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圍戰(zhàn)中的第一縱隊第一旅(簡稱“皮旅”),臨危受命,以6000人的有生力量,在30萬敵軍的虎穴中扛起了主力的大旗,突破敵人重重封鎖,創(chuàng)造了中國革命戰(zhàn)爭史乃至世界戰(zhàn)爭史的奇跡。
1946年6月,中原大地戰(zhàn)火再起。國民黨軍挑起內(nèi)戰(zhàn),蔣介石調(diào)集30萬重兵,向中原解放區(qū)發(fā)動進攻,企圖在48小時內(nèi)全殲中原解放軍6萬官兵。
敵強我弱,軍情萬分危急!黨中央命令中原部隊“立即突圍,愈快愈好”。大部隊突圍,誰來掩護?誰來假扮主力迷惑敵人?這個艱巨的任務(wù)落在了中原軍區(qū)皮旅肩上。一旅下轄3個團,6000余人。大家都明白,擔任掩護任務(wù)意味著犧牲,是不得已的“丟卒保車”之舉,皮旅兇多吉少。
6月24日下午,第一旅旅長皮定均接到命令后,就在思考“保車能不能不丟卒”呢?一旅官兵都是他從抗戰(zhàn)中出生入死拉出來的戰(zhàn)士,這個“卒”可是6000多名抗日精英。于是,他和旅黨委接受任務(wù)后,一面部署部隊阻擊敵人,一面思考在完成掩護主力任務(wù)后如何創(chuàng)造“保車不丟卒”的奇跡。
皮定均和政委徐子榮商量后決定向東突圍。但是當時敵人主力還沒有離開,向東突圍是自投羅網(wǎng)。徐子榮說:“可以來個回馬槍:完成掩護任務(wù)后,我們?nèi)€出擊,然后一收,在哪兒藏起來,等敵人出擊,他追過去,我們再往東插。向前一個佯攻,這好辦,可緊跟著收下來,在敵人的眼皮底下藏兵,談何容易?”皮定均立即想到了一個可以藏身的地方:劉家沖。
劉家沖是個小山村,只住有六戶人家,小丘陵地帶,樹木茂密,位于敵軍主力的接合部,在敵軍運動的兩條公路之間。這里沒有大山,在敵人看來是不可能隱藏大部隊的。別說敵人沒想到,就是一旅的官兵也沒有想到旅長會下這步險棋。皮定均正是利用敵人的這種麻痹心理,做出了這個大膽的決定,在這個小山村里隱藏了皮旅6000人馬。
6月26日一整天,一旅頑強阻擊敵人,炮聲隆隆,殺聲震天?!皵橙硕⒌眠@么緊,怎么才能把部隊收回來呢?”皮定均在思索著。到了中午,突然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原來忽緊忽慢的陣雨驟然變成了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一片混沌,幾米之外不見人影。
6月26日晚,皮旅冒著狂風暴雨出發(fā)了。一夜強行軍40多公里,終于在近黎明時到了劉家沖。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皮定均(如圖)按資歷,原報少將銜,毛澤東得知情況,有感于皮定均在中原突圍中的突出貢獻,親自批示:皮有功,少晉中。此事被傳為佳話
離開劉家沖,皮定均率領(lǐng)一旅東進突圍,險象環(huán)生。又歷經(jīng)三次突圍轉(zhuǎn)向,打了三場惡仗。
三次突圍轉(zhuǎn)向1946年6月28日清晨,皮定均率一旅從劉家沖出發(fā),向西南疾進,避開新十三旅在余家集一線的堵?lián)?,揳入周家山以西陣地,巧妙地跳到了新十三旅的背后,當夜宿營易家田鋪。這是一旅突圍中的第一次轉(zhuǎn)向。
6月29日,國民黨整編第七十二師發(fā)現(xiàn)了一旅的去向,急令新十三旅下轄的幾個團合擊一旅于易家田鋪。然而,一旅29日凌晨突然90度大轉(zhuǎn)彎,向東南突圍,直穿潢麻公路,突破了敵人的封鎖線,國民黨軍的合擊計劃落空。這是一旅突圍中的第二次轉(zhuǎn)向。
國民黨整編第七十二師看到一旅向東南突圍后,又命令新十三旅尾隨追擊,十四旅在黃土崗地區(qū)堵?lián)?。皮定均率領(lǐng)一旅又向東疾進。皮定均讓旅先遣偵察隊化裝成整編第七十二師的諜報隊,智取旗桿店,俘虜國民黨軍24人,繳槍21支。這是突圍中的第三次轉(zhuǎn)向。
打了三場惡仗大牛山之戰(zhàn)是突圍中的第一場惡仗。6月30日,一旅抵近商城境內(nèi)的瓦西坪,經(jīng)過一番惡戰(zhàn)占領(lǐng)了瓦西坪高地,之后又遭到國民黨軍的猛烈反撲。敵人連續(xù)兩次集團沖鋒都被一團擊潰。在一團的掩護下,二團、三團和旅直強行越過大牛山。7月1日晚,一旅全部越過大牛山。
青楓嶺之戰(zhàn)是第二場惡仗。7月10日,一旅在青楓嶺遭到國民黨軍挺進縱隊第二團的堵?lián)?。二團團長鐘發(fā)生、政委張春森迅速做出部署:二營擔任主攻,一營側(cè)攻。二營四連、六連指戰(zhàn)員攀上幾丈高的峭壁,穿過沒有道路的灌木叢林,用綁腿吊上懸?guī)r,用柴刀、刺刀開出了一條通道,登上了青楓嶺的一座高峰。同時,一營一連、二連向青楓嶺迂回發(fā)起沖鋒,兩股力量沖上山頂與國民黨軍展開了白刃戰(zhàn),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激戰(zhàn),終于攻占了青楓嶺,打通了通往淠河的道路。
淠河之戰(zhàn)是第三場惡仗。一旅向磨子潭疾進時,國民黨整編第四十八師一部正朝磨子潭趕來截擊。為搶在敵人前面渡過淠河,皮定均命令先頭營搶先渡河,并命令工兵排搜集材料搶搭浮橋,保障全旅過河。
誰知搶先渡過淠河的先頭營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情況。突圍行軍已經(jīng)13天的官兵疲憊到了極點,營長和兩個連在山下睡起大覺,差點被摸上山的國民黨軍包了餃子,險些給全旅造成滅頂之災。
面臨危急時刻,皮定均沒有驚慌失措。他冷靜地命令一團火速徒步涉河,協(xié)助對岸先頭營保護渡口。7月13日,皮旅終于撇開糾纏不休的國民黨軍,急行軍到達大別山最后一個山坡———東山坡。
在東山坡,皮定均進行了突圍中最為艱苦的行軍動員:爭取在5天內(nèi)飛越皖中平原,突圍到華中根據(jù)地。一旅進入皖中平原與新四軍會合,又遇到了三大險關(guān)。
攻占毛坦廠是第一關(guān)。7月13日,一旅先遣偵察隊攻占了大別山東麓出口處的毛坦廠,殲滅民團局20余人。在毛坦廠,皮定均和徐子榮組織召開旅黨委會,決定咬緊牙關(guān),神速行動,爭取在敵人部署完成前,穿越皖中平原,爭取突圍的最后勝利。全旅所有炊事?lián)?、公文箱、走腫蹄子的騾馬、個人用品全部精減掉,只留下一身單衣和武器彈藥,輕裝前進。
奇襲吳山廟是第二關(guān)。離開毛坦廠,一旅以每晝夜50多公里的行軍速度闖進敵人心臟地區(qū)。7月15日拂曉,一旅抵達官亭鎮(zhèn)。一旅三團前衛(wèi)第一營以突襲方式將睡夢中的100多名敵軍民團官兵俘虜。接著,繼續(xù)向東北方向前進,沿途多次擊退國民黨地方武裝的襲擾和阻擊。7月16日,一旅到達吳山廟。一團前衛(wèi)九連化裝成國民黨軍,三下五除二,沒費一槍一彈就俘虜保安隊30余人,向津浦線飛奔。7月19日中午,一旅到達紅心鋪,離津浦鐵路只有20多公里,跨過津浦路就是蘇皖解放區(qū)了。
突破津浦線是第三關(guān)。7月20日晨,一旅到達津浦路邊。這時,一列滿載國民黨部隊的裝甲列車趕來截擊;鐵路兩側(cè)碉堡內(nèi)的敵軍也以輕重機槍瘋狂掃射,配合裝甲列車將正在過鐵路的一團截成兩段。與此同時,明光、管店、滁縣的國民黨軍分五路出動,企圖從兩翼鉗擊。
危急時刻,皮定均命令三團截住滁縣方向之敵;二團堵?lián)裘鞴狻⒐艿曛當?;工兵排點燃炸藥阻止裝甲列車;全旅迫擊炮集中轟擊敵人車站據(jù)點,掩護一團沖過津浦路。
一團指戰(zhàn)員從鐵路兩側(cè)躍上路基,攀上裝甲列車,將集束手榴彈投進車內(nèi)。國民黨軍遭受重大殺傷,向明光方向倉皇逃去。經(jīng)過3個小時的激戰(zhàn),一旅終于在7月20日10時全部越過津浦線,后與前來接應的淮南軍區(qū)嘉山支隊會師。
整個中原突圍戰(zhàn),歷時36天,粉碎了國民黨30萬人的圍追堵截,蔣介石限期全殲中原部隊的陰謀徹底破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