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兆云
1978年10月,“世界船王”包玉剛踏上了北上的航班。在京期間的所見所聞,使他欣喜地意識到,鄧小平正領導中國重新回到現(xiàn)代化建設的軌道上來。這位有著強烈愛國心的實業(yè)家在第二年表示愿意捐出1000萬美元,在北京蓋一所有300間房的旅游飯店。1980年3月15日,包玉剛受邀到北京商談訂購船舶及航運合資經(jīng)營等事宜。在與王震等領導人的會談中,包玉剛說:“北京缺少旅游飯店,我來貢獻,就在北京建一座旅游飯店,要求只有一個:我父親已經(jīng)80多歲了,飯店就以我父親的名字命名,叫‘兆龍飯店?!敝灰醒胪?,這筆款即可到位。
負責旅游飯店建設具體工作的國家旅游局副局長莊炎林聽后,分外高興,這等好事,越多越好啊。但是,包玉剛建飯店的1000萬美元支票卻無人敢接。當時,高層的部分領導尚有不同意見。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傳遍了北京城:北京要建“兆龍飯店”,這不是為資本家樹碑立傳嗎?莊炎林立即打報告給“利用僑資、外資建設旅游飯店領導小組”組長之一、兼管僑務和港澳事務的廖承志,尋求支持。廖承志要莊炎林寫報告,接著由他把報告直接送到鄧小平手中,他向鄧小平再次介紹了包玉剛的詳細情況。
聽罷廖承志的情況介紹,鄧小平說:“人家無償捐資1000萬美元給我們建旅游飯店,對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是有用的事嘛,何樂而不為?要求命名‘兆龍飯店,為什么不可以呢?人家講孝心,想借此表達對給予自己生命和教育自己的父親的深情和謝意,是好事嘛!我們共產(chǎn)黨人要講人情啊,何況人家對我們有貢獻,紀念紀念應該!”“別人不同意,那就由我出面接受這筆捐贈,替飯店題個名?!?/p>
縱然取得了鄧小平的支持,但“兆龍飯店”的建設仍有阻力,直到一年后才舉行贈款簽字儀式。在簽字儀式上,鄧小平親手收下了包玉剛雙手遞上的1000萬美元支票,感慨地說:“你們要知道,我們現(xiàn)在辦事的效率就這樣,定個名字、找個地方就那么難,拖了一年半。今后一定得想辦法改進?!?/p>
1985年10月,由鄧小平親筆題寫店名的“兆龍飯店”落成。鄧小平再次破例出席飯店的剪彩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