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勝
在課例研究中提升課程領導力
黃 勝
按馬斯洛的理論,個體成長發(fā)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當教師在課例研究中有了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就能努力激活自己的潛力,主動、積極參與研究。
教師在課例研究中,從原行為階段只關注個人已有經驗的教學行為,到反思自身與他人的差距以更新理念,進行新設計,并尋找設計與現(xiàn)實的差距以改善行為,再到關注學生獲得的行為調整新行為階段,真實地體驗著過程。教師開展課例研究,著眼解決實際問題,著眼于專業(yè)水平的提高,主動參與,讓學習、實踐、反思成為自身的自覺行為和內在需要,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來對待問題、困惑和挑戰(zhàn)。
另一方面,由于“課例研究”是貫穿在備課、設計、上課、評課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教師要全過程的參與,就必須首先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否則就無法與人交流。這就迫使教師對教材的知識體系、編寫意圖、編排特點、學習的重難點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等都進行研習,這樣才不至于走偏、落伍。而這種外在的壓力,也促使教師不得不主動學習,久而久之,養(yǎng)成學習習慣,形成“學習自覺”。這樣,課例研究有了內驅力,就會取得實效。反過來,又推動參與者投入更高的熱情參與,形成教師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源。
課例研究需要先進的理論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做支撐,教師若缺乏理論底蘊,在進行自我反思、課堂觀察、課例研討時,就只停在經驗層面上,難以對課堂中發(fā)生的問題做出理性分析和深刻反思,使課例研究效果大打折扣。
在明確主題選擇課例實施之前,教師要圍繞課例研究主題對相關文獻進行查詢、收集、梳理,針對教學內容開展文獻研究,針對課例研究主題和方向進行理論學習。課例研修中,要結合課例的實踐廣泛閱讀文獻,并加以分析和整理,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以供在課例研究實踐過程中參考。參與教師充分利用整個學習過程,就能豐富自身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收集、處理、分析、研究等能力。當然,學習理論要圍繞主題進行,要讓理論學習與實踐有效鏈接,這樣才能為執(zhí)教教師的備課提供問題解決的策略,也才能為觀察課例、研究課例的教師提供理論支撐和分析問題的觀點。
課例研究是教師研修團隊的共同行為,教師個體的專業(yè)成長不是通過教師個體的自我修為或者自然成熟而實現(xiàn)的,而是在教師群體中與其他教師充分的互動、溝通以及協(xié)作、分享中逐漸實現(xiàn)的。
開展課例研究,成員們通過合作、互動、交流,凝聚團隊的智慧,提高課例研究的價值。每個參與者都具有多重身份,既是組織者又是學習者,也是教師群體學習過程的設計者、促進者和學習效果的加工者。觀察者是設計的參與者,執(zhí)教者是課堂觀察維度的制定者,他們都是研修的受益者。在課例研究中,教師通過課堂診斷、觀察反思、交流探討、實踐改進等活動,利用這個合作平臺,經歷同事之間的對話、合作、交流,通過同一個活動主題把組內成員緊密團結起來,人人有任務,集體共成果,既助推教師自身專業(yè)化水平的提高,又促進個人和整個研修團隊的共同成長。
開展課例研究的收獲與成效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觀念的變化,二是行為的改進。
課例研究通過一課多輪、同課異構、多人同課等形式圍繞問題解決而展開,基于定性或定量觀察、數(shù)據(jù)對比等,讓小組成員清晰地看到需要解決的教學問題經過實踐研究后,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更為重要的是關注教師行為的改進,參與者進一步整理過程性成果,像展示教師行為跟進的教學設計、課堂實錄、議課實錄、反思札記、教學資源光盤等,最終形成研究共識,總結終結性成果,包括課例研究報告、視頻案例、教育敘事、與課例相關的師生優(yōu)秀作品等,這樣把成果轉化為能夠指導眾多教師“學中做”的指南或能力發(fā)展的“腳手架”,成為教師學習、借鑒的經驗和范例。
(作者單位:重慶市開州區(qū)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