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明霞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實驗初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200)
從教學者到助學者
——談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角色的轉(zhuǎn)換
賀明霞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實驗初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200)
在新課改理念下,語文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根本轉(zhuǎn)換,從教學者變?yōu)橹鷮W者,從“授魚者”變?yōu)椤笆跐O者”,以全新的角色出現(xiàn)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在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中,與學生一起探究、對話,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工具”,喚醒學生的探索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合作意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
初中語文;教師;角色轉(zhuǎn)換
不容否認,注入式或灌輸式課堂模式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它將學生置于被動地位,學習的主動性、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受到全面壓抑,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此,我們應以學生的需求和發(fā)展為根本,努力轉(zhuǎn)變自身角色,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做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助學者和引路人,注重與學生的平等對話,著力打造民主、開放、豐富、活力的初中語文課堂,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重點從知識的傳授轉(zhuǎn)移到方法的滲透,建立預習方案,讓學生自己閱讀、思考、練習,初步建立知識系列,并自覺查閱工具書和資源庫,通過讀、畫、查、析、答、問、集等過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為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如在《社戲》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預習要求發(fā)放到學生手里,并在教學平臺上發(fā)布了相關資源的鏈接。學生按照要求,先自讀課文,找出生字詞,并勾畫出重點詞語和關鍵語句,而后利用手中的工具書解決基礎知識的問題。然后,他們根據(jù)相關的預習問題,對文本做出進一步的分析。學生在學案中填空:對少年迅哥而言,平橋村就是(樂土),那里有他的小伙伴——(雙喜、阿發(fā)、桂生等),那里有寬和的長輩——(祖母、六一公公等),在那里“我”可以與伙伴一起(釣蝦、放牛),而“我”最喜歡的就是(看社戲)。這部分恰恰也是本文的重點……同時,學生還總結(jié)了有關童年的名言,如“童年是夢,夢出外婆的橋……”“兒童的天真和老人的理智是兩個季節(jié)所結(jié)的果實”。這些預習活動的創(chuàng)建,極大助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更是不斷超越自我的漫長過程,需要課上與課下、課內(nèi)與課外的結(jié)合和整合。預習,無疑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最佳途徑,長期堅持下來,其語文能力自然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作為助學者,教師要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一個“場”,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教學中,教師可經(jīng)常使用情境教學法,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實物情境、音樂情境、表演情境、視頻情境等,用生動的場景喚醒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其學習動力,陶冶學生的情感,凈化學生的心靈。
如教學《“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一課,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發(fā)射中心,“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航天員楊利偉被送入太空。大屏幕上倒計時正在進行,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來了。學生屏住呼吸,全神貫注?!?0、9、8……3、2、1”,全班同學一起歡呼,這真是“令世界矚目、令國人驕傲的飛天之旅”!學生群情激奮,自豪驕傲之情溢于言表。教師隨之提出問題:航天英雄楊利偉為什么最后會擔任首飛任務?你們獲得了什么啟發(fā)?一石激起千層浪,探究之旅隨之展開。教育絕不是簡單的單向灌輸,而是要點燃心靈的火焰,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充實,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
教師要積極營造對話空間,打破傳統(tǒng)授課中的“單一”交流格局,構(gòu)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教師等多元的對話體系,全面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敢思、敢說、敢寫、敢辯論。
在《皇帝的新裝》一課的教學中,我們一起討論大人們不敢說真話的原因,同學們各抒己見,深入探討。有的說:皇帝不敢說真話,怕別人說自己愚蠢,從而影響自己的專制統(tǒng)治。有的說:大臣們不敢說真話,是因為怕丟官兒,怕保不住自己的職位和地位。還有的說: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不敢說實話,既怕皇帝怪罪,又怕自己被別人嘲笑……學生透過那些荒唐、可笑的描寫讀出了作者的“別有用心”,那就是諷刺虛偽、道貌岸然,歌頌天真、誠實。學生在多元對話中,思維被激活,積極動手、動嘴、動腦,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能力等大大提高,個性得到張揚,真可謂一舉多得。
在新課程理念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稟賦、特點、優(yōu)勢等,為其發(fā)展提供和創(chuàng)造條件。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要時刻警示自己永遠都要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學生,還要用寬容的心胸來包容學生。面對這群思想活躍而個性十足的學生,教師應采取包容的策略,尤其注重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敢于質(zhì)疑問難,在文本的矛盾處、疑難處、空白處等自然切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進行思想的交鋒,從而讓思維之花盛開,讓語文課堂動態(tài)生成。
在《我們家的男子漢》一課的教學中,有同學提出“男子漢應該是堅毅、果敢、有擔當、有魄力”的,可作者為什么用它來定義她的小外甥呢,這不是有點“大材小用”嗎?問題引發(fā)了全班的辯論。什么是男子漢?什么是長大?有的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文中的小男孩哭了好幾次,不能算作男子漢。馬上有人反駁說:哭是正常的情緒。小男孩從來不會因為小事就胡鬧,而離開上海和姥姥、小姨這樣的大事,怎能不哭呢?哭得動情,哭得真實!論一論,學生對文本的認知更深刻了。
提出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越證明其求知欲和探究欲越強,眼光越發(fā)敏銳、思考越發(fā)深入。正所謂“小疑而小進,大疑而大進”,學生的思維火花被點燃,好問、會問、樂問,自信心亦會增強。
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會考試、會答題,卻不會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更不會有很高的文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究其根本,語文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閱讀幾篇課文,學習多少漢字,更在于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做活動的主體,不斷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實現(xiàn)語文與生活和其他學科的整合,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做到學以致用。
在《國寶——大熊貓》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舉行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實踐活動。學生動手制作了宣傳語,有“保護野生動物,關愛人類自己”,有“保護動物,構(gòu)建和諧自然”,還有“愛護野生動物,共建美好家園”等。學生還一起拍攝了微視頻——“如果在路上遇上小動物,我們絕不恐嚇、打擊、捕捉;我們絕不要讓小鳥無家可歸,讓魚兒無處可藏,讓小貓、小狗到處流浪……”發(fā)自心底的聲音,美麗而動聽!
轉(zhuǎn)變角色的根本還在于轉(zhuǎn)變理念。我們不能再將學生視為考試的工具,不能將分數(shù)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而是要讓語文真正面向?qū)W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面向未來,讓語文教學走向開放性、實踐性和豐富性。
我們要做智慧型的教師,做成長型的教師,做引領型的教師,做助學型的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并發(fā)現(xiàn)真理,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讓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fā),智慧得到發(fā)展,能力得到提升,直至成為未來社會的主人。
[1]雷振.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好教師的角色轉(zhuǎn)換[J].新課程,2016(06).
[2]徐洪.初中語文合作學習中教師角色的轉(zhuǎn)換探討[J].課外語文,2014(16).
[3]馬曉輝.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思路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實踐[J].學周刊,2017(05).
賀明霞,1977年生,女,江蘇蘇州人,本科學歷,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