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龍 葉麗芳
摘要:為清晰識別財產性利益的外延,本文從刑法總則、分則和司法解釋中尋找并羅列民法債權在刑法體系中的表現形式和特征,認為債權屬于刑法中的財產、財物范疇,并對照司法解釋中財產性利益的表述,將其解讀為民法中的不完全金錢債權,進而援引債的給付規(guī)則對財產性利益類受賄的既遂、未遂形態(tài)提供認定模式,以期探尋財產性利益內涵與外延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財產性利益 不完全金錢債權 債的給付
繼2008年在《關于辦理商業(yè)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首次提出財產性利益的概念后,兩高在2016年的《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12條中,再次明確賄賂犯罪中的“財物”,包括貨幣、物品和財產性利益。兩次司法解釋的共同點是采取列舉的方式表述財產性利益屬于商業(yè)受賄、受賄中的財物,但沒有正面闡述財產性利益的內涵,導致司法實務對其外延的多樣性產生困惑和被動,[1]機械性地窒息了刑法回應社會現實的靈活性,背離了罪刑法定原則的初衷。因此,在現行刑法體系對財產、財物、財產性利益等關聯概念缺乏統一邏輯基礎的情況下,援引民法體系中成熟的財產關系理論予以支撐,能在某種程度上清晰刑事司法實踐對財產性利益的把握和識別。
一、“財產性利益”符合民法中債權的特征
私人財產是屬于某人所有的具有金錢價值的東西的總稱。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將財產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去定位,衍生出權利及財產權的概念,認為權利是法律賦予個人某種力量,以享受其利益,權利為主觀化的法律,法律為客觀化的權利。[2]進而根據權利的內容區(qū)分為所有權、債權、知識產權。[3]其中所有權主要是指物權,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具有排他性、對世性;債權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權利義務關系,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履行義務。債權需要依托他人的行為實現,具有相對性,對人性。刑法司法解釋中“財產性利益”作為與貨幣、實物等物權相對應的利益,本質上屬于債權。
(一)刑法總則“私人所有的財產”概念中有債權的成分
在《刑法》第92條關于私人所有的財產概念中,第(四)項“依法歸個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債券和其他財產”列舉的財產需要依托他人的行為才能實現權利,符合民法債權的特征??梢?,刑法規(guī)范的財產不僅包括可自己直接管理、控制的物,還包括需要依托他人行為兌現利益的權利。根據總則對分則的體系統領原理,分則中出現的“財產”的外延中應不排斥債權的存在。
(二)賄賂類案件的犯罪對象中有債權的成分
債權不僅在刑法總則中屬于財產的范疇,在分則的賄賂類案件中,相關的司法解釋及紀要中亦明確債權是犯罪對象。如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第7條涉及股票受賄案件的認定;2007年兩高《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關于收受干股、以開辦公司等合作投資名義、以委托理財名義收受賄賂等情形的認定;2008年兩高《關于辦理商業(yè)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條規(guī)定商業(yè)賄賂中的財物,既包括金錢和實物,也包括可以用金錢計算數額的財產性利益,如提供房屋裝修、含有金額的會員卡、代幣卡(券)、旅游費用等;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規(guī)定賄賂犯罪中的“財物”,包括貨幣、物品和財產性利益。財產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為貨幣的物質利益如房屋裝修、債務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貨幣的其他利益如會員服務、旅游等。上述司法解釋及紀要中列舉的事項,均需通過他人行為予以兌現財產。
(三)侵犯財產類犯罪對象與民法債權存在不同程度的交集
刑法分則第五章侵財類的盜竊、詐騙等罪狀中雖然注明犯罪對象是公私財物,而不是章節(jié)中的“財產”,但在相關的司法解釋和答復中多處出現侵犯債權的情形(見表1)。
從以上司法解釋可以看出,這些情形的法律關系存在類似性,都不是直接針對財物的侵犯,而是侵犯債權。
二、“財產性利益”的內涵是不完全的金錢債權
債的客體又稱債的標的,是指債權債務所指向的事物。從債權人角度觀察,債權是一種能夠請求債務人為一定給付的權利;自債務人方面而言,債務系應債權人請求而為一定給付的義務??梢?,債權債務指向的是給付。根據給付本身是否可以用金錢計算,以及給付對象是否是金錢,可以將債權區(qū)分為金錢債權還是非金錢債權。如甲與乙簽訂委托合同,約定甲負責下班時接乙的孩子放學并吃好晚飯后送回甲家,乙承諾幫甲爭取到進某醫(yī)院上班的指標,在該合同中,甲的給付是接小孩并飯后送回,乙的給付是爭取指標,給付本身不能用金錢去計算數額,給付的對象接送小孩、指標均不是金錢。若雙方約定中乙承諾的是替甲免費裝修,則給付是裝修行為,可以用金錢量化。
(一)“財產性利益”包括給付本身可以用金錢計算的利益
《解釋》中列舉“財產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為貨幣的物質利益如房屋裝修、債務免除等”。如房屋裝修是一種行為,一種債的給付,本身具有一定的金錢價值,債務免除是債權的消極給付,給付本身就是金錢;又如農村征地返還地中的安置房指標,是集土地使用權、建房許可在內的復合型債權,擁有指標意味著擁有政府對建房并取得合法產權的一系列承諾,該承諾將來可以物化為具體的房屋,在物化前是一系列的可期待權利,可以通過市場折算出金錢價值。
(二)“財產性利益”包括給付對象可以用金錢計算的利益
《解釋》中列舉“財產性利益包括需要支付貨幣的其他利益如會員服務、旅游等等”。如會員服務、旅游等,若受賄人不是合同的一方,即不是合同主體時,債的給付就一方當事人而言是會員合同、旅游合同中約定的服務,對其相對方而言需要支付的對價是金錢,只是給付方向是受賄人,屬于向第三人履行的合同。若受賄人是合同主體,接受對方的給付后應履行支付對價的行為,此時行賄人代為履行支付金錢的義務,屬于第三人代為履行的合同。不管是向第三人履行還是第三人代為履行,若合同對價之一需要支付金錢的,就屬于財產性利益。典型的如性服務,若行為人與提供性服務的人員直接達成口頭約定,一方提供性服務,另一方為其提供職務升遷等利益,此時因合同之債的給付對象是生理或心理需求,無法計算為金錢;若性服務是第三人與性提供者達成協議,約定性服務的給付方向是受賄人,性服務的合同對價由第三人金錢支付,則該性服務屬于財產性利益。
(三)“財產性利益”屬于不完全的金錢債權
債權的權能,即債權人依其債權得為的行為,包括以下四項:第一項權能為給付請求權,債權人的利益實現并非基于其直接支配他人的人身、給付行為及給付的標的物,而是要通過債務人實現給付的行為方能達到,從效力角度,屬于債權的請求力;第二項權能為給付受領權,債務人履行其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予以接受,并永久保持因債務人的履行所得的利益,體現在債的效力上,屬于債權的保持力;第三項權能為保護請求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可依據該項權能請求國家機關給予保護,強制債務人履行,在效力上屬于強制執(zhí)行力;第四項為處分權能,債權人可以抵銷、免除、讓與債權等。債權具備上述請求權、保持力、強制執(zhí)行力、處分權能時,就是效力齊備的債權,亦叫完全債權。如果欠缺某項效力,則該債權淪為不完全債權。[4]完全債權和不完全債權在受法律保護的強弱上、帶給債權人的利益多寡上,是不同的。
在可以折算為貨幣的物質利益的“財產性利益”中,債的給付本身就是可以量化為金錢的,雙方當事人一般是受賄人和行賄人,在進行權錢交易時,因缺乏合法性,雙方均不具有請求國家強制力予以保護的權能,缺乏強制執(zhí)行力,亦無請求力。如甲承諾依權為乙謀取不當利益,乙答應給甲某上市公司流通股票,因股票屬于可直接折算為貨幣的物質利益,雙方的給付本身就是金錢債權,但若甲、乙任何一方不履行權錢交易,雙方均不具有申請國家強制力保護的權利。
在需要支付貨幣的“財產性利益”中,存在兩種類型的組合債:受賄人與行賄人的權錢交易之債和行賄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其他利益之債并存;受賄人與行賄人的權錢交易之債與受賄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利益之債并存。前者如甲乙有錢權交易的合意,乙將自己實名的丙銀行儲蓄卡(內有存款)及密碼交付甲,此時,乙丙是儲蓄合同之債,債的內容是丙銀行收到卡及密碼時,需無條件支付卡內現金,若丙違反約定,甲因不是持卡人,無法直接申請國家強制力予以保護,也不能直接撤銷乙與丙之間的儲蓄合同;后者如甲乙有錢權交易的合意,乙為甲提供免費旅游,并由甲直接與旅游公司丙簽訂旅游合同,甲、丙形成旅游合同之債,但在乙向丙支付費用前,甲沒有向丙要求提供旅游服務的請求權、申請國家強制權等兩項權利。
三、債務履行是“財產性利益”受賄既未遂的標準
既遂與未遂的劃分是為了從一個方面說明行為對法益的侵犯程度,排除其他情節(jié)而言,既遂犯罪侵害了法益,未遂犯罪只是威脅了法益,如果某種犯罪行為的結果僅僅表現為非物質性結果,則沒有必要區(qū)分既遂與未遂,因為非物質性結果是否發(fā)生只是一種抽象判斷,難以具體測量與認定。[5]受賄罪的既遂狀態(tài)根據其罪狀的表述是“收受財物”,體現的是一種物質性的危險結果,但在“財產性利益”的受賄類案件中,“財產性利益”并不直接表現為物質性結果,而是為實現物質性結果的一種行動,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如果說水的三種形態(tài)是固體、液體、氣體,分子結構是H2O,那么受賄罪犯罪對象“財物”的三種形態(tài)就是物品、給付行為是金錢、給付對象是金錢,三者共同屬性是金錢。借鑒水的三種形態(tài)的識別標準是臨界點溫度,[6]在區(qū)分財產性利益中兩種形態(tài)的既未遂時,因給付方式的不同,導致其既未遂的表現形式不同,亦需要探尋債權衍變?yōu)槲镔|性結果的臨界點。
(一)給付本身可以用金錢計算利益時,以行賄人是否給付為要件
在權錢交易關系中,受賄人與行賄人之間關于債的給付,不具有法律強制力,屬于有債務而無責任之債,債權的權能是不完全的,學理上稱為自然之債。在自然債務,債權人不得以訴之方法請求強制履行。但如債務人已為履行,則其履行有效,不得請求返還。[7]因此,在給付本身可以用金錢計算利益時,行賄人的給付,就是受賄人的受領,給付和受領是同時發(fā)生的,此時,受賄罪的既遂狀態(tài)標準是行賄人的給付。這種形態(tài)的財產性利益離固態(tài)的物品最為接近。
如在債務免除或增加類案件中,甲乙達成權錢交易合意,行賄人乙免除了之前甲欠其的債務或者容忍甲不歸還其債務,乙的免除行為或者容忍行為屬于消極給付,效力類似于形成權,即依權利人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fā)生,內容變更或者消滅。此時,甲的受賄行為既遂。在增加債務類案中,甲乙達成權錢交易合意,行賄人乙出具借條交甲收執(zhí),但沒有按約定向甲清償借條中的欠款數額,甲也沒有通過訴訟等程序在借條上加附國家強制力得以兌現債務,此時,甲的受賄行為屬于未遂狀態(tài)。
(二)給付對象需要金錢支付時,以受賄人是否受領為要件
給付對象為金錢的財產性利益,往往存在兩個債的關系,權錢交易之債(甲債)的給付,需借助受賄人與第三人之債(乙債)、或行賄人與第三人之債(乙債)的履行。即甲債中受賄人的利益,需要乙債的履行,由于債權的相對性,甲債和乙債在主體、內容、抗辯方面存在差異,乙債的履行并不一一對應地抵銷甲債,根據受賄犯罪既遂的物質性結果要求,應以甲債之債權人實際獲得的利益為臨界點,而不是以乙債的給付[8]為標準。
如在收受干股的案件中,股份是股份持有者與非上市公司、其他股份持有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屬于債權憑證,若股份已經實際轉讓給受賄人,受賄人可以行使股份利益的請求權、受領權、保護請求權、處分權等四項完整的債權,其實際受領的股份價值就是受賄數額,受賄既遂。若股份沒有實際轉讓,還在行賄人或者行賄人控制的人名下,受賄人雖然收受了紙面的股權憑證,但其行使債權仍需要依托他人的行為予以兌現,故其受賄行為的物質性危害結果還沒有發(fā)生,對法益的侵害仍停留在威脅階段,屬于未遂狀態(tài)。對此,2007年兩高《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條認為“股份未實際轉讓,以股份分紅名義獲取利益的,實際獲利數額應當認定為受賄數額”,同樣體現出了此種類型的受賄應以受賄人實際受領為要件。
同理,乙債中的行賄人是否實際給付、是否以貨幣給付,不影響甲債中受賄人實際受領后的既遂認定。如乙債中的A與相對人B約定,由B向甲債中的C提供性服務,合同的對價為A為B免費提供半年的酒店住宿(或A同意支付B現金5萬元),B按時向C提供了性服務,C予以受領并履行了甲債(即C利用職權為A謀取利益)。此時,A和B的關系屬于支付對價的合同關系,B和C沒有合同對價關系,B的支付行為與C僅形成事實上的補償關系,C實際受領后實現既遂,受賄數額以現金5萬元或者半年的酒店住宿價格計算。若C拒絕B的給付,或B給付不能,C因沒有實際受領,則屬于未遂。至于A有沒有依照乙債的約定向B履行支付現金或提供住宿的承諾,不影響C的既未遂認定,乙債中A和B可按雙方的約定進行處理。
上述案例中,若B與A不是金錢之債,而是不能用貨幣計算對價的非金錢之債,則C不能成立既遂。如B為報A的恩情或履行對A的非貨幣化的承諾,受A的指示向C提供性服務,C予以受領并完成甲債的給付,此時A和B是補償關系,B和C也是補償關系,不具有金錢債權的對價關系,因此,C受領的是無需支付貨幣的其他利益,不屬于財產性利益,其行為不構成受賄。
最后,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權利體系的動態(tài)演變,財產性利益作為賄賂犯罪對象“財物”的液化、氣化形態(tài),其外延的張力將不斷深化和延伸,若以民法中不完全金錢債權的內涵把守著財產性利益受賄犯罪罪與非罪,既遂與未遂的邊界,能較大程度地實現罪刑法定與法益保護之間的平衡。
注釋:
[1]典型的如兩高2007年《關于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針對8種新型的受賄行為,列舉式地單獨規(guī)定罪與非罪、既遂與未遂的條件和情形,而對列舉情形之外的受賄類型,不能也無法窮盡。
[2]王澤鑒:《民法總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頁。
[3]筆者認為知識產權具有與物權類似的對世性,區(qū)別在占有層面上,物權更多強調事實上的占有,知識產權側重法律上的占有,與債權相比,知識產權與物權更為接近。因此,本文對知識產權這類財產不予論述。
[4][德]迪特爾·梅迪庫斯著:《德國債法總論》,杜景林、盧諶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頁。
[5]張明楷:《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429頁。
[6]一般情況下,根據物理常識,水分子固體與液體的臨界為0度,液體和氣體臨界為100度。
[7]史尚寬:《債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頁。
[8]乙債的給付包括行賄人向乙債相對人的給付和相對人根據乙債的約定,向甲債中受賄人的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