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宏茹
摘 要: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挫折,運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對他們將來成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小學生 認識挫折 抗挫教育
一、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挫折
所謂挫折,是指人們?yōu)闈M足自己的某種需要,在實現(xiàn)特定目標的活動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和干擾,使其需要不能獲得滿足時產(chǎn)生的緊張狀態(tài)和消極的情緒反應。然而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面對挫折的時候常常會顯得不知所措,甚至做出一些讓人不可理喻的事。所以老師要多跟學生交流,聊人生,談挫折,告訴學生: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有可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讓學生知道挫折不是人生的絆腳石而是推動人前進的動力。最主要的是教給學生抵抗挫折的方法,如到空曠的地方放聲大喊、到操場上奔跑釋壓、找朋友聊聊天、去公園散散步,做深呼吸,心中默默數(shù)出三個數(shù)等緩減情緒。
二、堅守課堂陣地進行挫折教育
在語文、思品課、班隊會上,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寓挫折教育于課堂教學中,以此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戰(zhàn)勝困難、自強不息的堅強意志。在課堂上盡可能滲透挫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困難,不畏懼困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教學資源,挖掘教材中潛在的學習契機。如杜甫,在多舛的命運中成就詩圣美名;毛澤東,20多年的崢嶸歲月,付出的不僅是血和汗,還有六個親人的生命;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克服失聰?shù)壤щy,終成一代音樂大師;愛迪生克服重重困難搞實驗,在耳朵被一次意外爆炸震聾后,仍然堅持不懈,最終成為一名大發(fā)明家……學生被一個個名人、偉人的事跡所感動,同時內心變得強大起來。
三、在競技活動中進行挫折教育
競技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寓教育于競技活動之中。競技活動本身就是人為地設置困難,使參與者在克服和戰(zhàn)勝各種內部(生理、心理)困難和外部(環(huán)境)困難的過程中,培養(yǎng)頑強的意志,達到鍛煉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目的。一年一度的環(huán)迎賓湖冬季越野賽,本年級組男女各有90人參加,全程2000多米的距離,堅持跑完并取得前20名的好成績?yōu)榘嗉墵幑獠⒎且资?,既要速度又要耐力,對參賽的學生來說是極大的挑戰(zhàn)。但選手們?yōu)榱税嗉壍臉s譽,咬牙堅持不放棄,最終以年級組總分第二的成績結束比賽。校運會上,15個學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僵持不下的時刻頂住對手的拉力,最終戰(zhàn)勝另外5個平行班,勇摘拔河桂冠。這些競技活動不但讓學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負荷,獲得理想的成績,還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又接受挫折教育,真是一舉兩得。
四、在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中進行挫折教育
兒童的上進心很強,但心理承受力比較脆弱,稍遇挫折,其自信心會受到影響,甚至喪失殆盡。平日對待學生,教師要盡可能地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第一,不偏愛優(yōu)等生,教師常常會為那些出類拔萃的學生而感到驕傲,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然而,當這類學生犯了錯誤,教師絕不能以“一俊遮百丑”、以偏概全,不能只看重其學習成績,而忽視必要的教育,“響鼓也要重錘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謂的“優(yōu)等生”,他們事事順風順水,經(jīng)常被掌聲和鮮花包圍,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的要求極高,但稍遇挫折便意志消沉。所以說,優(yōu)等生的“優(yōu)秀”只是相對而言,教師要培養(yǎng)他們堅強的意志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幫助他們克服不容許別人超越的嫉妒心理等。第二,讓后進生樹立自信心。后進生有了自信心,就有了向人生目標奮斗的決心,有了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對每一天的生活就會充滿希望。后進生生活在班級的邊沿,容易遭到大家的冷落。教師更要用愛心、耐心、細心呵護、去鼓勵,及時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用花一樣的語言來贊美,給他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決不能因老師的疏忽而讓其破罐破摔,自暴自棄,甚至一敗涂地。第三,營造積極向上、傳遞正能量的班級氛圍。同學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彼此之間不歧視,不譏笑,不排斥,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來自班級大家庭的信任與關懷,提升學生在班級中的存在感,最大化地幫學生樹立自信心。有班集體做后盾,學生戰(zhàn)勝挫折的決心和勇氣就會大大增強。
五、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的抗挫折教育立體網(wǎng)絡
首先和社區(qū)聯(lián)手,利用“道德講堂”這塊校外教育基地,請老紅軍、老八路講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請道德模范、企業(yè)家介紹他們的先進事跡、創(chuàng)業(yè)之路,使學生接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教育,在學習生活中發(fā)揚艱苦奮斗、不怕挫折、敢于拼搏的精神。其次,把抗挫折教育落實到家庭日常生活之中,讓家長在家中為孩子創(chuàng)設動手機會,在家務勞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然后定期讓家長對孩子在家里的表現(xiàn)寫出鑒定,客觀地評價孩子的表現(xiàn)。
在抗挫教育的影響下,小劉學會了包容,不再有打人罵人現(xiàn)象出現(xiàn);小曾從父母離異的陰影中走出來,展現(xiàn)出小女孩兒應有的天真;小袁不再哭鼻子,并時不時聽到他詼諧、幽默的調侃;小周盡管口吃的毛病還在,但敢于慢速地發(fā)表自己的高見啦;連不愛寫字的小孫,也改掉懶毛病,在期末考試時,用語數(shù)英三科都在90分以上的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
實踐證明,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挫折,運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是教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進行適當?shù)目勾煺劢逃?,可以讓學生更有承受力,意志更堅強,對他們將來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康寧.教育社會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2]譚保斌.班主任學[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