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軍
拒絕“空掛戶”,教育公平前進一大步
■范軍
16日上午,北京市2017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意見發(fā)布,本市將于5月1日正式啟用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5月8日至31日完成小學和初中入學信息采集工作。北京市教委此次發(fā)布的工作意見要求嚴格審核“實際居住”,著重核查過道房、車庫房、空掛戶等情況,“空掛戶”不得作為幼升小入學條件。(4月17日《北京青年報》)
經濟全球化和商品經濟的活躍,帶來人口的頻繁流動,使得城市的“人戶分離”情況嚴重,這種“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的城市常住人口被稱為“空掛戶”。隨著家長對子女教育期望值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教育多樣化和高質量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在此背景下,“空掛戶”的價值被逐漸發(fā)掘,并迅速演化成部分人搶占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手段,充當了擾亂教育資源均衡的“元兇”。
無論是保留名校所在地戶籍有意制造的“空掛戶”,還是通過購買學區(qū)房、車庫房、過道房等途徑造成的人戶分離,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利用非政策手段擇校,為孩子今后的教育早作打算。比如近幾年出現的“天價學區(qū)房”,只要有足夠支付能力的父母都愿意通過購買學區(qū)房來獲得名校的入學資格,對于那些本身上學就有困難的學生來說,無疑會更加的被動和無奈。
戶籍、房產,這些原本與教育沾不上半點關系的詞語,如今卻成了富人進行教育投資的手段,他們的子女由此可以輕松獲得特定學區(qū)的入學資格,而窮人們只能被擋在政策的門檻之外。北京市下決心對“空掛戶”開刀,消除依附在戶籍和房產上的非政策性“福利”,有利于打破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霸占和壟斷,清除就近入學政策順利著陸的壁障,增加大多數學生進入優(yōu)質學校的機會。
但是我們還必須看到,“‘空掛戶’不作入學條件”存在著巨大的執(zhí)行困難。首先,為促進城鎮(zhèn)化的進程,一些地方實行流動人口積分落戶辦法,作為戶口遷移政策的有效補充,少數人會借此機會挑選優(yōu)質教育資源;其次,為了讓子女獲得“就近免試入學”的資格,一些家長毅然會選擇學區(qū)房,這樣既執(zhí)行了“戶隨人走”政策,又實現了教育投資;再次,“空掛戶”具有人數多,分布廣的特點,對他們的普查登記需要工商、衛(wèi)生、教育等部門配合聯動,其難度可想而知!
從這個角度來看,“‘空掛戶’不得作為幼升小入學條件”只能算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背景下的權宜之計,它不可能完全消除入學機會不均等,也不可能完全滿足人們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理想的狀況當然是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因為只有教育資源相對均衡了,才能有效消除“名校焦慮”和擇校沖動。這幾年,各地加大了教育改革步伐,在打造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學區(qū)制、名校辦分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鄉(xiāng)村教師實施計劃等,使得優(yōu)質教育資源得到了擴大,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我們相信,踏著“‘空掛戶’不得作為幼升小入學條件”等一個個教育改革的臺階,實現教育公平和共享教育資源的那一天,一定會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