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強 余桂湘 謝國強
【摘要】 胸痛是門診患者的常見主訴,但其發(fā)病原因不一定是胸部疾病,其病因和病情較為復雜,且是一些致命性疾病的主要表現(xiàn)??偟膩碚f包括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胸骨及胸廓疾病。胸痛的嚴重程度與引起胸痛的原因不一定有確切的關系,如胸部帶狀皰疹可產生劇烈胸痛,而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有時并不很嚴重。對胸痛患者的分診主要根據(jù)健康史評估、身體評估,以及必要時結合實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的綜合評估來進行,疼痛的部位、性質、持續(xù)時間及影響因素、伴隨癥狀和既往病史等對于胸痛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門診對胸痛患者的準確、快速分診與救治,對于患者的預后意義重大。
【關鍵詞】 門診; 胸痛; 分診; 救治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1-0144-03
胸痛是門診患者的常見主訴,病因和病情較為復雜,且是一些致命性疾病的主要表現(xiàn),如肺栓塞、縱隔腫瘤、自發(fā)性氣胸、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食道疾病、主動脈夾層等。門診對胸痛患者的準確、快速分診與救治,對于患者的預后意義重大。筆者所在醫(yī)院門診工作量大,接診護士由于專業(yè)知識有限,對胸痛的認知水平參差不齊,遇主訴為胸痛等較難判別的癥狀時,多轉由門診部醫(yī)師進行分診?,F(xiàn)將門診部分診和救治胸痛患者的經驗報告如下。
1 胸痛的病因
引起胸痛的原因多種多樣,但總的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和胸骨及胸廓疾病[1]。(1)心血管病變:常見的有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包炎、心肌炎等。其胸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少數(shù)在劍突下,患者左肩常有放射痛,體力活動會誘發(fā)或加重胸痛,休息后可好轉。(2)食管及縱膈病變:常見的有縱隔腫瘤、食管癌、食管炎、縱隔炎、縱隔氣腫等,其胸痛位于胸骨后,呈持續(xù)性隱痛,常放射至其他部位,吞咽動作會加劇疼痛[2]。(3)肺及胸膜病變:多伴有咳嗽或咳痰,且咳嗽、深呼吸會加重胸痛,其他胸壁活動對疼痛無影響。局部按壓時無疼痛感,除胸痛外常伴原發(fā)疾病的癥狀[3]。(4)胸壁病變:包括肋骨病變和肌肉病變,疼痛的部位一般固定在病變位置,局部按壓有明顯疼痛感,做深呼吸、咳嗽、抬舉手臂等動作時疼痛程度加重[4]。(5)肋間神經病變:主要是由于病毒毒素等引起的帶狀皰疹、神經炎等,疼痛的范圍一般局限于發(fā)生病變的肋間神經分布的范圍,疼痛類型為刺痛、燒灼痛,嚴重者甚至感覺刀割樣痛[5]。(6)橫膈病變:常見的有膈下膿腫、橫膈胸膜炎、肝膿腫、肝癌等,胸痛位于胸廓及胸骨下部,并伴有原發(fā)疾病的癥狀。
2 胸痛患者的分診
2.1 健康史評估
青壯年胸痛應注意結核性胸膜炎、自發(fā)性氣胸、心肌炎、風心病,年齡>40歲的患者要注意心絞痛。了解患者與胸痛發(fā)生相關的情況,如有無外傷史、有無劇烈咳嗽、有無用力屏氣的動作、有無過度疲勞、有無吞咽異物,了解以往有無胸痛發(fā)作的經歷及發(fā)作情況,有無冠心病和肺縱隔疾病史,有無食管炎、食管裂孔疝、潰瘍病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有無腫瘤病史等。另外,胸痛的發(fā)生常與某些因素的誘發(fā)相關,如心絞痛常因飽食、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激動而誘發(fā);胸壁疾病所致的疼痛常于局部壓迫或胸廓運動時加?。恢鲃用}夾層常見于長期高血壓控制不佳,且伴或不伴動脈粥樣硬化、心導管手術史者;主動脈瘤見于本人及家族成員中有馬凡綜合征病史、梅毒病史者等。
2.2 身體評估
(1)胸痛的部位及性質:局部性疼痛、骨壓痛、胸壁疼痛應注意肋骨骨折、肋軟骨炎、骨質疏松癥等,伴有局部紅、腫、熱表現(xiàn)者應注意局部炎癥病變;劇烈疼痛并伴有水皰成簇沿肋間神經分布者,注意帶狀皰疹;胸骨后燒灼疼痛并伴有進食或吞咽困難者,應注意食管及縱隔病變;心前區(qū)及胸骨后或劍突壓榨性疼痛,并且向左肩、左臂內側、左頸、面頰部,甚至手指放射者,應注意心絞痛;疼痛持續(xù)不緩解,含化硝酸甘油無效,并伴有窒息感、呼吸困難等,應注意心肌梗死;劇烈胸痛并向下轉移至腹部、腰部及兩側腹股溝或下肢者,應注意主動脈夾層;一側刀割樣胸痛,應注意自發(fā)性氣胸、肺梗死;如果疼痛隨著呼吸運動或者咳嗽加重,應注意胸膜炎;急性下胸部劇烈疼痛,并放射于背、頸部或下頜,應注意急性心包炎。(2)胸痛時間:陣發(fā)性胸痛見于平滑肌痙攣或血管狹窄缺血,如心絞痛、胸痛呈陣發(fā)性,持續(xù)時間3~5 min;持續(xù)性胸痛見于炎癥、腫瘤、血管栓塞、組織梗死等,如心肌梗死,胸痛持續(xù)時間幾十分鐘至數(shù)小時,甚至數(shù)天以上。(3)伴隨癥狀:胸痛伴惡心、嘔吐、大汗淋漓、暈厥等見于心肌梗死;有心臟雜音見于主動脈狹窄、心臟瓣膜病等;頸靜脈充盈、脈壓減小、心包摩擦音者見于心包炎;呼吸音消失、叩診鼓音者注意氣胸;雙上肢血壓差值超過20 mmHg(1 mm Hg=0.133 kPa)見于主動脈夾層[6];面色蒼白、血壓下降或休克表現(xiàn),應考慮急性心肌梗死、動脈瘤破裂和大面積肺梗死等。
2.3 結合實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的綜合評估
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心電圖、胸片、胸部B超、心肌酶譜及放射性核素實驗、冠狀動脈造影等均對胸痛的診斷有重要意義。(1)若患者心電圖有缺血改變,或心電圖正常(或無特異性改變)進一步查血清心肌標記物和超聲心動圖有缺血/梗死證據(jù),按缺血性胸痛處理。(2)若患者心電圖正常或無特異性改變,進一步查血清心肌標記物和超聲心動圖(必要時)無缺血/梗死證據(jù):①雙上肢血壓脈搏差異顯著,磁共振異常,應考慮為主動脈夾層;②呼吸困難、低氧血癥、右心負荷加重表現(xiàn),放射性核素肺通氣灌注掃描陽性,應考慮為肺動脈栓塞[7];③心包摩擦音,超聲心動圖檢查陽性,應考慮為急性心包炎;④有腹部臟器病史、腹部體征,腹部B超陽性,應考慮為急腹癥;⑤劇烈運動或胸部外傷,胸部X線片陽性,應考慮為氣胸;⑥其他非心源性疾病則根據(jù)相應的診斷處理。非心源性胸痛較典型的為食管源性胸痛,表現(xiàn)為胸骨后灼燒樣、壓榨性疼痛,與彎腰、進食、平臥等行為有關,疼痛起源于上腹部,可向后背、上臂、下顎放射,可通過胃鏡檢查、質子泵抑制劑試驗性治療、便攜式食管酸反流監(jiān)測、食管壓力測定、刺激性試驗(包括球囊擴張試驗、酸灌注試驗、麥角新堿試驗等)和精神心理評估等方法進行診斷。
2.4 分診處理
對于胸痛患者,由于所涉及的??铺?,門診醫(yī)師應該認真分析,根據(jù)上述評估對患者進行分診。
肋軟骨炎等應分診至心臟外科,肋骨骨折、骨質疏松癥等應分診至骨科,帶狀皰疹等應分診至皮膚科,食管及縱隔病變、氣胸、肺梗死、胸膜炎等應分診至胸外科或呼吸科,心絞痛、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急性心包炎、主動脈狹窄、心臟瓣膜病、動脈瘤破裂等心源性疾病應分診至心內科,急腹癥應分診至內科或消化內科。
3 救治分析
美國Puleo等[8]研究結果顯示,因胸痛收治入院的患者中,只有10%~15%被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約70%的患者最終除外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或未發(fā)現(xiàn)任何疾病。胸痛可分為心源性胸痛和非心源性胸痛兩大類。
心源性胸痛主要與心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主動脈夾層、其他器質性心臟?。òㄐ募〔 ⑿募⊙?、心臟瓣膜病、主動脈瘤、主動脈竇瘤破裂等)和心臟神經官能癥等有關。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有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條件的醫(yī)院應立即將患者轉入導管室進行介入治療,原則上,急性期只對梗死相關動脈進行處理;若無急診PCI條件,或不能在90 min內進行首次球囊擴張,應對無溶栓禁忌的患者首先進行溶栓治療,并盡快安排或轉診至有PCI條件的醫(yī)院進一步救治[9]。
非心源性胸痛可能與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動力紊亂、內臟高敏性和精神心理異常等有關。對于胃食管反流病相關的胸痛患者,可給予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和促動力藥物(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等)治療;對于食管動力紊亂相關的胸痛患者,可給予硝酸甘油類(硝酸甘油和硝酸異山梨酯)、抗膽堿能藥(鹽酸雙環(huán)維林等)、鈣離子拮抗藥(硝苯地平、硫氮酮等)、平滑肌松弛劑(肼屈嗪等)治療;內臟高敏性相關的胸痛患者,可給予疼痛調節(jié)劑或內臟止痛劑治療;精神心理異常相關的胸痛患者可給予精神疏導、行為干預和精神疾病用藥治療。
綜上所述,胸痛所涉及的疾病種類較多,門診醫(yī)生接診胸痛患者時,首先要判斷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排除需立刻處理的高危疾病,對患者的健康史和身體進行評估,必要時結合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心電圖、胸片、胸部B超、心肌酶譜及放射性核素實驗、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進行確診。
參考文獻
[1]那開憲,張桂云,徐文拓,等.胸痛的診斷思路[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3,41(1):11-15.
[2]謝鵬雁.胃食管反流所致的食管源性胸痛與心絞痛[J].中國全科醫(yī)學:醫(yī)生讀者版,2011,14(12):31-32.
[3]梁紀文.常見引起胸痛疾病的中醫(yī)辨證治療[J].中國臨床醫(yī)生雜志,2016,44(2):19-22.
[4]劉根利.胸壁疾病所致胸痛[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3,20(9):12-13.
[5]梁貴喜.最易誤診的疼痛-肋間神經痛[J].養(yǎng)生大世界,2014,13(6):28-29.
[6]吳蔚,封啟明.68例主動脈夾層早期癥狀體征特點分析[C]//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2006.
[7]盛劍.心臟彩超臨床輔助診斷急性肺栓塞的應用價值[J].江蘇醫(yī)藥,2015,41(7):830-831.
[8] Puleo P R,Meyer D,Wathen C,et al.Use of a rapid assay of subforms of creatinine kinase-MB to diagnose or rule ou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New Engl J Med,1994,331(9):561-566.
[9]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5,43(5):380-393.
(收稿日期:2016-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