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智偉
以生為本視角下教師的三“變”
蔣智偉
現代教育觀認為,誰獲取知識誰就是課堂的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是新課標的核心理念。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語文的樂趣,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本文將從三個方面論述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下,教師教學模式的轉變。
過去上課,總是教師在講臺上“口若懸河”,學生在下面“洗耳恭聽”,一堂課下來,教師“口干舌燥”,學生“筋疲力盡”。這種授課模式下,往往是教師把備課的知識點傾囊而授,學生卻未必都能“消化”。古希臘蘇格拉底助產婆的教學方式值得我們重新借鑒。在預設教學情境的時候,要事先設置好問題,將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用提問題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自己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教授“看菊花”第一自然段,用課件出示問題:1.這篇課文發(fā)生在什么時間?2.都有誰去看菊花?3.去哪里看菊花?學生帶著既定的目的去學習,不僅確立了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地位,而且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往往比教師直接講述效果明顯。
教師想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想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就必須做到減少教師講的時間,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
教師自己講述課文,學生聽起來也并不費事,苦的只是教師的一張嘴,可是學生聽完就會忘到九霄云外,因為學生自己沒有思考。教師自己越俎代庖地講課文,實際上阻礙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就算學生聽進去教師所講的知識點,那也是教師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思維僵化,而且給部分學生提供了走神的機會。作者已經把自己的思想寫在了字里行間,等待學生從中“挖掘”。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采用多種方式的朗讀,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直接對話,讓學生在讀文本的過程當中領悟作者的真實意圖,從而達到以讀代講的實際效果。在課堂上不要吝嗇給學生讀書的時間,要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和文本交流。
教師可以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讓他們課后背誦,這是一個最簡單、省事的方法,但同時也是一個扼殺學生思維的蠢方法。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我們教學生不是簡單地教授字詞,機械地背誦,而是要讓學生真真正正地理解文章。例如“北風和小魚”一文,涉及如何使學生明白不要害怕困難這個主題。一年級學生還小,直接講授,很有可能課上記得課后忘。我們不妨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男生讀北風的語句,女生讀小魚的語句。從語言的碰撞來使學生感悟,北風雖然可怕,但我們要以小魚為榜樣,不向困難低頭。
教師不再花大量時間講課,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課堂無所事事,放任學生自流。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剛接觸課文,對一些長的句子讀起來還不是太順。這時,教師就必須帶著學生讀課文。教師領讀有兩個好處。首先,領學生讀課文,可以正字正音,糾正部分學生的字詞發(fā)音問題,還可以使學生把句子讀通順、讀正確。其次,教師在讀的時候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學生模仿教師讀課文,也增加了對文章的理解。
過去的教學,總是教師設定一個既定的道路,學生在上面走個過場。整堂課,不需要學生太多的思考,只需要把教師講的記下來,背會就可以了。這種教學方式遭到了現代教育家的反對。杜威說過,反對從上面的灌輸,主張表現個性和培養(yǎng)個性;反對固定的目標和教材,主張熟悉變化著的世界。那么如何做到這些呢?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要面面俱到,備課越詳細,學生的思維越是受到束縛,只要對文章的主旨把握正確,大體流程不出現偏差即可。上課時需要學生回答的問題不可有固定的、標準的答案。因為“一千個人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不可能有唯一的答案,只要學生回答得有道理、合乎本文的主要思想,都可以算對。課后的作業(yè)更要有人文精神。作業(yè)要能夠引起學生興趣,能夠引導學生往高一級的方向努力。例如,教授“人類的‘老師’”,課后我們可以讓學生去找找,人類還有那些自然界的“老師”,下一節(jié)課交流匯總。這樣學生不僅學到課本知識,還養(yǎng)成了查資料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激起學生對大自然的向往。
以生為本,絕不是把學生當成上帝供奉,而是教師角色的轉變,從一個教學的主導者變成引導者;是教師思維的轉變,學生從填鴨式的學習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是教師理念的轉變,從培養(yǎng)一個分數高的學生變成培養(yǎng)有個性和有思想的學生。
(作者單位:江蘇鹽城市大豐區(qū)洋心洼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