教學中,經(jīng)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擬定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讓他們練習。我還利用黑板報開辟了“小作者”、“心里話”、“校園內外”等欄目,讓學生暢所欲言,既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知識,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另外,對思路清晰、立意獨特、內容充實的習作,常常推薦到學校的刊物“小記者”和“姜苗文學社”上發(fā)表,為學生展示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平臺,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靈感。
一位教育家說:“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敝灰覀冄普T,耐心指導,學生就會喜歡作文,愛寫作文,作文也一定會走向一個新的境界。只要重視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學生主動活潑的寫作局面就一定能夠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