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萍
2016年4月29日7時45分,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忠實先生,因病在西安西京醫(yī)院去世,享年74歲。驚聞噩耗,航天四院的文化群一片唏噓。因為,陳忠實先生不僅是《白鹿原》的作者,不僅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在我們眼里,他更是我們航天四院文化人的導師及朋友……
九十年代初,陳忠實先生就來到航天四院為廣大文學愛好者傳經(jīng)送寶。那時,我還是一名文學青年,聽他的課是一種享受,讓人對文學有了責任與擔當。后來,我當選為航天四院文學協(xié)會主席,并出版了個人詩集及散文集,陳忠實老師為拙作《生命的葉子》題詞:“真水無香,清秀自然”,他的點評,對我,對航天文學愛好者都是極大的鼓舞。
翻開日志,回到2006年3月14日這一天。上面記載航天四院工會有幸邀請到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陳忠實先生來我院為廣大文學愛好者進行文化講座的內(nèi)容。陳老師深入淺出、詼諧幽默的講授,讓聽眾們?nèi)轿惑w驗了陜西當代文化,感受到文學對人類心靈與精神的影響與震撼。通過陳老師系統(tǒng)的講述與分析,我們不僅了解了陜西文學界的過去與現(xiàn)在,更為陜西這片神奇的沃土上生長的這樣一支文學大軍而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陳先生在航天四院主講的《陜西當代文學與鑒賞》為我們揭開了陜西文化豐富多彩的一頁。
當時,能夠容納200余人的科技活動中心報告廳內(nèi),座無虛席,這些從事著航天高科技武器研制與生產(chǎn)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工人、專家、學者們,像對待飛天產(chǎn)品一樣認真地聆聽著陳忠實先生的講座,那個場面叫人感動。
始建于1962年7月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固體火箭發(fā)動機專業(yè)技術(shù)研究院,在完成國家諸多高新武器研制及神舟系列載人飛船在內(nèi)的多種型號研制任務的同時,還注重以人為本,提煉出“國家至上,爭創(chuàng)一流”這樣一種具有四院特色的企業(yè)文化。這種文化精神支撐著航天四院人的價值取向、信仰與追求,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無私奉獻,勇攀高峰。航天四院人雖然沒有專業(yè)文學創(chuàng)作者隊伍,但人們卻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為文學藝術(shù)留有一席圣潔之地,他們會欣賞,懂藝術(shù),熱愛文學,認為文學依然神圣。從陳老師的講座中,我們知道了杜鵬程、柳青、胡采、路遙、賈平凹、高建群、聞頻、肖云儒、葉廣岑等老中青三代陜西作家的奮進歷程,倍受鼓舞。之后,陳先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與文學青年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問答互動活動,一問一答問,為我們留下了一段難以忘懷的記憶:
問:陜西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龐大的作家群呢?是因為陜西人愛吃羊肉泡饃,還是因為愛吃秦鎮(zhèn)米皮(笑)?未來陜西還會出現(xiàn)新的作家群嗎?
答:這位朋友的提問很詼諧,也很幽默。當然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寫出了好的作品來。至于未來陜西還會出現(xiàn)新的作家群嗎?一時還難以斷言。
問:當代文學對當代人的價值觀導向和信仰的形成起作用嗎?
答:有作用,但不起決定性作用。畢竟社會是多元化的。
問:如果道家的老子活到現(xiàn)在,他會對當代人說些什么?
答:這個世界容不得“如果”。如果我們還生活在半坡時代,歷史的長河就不會發(fā)展到今天。因為歷史永遠是發(fā)展、變化著的。
問:你對當代人的希望是什么?
答:這個題目太大了,不是我能回答的,恐怕要由胡錦濤總書記來回答了。
問:什么時候能看到《白鹿原》電影?
答:西影到現(xiàn)在還沒有動靜,我都懶得問了。(作者注:當然,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看到了電影《白鹿原》。)
問:您是如何評價你自己的?
答:我對我自己是有一個評價的,不過我對我的評價在這里(指著心口窩),不能告訴你(笑)。
問:重復題材的作品為什么還會吸引大批的讀者為之關(guān)注呢?
答:優(yōu)秀的作品永遠是具有它的獨創(chuàng)性的。重復的、模仿的作品一般都很難超越原創(chuàng)作品。當然也不排除例外。
問:文學作品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這一說法是否意味著它存在一定的虛假性?問:文學的使命與弘揚主旋律的關(guān)系?
年輕人的提問還在繼續(xù)。但由于時間關(guān)系,陳老師沒能全部作答。些許遺憾之中,航天四院的老中青朋友們紛紛拿出早已準備好了的《白鹿原》等書籍,請陳忠實先生簽名留念。時任航天四院黨委副書記、院工會主席的張康助親手將火箭模型送到陳忠實老師手中,表達了航天四院人對文化的崇敬及對陳忠實先生的愛戴。
到了2012年,院思想政治工作部編輯出版了航天四院職工文學作品集《肩膀上的日子》,我是主編之一。陳忠實老師知道后非常高興,認為航天四院是物質(zhì)、精神雙豐收,并駕齊驅(qū),特地為航天四院這片神奇的沃土親筆題詞“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航天文學凈化靈魂”,多么高大的獎賞,多么真摯的厚望啊!我們捧著職工用心血凝結(jié)而成的這部厚重的精神食糧,依然掂量出的是責任與使命,驕傲與自豪感油然而生。之后,四院文學協(xié)會與四院女職工委員會聯(lián)手,又出版了女職工文學作品集《驪人如歌》,讓女職工們感悟到文學的力量與作用。
猶記得,航天四院的老中青朋友們請陳忠實先生簽名留念時,陳忠實先生滿懷激情地為航天四院揮毫題詞,贊譽航天事業(yè)是“民族的脊梁”,讓航天人倍受鼓舞。這個來之不易的文化講座,永存于時空之間。
(作者單位:中國航天科技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