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靈 張慧芳
(四川大學(xué)錦江學(xué)院,四川 眉山 620860)
【語言與文化】
《度人經(jīng)》名物新詞考釋
龔 靈 張慧芳
(四川大學(xué)錦江學(xué)院,四川 眉山 620860)
道教作為根植于中國本土文化的宗教,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而且其宗教典籍也成為研究漢語發(fā)展進(jìn)程的重要語料。《度人經(jīng)》作為魏晉時期道教古靈寶派的代表作品,其宣揚的教義不僅對道教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而且其經(jīng)文中使用的名物新詞,具有鮮明的道教色彩,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度人經(jīng)》;名物;新詞
道教作為根植于中國本土文化的宗教,對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發(fā)展有著深遠(yuǎn)影響。道教創(chuàng)制和保存了豐富的文獻(xiàn)典籍,而這些典籍的用語“以一般漢語為基礎(chǔ),在相當(dāng)程度上反映了一般漢語的面貌。同時,又發(fā)展出具有個性的部分,并且反過來影響全民用語”[1]。因此,對這些文獻(xiàn)語料的研究不僅可以深化道教思想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全面認(rèn)識漢語發(fā)展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道教古靈寶派經(jīng)典——《度人經(jīng)》中的名物新詞為研究對象,試對其進(jìn)行細(xì)致的描寫分析。
《度人經(jīng)》全稱《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又稱《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是魏晉時期道教古靈寶派早期經(jīng)典作品之一。主要敘述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昔于始青天中,大浮黎國,寶珠之內(nèi)受元始天尊傳授《度人經(jīng)》。經(jīng)文所宣揚的“仙道貴生,無量度人”的思想以及濟(jì)度不分貴賤,只要人們誠心“修齋”“行香”“誦經(jīng)”累積功德都可以消災(zāi)、登仙的修行方式,革除了早期道教中許多庸俗粗鄙的內(nèi)容,對道教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唐道士薛幽棲評價曰:“諷誦之篇,則此卷為首?!?/p>
現(xiàn)保存于明《正統(tǒng)道藏·洞真部·本文類》(天字號)之中的《度人經(jīng)》共61卷,而據(jù)學(xué)者考證,該61卷中僅第一卷是在大約公元420年前后創(chuàng)制,后60卷皆是宋世道流仿造之作。本文即主要以第一卷中的名物新詞為研究對象。
據(jù)統(tǒng)計,《度人經(jīng)》中使用的名物新詞共14個。涉及道教的宇宙空間、妖魔鬼魅、疾病罪過、經(jīng)文別稱等不同領(lǐng)域。
(一)宇宙空間(8個)
【大浮黎土】道教虛構(gòu)的仙界國土名。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011)*本文所采用道經(jīng)引例皆源自臺灣新豐出版公司于1977年10月出版發(fā)行的《正統(tǒng)道藏》,例文后的數(shù)字符號代表該例在《正統(tǒng)道藏》中的冊數(shù)、頁數(shù)及欄數(shù)。如“(011)”表示該例在《正統(tǒng)道藏》第一冊第1頁。后例皆同,則不再說明
《度人經(jīng)四注》:“幽棲曰*按:“幽棲”指唐·薛幽棲。陳景元在《度人經(jīng)四注》引用前人注解時,以“東曰”“幽棲曰”“少微曰”“玄英曰”的形式來標(biāo)明該注解的作者。其中“東”指南齊·嚴(yán)東;“幽棲”指唐·薛幽棲;“少微”指唐·李少微;“玄英”指唐·成玄英。后面對此類不再另作說明。:大浮黎土,即浮黎大國名。玄英曰:大浮黎土者,大是廣遠(yuǎn)之名,浮黎是其帝諱,土是國中之地?!?036)“大浮黎土”又稱“大浮黎國”或簡稱為“浮黎”,乃是道教虛構(gòu)的仙國土地。據(jù)道教經(jīng)文所述,其位于東極之境,地勢平坦廣闊,碧玉為地,四氣朗清,天無浮翳,嚴(yán)麗無比。元始天尊曾在其中講授靈寶經(jīng)文。如《太上一乘??罩遣亟?jīng)》卷九:“善男子,我于往昔大浮黎國坐寶珠中,大如黍米,為諸眾生演說法要?!?02202)
后“大浮黎土”成為對仙界國土的泛稱。如《洞真太上紫書箓傳》:“以朱靈元年,得于始青天中,生于浮黎之鄉(xiāng),精進(jìn)勇猛,敬信精勤?!?56483)范成大《白玉樓步虛詞》:“浮黎路,依約太微間。雪色寶階千萬丈,人間遙作白虹看?!?/p>
【大羅】即大羅天。道教指稱宇宙中的最高天。
上極無上,大羅玉清。(014)三界之上,眇眇大羅。(017)
“大羅”即“大羅天”的簡稱。葉貴良:“‘大羅天’,為道教三十六天的最高一層天。”[2]“羅”本義為捕鳥的網(wǎng),引申為包羅。“大羅天”表面意義即至高、至大包羅一切之天。道教經(jīng)文中或認(rèn)為“大羅天”位于三清境之上,是宇宙中的最高天?!抖热私?jīng)四注》:“東曰:大羅之天,在三界之上也。少微曰:三界之上猶有四梵、三清,然后至于大羅?!?0374)《云笈七簽》卷三:“最上一天名曰大羅,在玄都玉京之上……三界二十八天,其次四天,其次三境,最上大羅,合三十六天,總是三尊所統(tǒng)?!?37115)或認(rèn)為“大羅天”為三清境的統(tǒng)稱,如《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jīng)》:“玄都玉京山在三清之上,無色無塵……山之八方自然生七寶之樹,一方各生一株,八株彌滿八方,覆蓋諸天,包羅三界,為無上大羅天?!?58106)《度人經(jīng)》對“大羅”具體所指沒有明確說明,“然依其文義看,三界之上即全部稱為大羅天”[3]。
【寒池】地獄中處所之一。又為地獄刑罰種類之一。
北都寒池,部衛(wèi)形魂。(014)
《說文·宀部》:“寒,凍也。從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之,下有仌?!薄昂亍睘槎ㄖ薪Y(jié)構(gòu)的偏正詞語,表層意義指極冷的水池。道教認(rèn)為北方屬水,主死,是地府所在之地,也是亡靈聚集接受審判之地。其中“寒池”則為地府懲罰有罪亡靈的處所之一?!抖热私?jīng)四注》:“幽棲曰:寒池者,刑罰之池也?!?0339)《元始天尊說變化空洞妙經(jīng)》:“三天正道,六氣奔馳。冥惠洗穢,滌蕩寒池?!?02457)
“寒池”在經(jīng)文中又為地獄懲罰的種類之一?!短隙葱`寶誠業(yè)本行上品妙經(jīng)》:“法輪開度十苦諸場,一品履刀山苦……六品火車載入寒池苦……”(10485)《太上老君戒經(jīng)》:“五苦是地獄中寒池、火車、鑊湯、刀山、劍樹也。”(30519)
“寒池”亦見于后世一般文獻(xiàn)中,但不同于道教所指。其多見于古詩之中,一般指月光下的水池等,借以塑造凄涼、清幽的意境。如韋應(yīng)物《題石橋》:“方愁暮云滑,始照寒池碧。自與幽人期,逍遙竟朝夕?!碧K軾《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有如云間鶴,影過落寒池。舉頭已千里,可見不可追?!睆埖狼ⅰ对伱冯s詩》:“地欠知得花清處,影落寒池水亦香?!?/p>
【妙庭】仙界中的宮殿名。
三華離便,大有妙庭。(014)
“妙庭”本是形容庭院的精美。道教常借此稱謂上清之境,玉京山中的一處宮殿為“妙庭”。因其為元始天尊之所,也是仙人游宴之所,精妙絕倫,故稱之?!稛o上秘要》卷九五:“變舞天于神州,回七轉(zhuǎn)于妙庭。”(42588)《洞真太上紫書籙傳》:“太上道君、元始天王同還大有之宮,游宴妙庭之館?!?56478)
【泉曲府】地獄的別稱。
北都泉曲府,中有萬鬼群。(016)
“泉曲府”全稱為“泉曲之府”,又簡稱“泉曲”。道經(jīng)中對該詞的釋義有不同的意見:或認(rèn)為其指人死后魂魄的聚集地,即地府的別稱?!抖热私?jīng)四注》:“幽棲曰:泉曲府即九幽長夜之鬼府。”(0335)《洞真太上太霄瑯書》卷十:“我將游太上京,宴適華堂,洞觀諸天,超度三界,泉曲之府,勿復(fù)留我魂?!?56655)或認(rèn)為其為地府中的處所之一?!抖热私?jīng)四注》:“少微曰:右名豐都宮,置三府,左號開度劫量府,中號通靈大劫府,右號泉曲鬼神府,主考罪福,亦同中元也。”(0335)《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jīng)》:“北豐宮置左右中三府。左府號連宛泉曲府,主生,太陽火官考?!?11748)我們認(rèn)為《度人經(jīng)》中的“泉曲府”當(dāng)為道教對地獄的別稱之一。
【始青天】道教宇宙空間的組成部分之一。
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人無量上品。(011)
《度人經(jīng)四注》:“幽棲曰:始青天,即東方九氣青天也。在圓羅之上,出東極之表。始者,五方建首之名;青者,東方九氣之色。故真文曰東方九氣始皇青天。少微曰:始青天者,東北玉隆天也?!?034)張萬?!抖热私?jīng)訣音義》:“始青天,東北之天是也?!?03524)
“始青天”為東方九氣所成之天,屬于道教早期宇宙空間的組成部分。道教認(rèn)為宇宙是諸天神布散諸“氣”而成。最常見的說法即是由老子或元始天尊一氣而生始、元、玄三氣,而再由此三氣化生九氣,形成九天。其中,青為始?xì)?,白為元氣,黃為玄氣。后來道教又吸收了先秦的五方天學(xué)說,并與佛教的三界二十八天理論相結(jié)合,構(gòu)成了道教獨特的宇宙世界。其中東方九氣青天,是東方青帝靈威仰之精氣所化生;南方三氣丹天,是南方赤帝飄弩所化生;西方七氣素天,是西方白帝曜魄寶精氣所化;北方五氣玄天,是北方黑帝隱侯局精氣所化生;中央一氣黃天,是中央黃帝含樞紐精氣所化。[4]三十二天詳細(xì)名稱及各屬方位及掌管之神在《上清太上開天龍蹻經(jīng)》《太上靈寶五符序·靈寶五帝官將號》《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jīng)》等經(jīng)文中都有較為詳細(xì)的記述,此處不再贅述。
【五戶】即五道。
今日欣慶受度,歷關(guān)諸天,請滅三惡,斬絕地根,飛度五戶,名列太玄。(015)
《度人經(jīng)四注》:“東曰:五戶,五道門也……出門由戶,故云戶耳。幽棲曰:五戶者,五道之門戶。五道者,以前三惡加以故氣、人道,共為五道。”(0349)“五戶”即五道?!拔宓馈北驹从诜鸾?,指人本真迷亂,死后將經(jīng)受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道輪回。如后漢安世高譯《佛說阿含正行經(jīng)》:“施行善者,亦有三相追逐,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墮是五道中者,皆坐心不端故?!钡澜坛幸u此說,勸人修心守道,以擺脫此五道輪回之苦。如《三洞神符記》:“受煉更生出五戶,永離鬼宮仙道成。”(02789)《太上三洞表文》卷中:“飛度五戶,斬割三尸;建立法橋,回旋云界?!?33357)
道教又稱人身的眼耳口鼻為五戶?!兜婪〞肪硪话僖皇骸耙轨o入室端坐,盤足,閉五戶,袞水火交媾,聚氣于丹田,對局作用,焚卷水上云符。”(49704)
【蕭臺】仙界中的七寶臺。
郁羅蕭臺,玉山上京,上極無上,大羅玉清,眇眇劫仞,若亡若存。(014)
《度人經(jīng)四注》:“少微曰:玉京山在諸境之上,故曰上京。山有玉城,城中有臺號曰蕭臺?!?0325)“蕭臺”為道教仙境宮闕之一,又稱七寶臺,共九層,位于玉清境中的玉京山中,為高上玉皇所治之處?!对继熳鹫f得道了身經(jīng)》:“爾時,元始天尊在玉清圣境清微天宮郁羅蕭臺之中,森羅凈泓之上,現(xiàn)虛無自然有為真圣相?!?02396)《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五十三:“瞻見郁羅蕭臺,天仙眾真俱從太上道君親降,與陛下增壽?!?08780)
“蕭臺”也見于后世文獻(xiàn)中,為仙界的代稱。如黃庭堅《中秋》:“遙知此夕多情思,三級蕭臺枕碧漣?!痹菁懂孃Q》:“碧虛寥寥積雪高,直過蕭臺絕棲泊?!?/p>
(二)妖魔鬼魅(2個)
【苦爽】鬼;鬼魂。
凡誦是經(jīng)十過,諸天齊到,億曾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013)
“爽”指依附于形體而存在的精氣,古又稱魂魄?!蹲謪R補(bǔ)·爻部》:“爽,神魄也。陽曰神,陰曰爽?!钡澜陶J(rèn)為人死后將會依據(jù)在世的功過在地獄受到賞罰。生前為惡的即要經(jīng)受刀山、劍樹、湯池、銅柱等懲罰,這類鬼魂即稱為“苦爽”。如《太上洞淵神咒經(jīng)》卷十三:“汝等莫生不信,殃沉九祖,幽魂苦爽,名系鬼官之中,百劫千生,終無出日。”(10301)《太上洞玄靈寶誠業(yè)本行上品妙經(jīng)》:“孤魂苦爽,同登福天,終身歡樂,劫劫長存?!?10481)
【祅塵】害人的鬼怪。
天無氛穢,地?zé)o祅塵,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0110)
道經(jīng)中“祅”(妖)與“塵”連用,指鬼怪或污穢不凈的事物,如《太上三洞神咒》卷十一:“妖塵蕩滅,人道安寧?!?02767)《無上三元鎮(zhèn)宅靈箓》:“吾命神公,普拂妖塵,有善者遷,有逆者檳?!?19529)《廣成集》卷十一:“層巖瑞氣,但布護(hù)于帝車;九陌妖塵,正昏蒙于輦道。”(18817)
“妖塵”亦用于后世一般文獻(xiàn)中,引申指作亂之人或奸邪小人,如《宋大詔令集》卷七:“朕生長軍戎,勤勞邦國。艱難險阻,實備嘗之。定天下妖塵,成域中大業(yè)?!薄端疂G傳》第一百十八回:“手握貔貅號令新,睦州談笑定妖塵。全師大勝勢無敵,背水調(diào)兵真有神。”
(三)疾病罪過(2個)
【跛痾】瘸腿。也指瘸腿的人。
說經(jīng)四遍,跛痾積逮,皆能起行。(011)
《說文·足部》:“跛,行不正也?!标懙旅鳌督?jīng)典釋文》:“跛,足跛也?!薄顿Y治通鑒·齊紀(jì)四》:“魏主至肆州,見道路民有跛眇者,停駕慰勞,給衣食終身?!焙∽ⅲ骸磅苏?,一足偏短?!薄磅恕?,即因腿或腳有疾,導(dǎo)致走路時身體不平衡。
“痾”本指疾病,古文與“疴”同,如《爾雅·釋詁一》:“痾,病也?!蓖跄顚O疏:“痾與疴同。”又《說文·疒部》:“疴,病也。從疒可聲。《五行傳》曰:‘時即有口痾?!比~貴良認(rèn)為“‘痾’為‘疴’的增繁字”[5]?!磅睡z”即瘸腿。道教認(rèn)為人若不行善事,或毀謗藐視經(jīng)法等,身體必將遭受各種疾病困擾。如《太上一乘海空智藏經(jīng)》卷二:“善男子,若有眾生具行十惡,違逆父母,誹謗大乘微妙經(jīng)典,如是之人,身得惡病、瘡痍、六病、聾盲、跛痾,生種種病,受種種苦,以是義故,故名見報?!?02110)
“跛痾”又指瘸腿的人。如《太上大道玉清經(jīng)》卷十:“跛痾得之,立便飛行?!?56145)
【積逮】歷代積累的罪過。
說經(jīng)四遍,跛痾積逮,皆能起行。(011)
“積”本指谷類的集聚,引申為累積;堆疊?!墩f文·禾部》:“積,聚也?!倍斡癫米ⅲ骸耙隇榉簿壑Q?!苯?jīng)文中指時間的累積,形容時間的長久?!按敝赶噙B及?!秶Z·周語上》:“王從之,使于晉者,道相逮也?!?/p>
“積逮”表層意思即累世不斷。道教自東漢起即宣揚“承負(fù)”的思想,認(rèn)為世人今生所受的禍福應(yīng)歸結(jié)于祖輩所行的善惡。同時,人今世的善惡又會影響其后代的福禍。“積逮”在經(jīng)文中即指歷代累集的罪過。如《靈寶無量度人上經(jīng)大法》卷九:“積逮之疾者,世傳逮及,積沉不愈是也。”(05633)《無上秘要》卷五十《涂炭齋品》:“斷絕流殃積逮,并乞消滅?!?42451)
(四)經(jīng)文別稱(2個)
【洞文】道教經(jīng)文的泛稱。
我界難度,故作洞文。(017)
“洞”本指水流急?!墩f文·水部》:“洞,疾流也。”引申為通達(dá);明晰。如《淮南子·原道》:“遂兮洞兮,不虛動兮?!备哒T注:“洞,達(dá)也。道動有所應(yīng),故曰不虛動也?!薄岸次摹北局改芡ㄟ_(dá)妙理的文字。道教中常泛指道經(jīng)?!抖热私?jīng)四注》:“幽棲曰:言此界之難超,非洞章之莫度。故魔王津濟(jì)而立此文,既荷舉保之恩,復(fù)賴引援之德也。少微曰:我界群魔,多諸幻惑,為此難度,故作洞文。”(0373)又如《太上說西斗記名護(hù)身妙經(jīng)》:“吾見太靈府中,謠歌洞文,天之所寶,秘莫得聞?!?1919)《太上洞玄靈寶八威召龍妙經(jīng)》:“虬獸蛟鯨勇,浩浩守洞文?!?10599)以上“洞文”皆泛指道經(jīng)。
隨著經(jīng)文的增多,道教又把這些能通玄達(dá)妙的經(jīng)文按照一定標(biāo)準(zhǔn)分為洞真、洞玄、洞神三類,“洞文”是此三洞真文的統(tǒng)稱。如甄鸞《笑道論·鳥跡前文》:“臣笑曰:《南極真人問事品》稱:‘《靈寶真文》三十六卷,在玉京山玄臺玉室文大字滿中,天地淪沒,萬成萬壞,真文獨明?!酥嫖?,即三洞文也?!?/p>
【至經(jīng)】最微妙精深的經(jīng)文,即代指道經(jīng)。
而好學(xué)至經(jīng),功滿德就,皆得神仙,飛升金闕,游宴玉京也。(013)
《玉篇·至部》:“至,極也。”引申為最好的。道教謂經(jīng)文乃是上天自然而成,最為微妙精深,因此稱之為“至經(jīng)”。如《真誥》卷五:“故曰《大洞真經(jīng)》讀之萬過便仙,此仙道之至經(jīng)也?!?3547)《太極真人敷靈寶紫戒威儀諸經(jīng)要訣》:“靈寶經(jīng)是道家之至經(jīng),大乘之玄宗?!?16571)
“至經(jīng)”又代指所講經(jīng)文本身?!短隙葱`寶本行宿緣經(jīng)》:“復(fù)有凡人行是功德,愿為上學(xué)道士,大博至經(jīng),后生便為道士。”(41556)《太上靈寶凈明飛仙度人經(jīng)法》卷一:“今日欣慶,修行至經(jīng),惟愿安鎮(zhèn)國家,濟(jì)度天人?!?17662)
通過以上《度人經(jīng)》中15個名物新詞的意義描寫,我們可以看出,這些詞語有的表達(dá)的是道教的專門概念,有的則是道教對于一般事物的特殊表達(dá),有的僅流傳于道教團(tuán)體內(nèi)部,有的反而擴(kuò)散于全民用語之中。因此,對道教文獻(xiàn)語料的研究不僅是深入研究道教文化的需要,也是全面認(rèn)識漢語發(fā)展進(jìn)程的需要。
[1]俞理明,周作明.論道教典籍語料在漢語詞匯史研究中的價值[J].綿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5,24(4):1-6.
[2]葉貴良.敦煌道經(jīng)詞語考釋[M].成都:巴蜀書社,2009.137.
[3]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之天堂地獄說[M].臺北:臺灣學(xué)生書局,1989.213.
[4]蕭登福.道家道教與中土佛教初期經(jīng)義發(fā)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9-86.
[5]葉貴良.敦煌道經(jīng)詞語考釋[M].成都:巴蜀書社,2009.62.
【責(zé)任編輯:王 崇】
H131;B958
A
1673-7725(2017)01-0166-05
2016-10-20
龔靈(1987-),男,四川巴中人,助教,主要從事中古漢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