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蕓+王振華+徐雪+王琴
摘要:對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湖北口岸進境芝麻中檢出雜草種類和檢疫性雜草的檢出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表明,檢出的雜草種子共22科90種,禾本科種類最多,達到23種,其次是豆科14種、菊科10種、莧科6種,并針對此趨勢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進境;芝麻;雜草;檢疫;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S41-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0-5246-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0.020
Abstract: Species of weeds and quarantine weeds in sesame imported at Hubei port from January in 2012 to December in 2015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ly 90 species of weeds in 22 Family were detected,in which most species were 23 in Poaceae,followed by 14 in leguminosae,10 in Compositae and 6 in Amaranthaceae. Based on this trend,several control measures were supposed.
Key words: importation; sesame; weed; quarantine; control measure
芝麻為胡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非洲,后傳入印度。印度現(xiàn)已成為世界第一芝麻生產大國,占世界栽培面積的三分之一。中國、緬甸和蘇丹也是主要生產國。自1998年起,隨著中國芝麻高產品種種植新技術的全面推行,單產、總產量不斷提高,一躍成為超過印度,全球芝麻第一生產大國。然而,受地方種植業(yè)調整和天氣變化的影響,國內芝麻產量嚴重下降。隨著居民保健意識的提高,對芝麻油的需求劇增,導致一些加工企業(yè)從國外大量進口芝麻以滿足市場的需要[1]。湖北口岸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從印度、緬甸、埃塞俄比亞、吉布提等國進口芝麻共76批約941.2萬t。從進口的批次和數(shù)量來看,進口印度芝麻批次最多達58批,720.4萬t,占76.5%;進口緬甸芝麻16批,213.4萬t,占22.7%;進口埃塞俄比亞1批,3.8萬t,占0.4%,進口吉布提1批,3.6萬t,占0.4%。大批芝麻的進境,促進了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滿足了人們對芝麻消費的需求,但同時也帶來了外來有害生物。本研究對湖北口岸進境芝麻的疫情進行分類分析,提出相應的防控措施和管理對策,對保障進境芝麻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1 湖北口岸進境芝麻攜帶雜草檢疫情況
湖北口岸從印度進境芝麻攜帶雜草檢疫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雜草的檢出率較高,種類多而復雜,包括禾本科23種、豆科14種、菊科10種、大戟科5種、錦葵科5種、唇形科1種、莧科6種、旋花科4種、車前科2種、毛莨科1種、傘形科4種、亞麻科1種、菟絲子科3種、茄科3種、蓼科1種、紫草科1種、蝶形花科1種、薔薇科1種、蘭科1種、亞麻科1種、十字花科1種、藜科1種,共22科90種,其中禾本科種類最多,其次是豆科、菊科和莧科[2-4]。
2 防控措施
2.1 加強風險意識宣傳,加大進境芝麻檢驗檢疫力度
從湖北口岸進境芝麻檢出的雜草種類來看,少部分雜草種類在湖北省有分布,而大部分雜草種類尚無分布,這些雜草一旦傳入省內,將對該地農林業(yè)生產、生態(tài)安全造成威脅。特別是檢疫性雜草鋸齒大戟、飛機草,其適應能力強,繁殖迅速,危害嚴重,在湖北尚未見報道。然而,湖北地處華中,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十分適宜這兩種雜草的衍生繁殖。因此,口岸查驗應嚴格按照檢驗檢疫操作規(guī)程,對進境芝麻進行檢驗檢疫,同時加強芝麻在運輸、儲存、加工等各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加強對進口企業(yè)的檢驗檢疫法律法規(guī)和有害雜草傳入風險意識宣傳,并要求企業(yè)及時化學處理或焚燒芝麻加工的篩下物和下腳料。
2.2 采用科學的過篩方法,制定切實可行的行業(yè)標準
湖北口岸根據(jù)芝麻中檢出雜草的情況,在傳統(tǒng)的2.0 mm和1.5 mm的2層套篩的基礎上增加一層篩孔為3.0 mm的篩層,形成3層套篩。芝麻及大小不同雜草種子過篩后,在不同篩層上或下形成有一定規(guī)律的雜草種子分布層,可以將所有過篩種子或雜物分散開來,更快速地分離顆粒更大的部分雜草種子。在口岸進境芝麻現(xiàn)場檢疫,由于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尚未制定《進境芝麻的檢驗檢疫規(guī)程》的行業(yè)標準,各個口岸執(zhí)行的標準各不相同,有的參照《中國進出境植物檢疫手冊》,有的參照行業(yè)標準《進口糧油、飼料檢驗抽樣和制樣方法》(SN/T 0800.1-1999),易造成漏檢,不能客觀地反映進境芝麻的疫情。
2.3 加強進境芝麻的風險評價制度
根據(jù)中國進境植物和植物產品檢疫審批制度,芝麻進境不需辦理審批,芝麻的來源國較多,疫情較為復雜,加工企業(yè)較多進口量少,檢驗檢疫部門對芝麻來源國的疫情了解甚少,在檢測時只側重芝麻中雜草的檢疫,未進行昆蟲、病害等檢疫,這樣易造成漏檢[5]。而檢疫人員發(fā)現(xiàn),進境芝麻中有害雜草種子的攜帶率高、種類多、數(shù)量大,多次檢出檢疫性雜草假高粱、菟絲子、鋸齒大戟、飛機草等雜草種子和倉儲性昆蟲,疫情復雜。因此,針對芝麻進口量較大的國家,檢驗檢疫部門應加強芝麻的產地檢驗,收集芝麻原產地病蟲害相關資料,采用科學、嚴謹?shù)娘L險評價體系,建立相關的風險評估制度,評價芝麻傳帶病蟲害風險等級,采取相應的風險防御措施,防范疫情傳入中國。
參考文獻:
[1] 印麗萍,鄔 宏,王 誠.進口芝麻雜草檢疫統(tǒng)計分析[J].植物檢疫,2005,19(2):107-110.
[2] 印麗萍.雜草種子圖鑒[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1997.
[3]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園種子組、形態(tài)室比較形態(tài)組.雜草種子圖說[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4] 郭瓊霞.雜草種子彩色鑒定圖鑒[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7.
[5] 邰秀玲.青島口岸進口糧攜帶的檢疫性雜草疫情分析[J].植物檢疫,2002,16(3):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