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帥
棉花套種馬鈴薯高效栽培技術
劉 帥
棉花與馬鈴薯間作套種,共生期短,相互影響小,是一項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能夠起到以薯促棉的作用,一般棉花產(chǎn)量不受影響,還有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其技術要點如下:
馬鈴薯一般以2米為1帶,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畝株數(shù)3500株。馬鈴薯齊苗后,在預留溝內澆水造墑,4月下旬棉花播種。棉花行距45厘米,株距22厘米左右,畝株數(shù)3000左右。馬鈴薯種植后注意觀察,一般在4月7日左右放苗。
馬鈴薯一般應選擇矮秧直立不倒伏,結薯集中的脫毒早熟品種,如荷蘭15(早大黃)、費烏瑞它等。棉花品種以選擇抗蟲、抗病性好,單株生長強的雜交棉,冀863、冀雜1號、冀雜2等。棉花、馬鈴薯間作每畝用棉花種子1~1.5公斤、脫毒馬鈴薯種薯100~120公斤。
選擇土壤肥沃疏松、土層深厚、能澆能排的地塊。切忌重茬,也不要在前茬為蔬菜地塊上種植,以防共患病害的發(fā)生。馬鈴薯播種前結合施足基肥耕平耙細,做到上無坷垃,下無臥垡,上虛下實。馬鈴薯生長期短,需肥量大,開溝后施肥,一般畝施三元復合肥50~60公斤,硫酸鉀25~30公斤,或畝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胺20公斤、硫酸鉀30~40公斤。
播種前2~3天根據(jù)種薯芽眼的分布情況,將種薯切成菱形塊,每塊不少于25~30克,一般每千克馬鈴薯切40塊。25克左右的小薯可直接用整塊播種;50克左右的中薯可縱切2塊;75~100克的大薯切4塊,保證每塊至少有1~2個芽眼。為防治黃萎病,用30億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濕粉劑拌種土豆,該藥為生物菌藥,無毒無害。為防薯種腐爛,切塊時應用75%酒精對刀具刀面消毒,并注意去除病薯,以免感染無病薯。
將切好的薯塊晾4~6小時后催芽。有大棚的把薯塊放進大棚內即可催芽;沒有大棚的可在避風向陽處挖1個寬100厘米、深40厘米、長度不拘的催芽畦,把薯塊倒進去,厚度20~30厘米,然后用塑料薄膜把畦口封嚴,晚上蓋草苫保溫,白天打開草苫升溫。要注意經(jīng)常翻動,當芽長出0.5~1厘米長后,晾曬2~3天,使芽變綠即可播種。
2月下旬至3月初,開溝、施肥、播種。馬鈴薯的播種方法為平地開溝,播后起壟,破土深度以馬鈴薯壟頂10厘米左右為宜。播時將薯塊芽向下依次擺入溝內。為防地下害蟲,溝內可噴施300倍辛硫磷,覆土后立即蓋膜。4月下旬在大行馬鈴薯中間套種棉花。
1、破膜放苗。播種25天后,于每天上午9時前注意觀察出苗情況,及時破膜放苗,以防燙苗。放苗時間一般為上午,如果表土干燥,應及時澆水,以免影響出苗。
2、追肥澆水。出苗前后觀察土壤干濕狀況,如濕度不足要及時補水,澆水時注意水不能漫上壟頂。追肥應集中在開花期進行,以鉀肥為主,施用硫酸鉀15公斤,切忌施用氯化鉀,后期控制施肥,氮肥更應少施。整個生育過程不能缺水,收獲前約7~10天停止?jié)菜?/p>
3、化控。若發(fā)現(xiàn)植株有旺長趨勢,從現(xiàn)蕾后到開花期前,當株高50厘米時,每畝噴施15%多效唑30克,兌水約15公斤,均勻噴灑葉面。
4、防蟲。5月上旬注意防止蚜蟲,可噴灑吡蟲啉等農(nóng)藥進行防治。
5月底6月初麥收前收獲馬鈴薯,此時收獲產(chǎn)量較高。收獲馬鈴薯后,將馬鈴薯莖葉埋在棉花大行距中間漚肥。棉花現(xiàn)蕾階段澆水,畝追尿素10~15公斤。管理技術與大田相同,主要是整枝、化控、防治病蟲害等管理措施,以奪取棉花高產(chǎn)。
棉花與馬鈴薯套種,一般可畝產(chǎn)優(yōu)質馬鈴薯1500公斤,秋季可收獲籽棉250公斤左右。按照2016年市場價格,土豆畝收入2400元左右,棉花畝收入1800元左右,兩項合計收入可達4200元左右。
(作者單位:曲周縣農(nóng)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