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暢
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wèi)慈林醫(yī)院浙江慈溪315300
加減烏梅丸治療克羅恩病28例觀察
沈暢
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wèi)慈林醫(yī)院浙江慈溪315300
烏梅丸 克羅恩病 臨床觀察
筆者擬用加減烏梅丸對克羅恩病患者進行臨床治療觀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間我院確診為克羅恩病的患者56例,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齡34.56±2.69歲;病程7~3670天;病變部位:胃1例,十二指腸3例,空、回腸11例,回盲鄰近腸段10例,結腸2例,肛門1例。治療組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齡35.19±3.10歲;病程5~3689天;病變部位:胃2例,十二指腸5例,空、回腸1例,回盲鄰近腸段15例,結腸4例,肛門1例。兩組一般情況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
對照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初量為1次1~1.5g,每6~8小時1次。維持量為1次0.5g,每6小時1次。治療組服用加減烏梅丸治療。組成:烏梅30g,炮姜8g,炒黃連、制附子各6g,炒黨參15g,炒黃柏10g。隨證(癥)加減:濕熱重者加制大黃、茜草各10g,紫草8g;寒濕重者去黃柏,制附子增至10g;腹痛腸鳴者加白術20g,白芍15g,防風5g,陳皮、木香各10g;里急后重、便膿血者加白頭翁30g,地榆炭15g,秦皮10g;腹中腫塊者加三棱、莪術各10g。每日1劑,水煎分服用。4周為1療程,連續(xù)服用2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計算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克羅恩病疾病活動指數(shù)(CDAI)[1],CDAI<150分為臨床緩解,CDAI降幅>70分為有效,CDAI>150分或降幅<70分為無效。
3.2 兩組治療前后CDAI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AI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AI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治療組降幅86.99±48.93 144.01±38.23*例數(shù)28 28治療前256.34±40.90 263.18±56.90治療后169.35±65.13#119.17±44.58#*
3.3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見表2。
3.4 兩組患者復發(fā)率比較:治療組在隨訪期間,復發(fā)4例,復發(fā)率為14.3%(4/28),對照組復發(fā)9例,復發(fā)率為32.1%(9/28),治療組復發(fā)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3.5 兩組臨床不良反應記錄:兩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肝功能輕度異常,對照組不良反應記錄者有7例,發(fā)生率為25%;治療組不良反應記錄者有5例,發(fā)生率為18%,但兩組差異性不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克羅恩病中醫(yī)辨證多為寒熱夾雜、本虛標實,發(fā)作時以實為主,腸腑濕熱郁結便下膿血;而不發(fā)作時以虛為主,常見脾虛便溏泄瀉;又或者虛實夾雜,見大便夾粘液伴有腹部隱痛[2]。烏梅丸主治蛔厥,然又主久利,故有柯韻伯《傷寒來蘇集》發(fā)張仲景之精微,謂其方融酸斂、苦寒、辛溫、補氣、養(yǎng)血于一體,寒溫并投、補瀉兼施,實非為蛔厥之獨設。本文采用加減烏梅丸對克羅恩病患者進行治療觀察。方中烏梅、黃連酸苦結合,酸斂柔肝,清熱燥濕;炮姜、附子辛溫助陽;輔以黃柏苦寒清泄;加上黨參補氣,調暢氣機。并隨證加減:濕熱重者加制大黃、茜草、紫草清熱瀉火;寒濕重者去黃柏,制附子增量,增強溫陽化濕之功;腹痛腸鳴者加白術、白芍、防風、陳皮、木香以補氣健脾;里急后重、便膿血者加白頭翁、地榆炭、秦皮奏涼血止痢之功;腹中腫塊者加三棱、莪術加強其破血行氣、消積止痛之功。
[1]胡品津,錢家鳴,吳開春,等.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2012年·廣州)[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3,8 (1):61-75.
[2]王少華.從三則病案看辨證治療克羅恩病的思路[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9,44(10):703-705.
2016-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