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芳
做個『教練型』家長吧
編輯|嚴芳
袁堅
袁堅 文學博士,早教專家,潛水員,專欄作者,出版有《貓博士育兒筆記:換個方式愛孩子》,聯(lián)合翻譯繪本“神奇的世界”系列,創(chuàng)作“小狐貍卷卷”系列兒童故事,創(chuàng)作“山海經(jīng)”系列海洋主題幻想小說。
遇到孩子成長過程中不順利的時段,總會有人跑出來說:別著急啊,孩子再長大些、懂事了就會好的,要耐心等待。基于這種論調(diào),好像父母什么都不用做,光是訓練自己的耐心、光是等著就可以了。這完全不合邏輯??!所以我想具體來談談,在“貌似等待”期間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我是屬于那種遇到麻煩,一定要去看清其本尊,及設法尋找一些具體的應對策略的人。在孩子的教養(yǎng)過程中也是如此,愛琢磨事兒。所以遇到有人籠統(tǒng)地說:要慢慢來,要學會等待,不要著急,不要給孩子壓力,等孩子長大了就會“開竅”的……之類的話,我就會很不耐煩。因為這些話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我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培養(yǎng)起自己的耐心,站在旁邊等著就好了。
耐心與等待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家長其實可以做更多事情,去協(xié)助孩子成長。比如有一項規(guī)模和影響力都非常大的具體研究: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著力于比較不同的教育風格,發(fā)掘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研究成果表明,家長參與越多,孩子成長得越好,而且,最有效的參與還不是化身為“啦啦隊隊長”給予鼓勵和表揚,而是作為“教練”直接干預的做法。
好了,現(xiàn)在我有了研究與理論支持,可以具體地來談談如何做個“教練型”的家長。
當然,上文所說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指的是“恰當?shù)貐⑴c”,而不是“胡亂干預”。對于這一點我們必須要達成基本共識。這也才引出了我們的核心議題,要成為一名“教練型”家長,至少需要掌握,或者說培養(yǎng)自己去掌握哪些基本技能。
必備技能1.定位問題
很多人都忽略了“正確地判斷問題究竟是什么”的重要性。正如我在網(wǎng)站上做家庭教育在線咨詢時,遇到不少家長一開始所敘述的問題跟所描述的事實并不相符,并不是真正的問題。在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敘述的“問題”其實是一些先入為主的“定見”,比如“孩子不合群怎么辦”——“不合群”并不是對問題的客觀描述,而是一種“判定”、一種主觀的見解。
在這里就要說到“定位問題”的基本方法第一條:撇開所有的主觀判斷,去看到客觀事實本身。以及第二條:要非常具體地看到事實本身,還是說回“不合群”的例子,如果去看具體的事實,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是“想?yún)⑴c小朋友們的游戲,但不知道如何參與進去”,而那個孩子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覺得自己玩更有趣”。
很明顯,這是兩類完全不同的情況。后一種情況本質(zhì)上并不構(gòu)成“問題”,不需要進行干預;前一種情況也不需要焦慮,教給孩子一些人際交往上“破冰”的方法即可。
再舉個例子,很多家長會抱怨孩子“沒禮貌”,“沒禮貌”也是個判定,而非事實與問題本身。如果聚焦于具體問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可能是不注意跟人打招呼,有的孩子可能邊界不清、容易侵犯到別人(比如未經(jīng)允許而翻別人的東西),有的孩子可能是故意語出驚人,由此冒犯到別人……這些情況背后的成因不同,造成的影響也不同,都需要區(qū)別對待。
必備技能2.構(gòu)想可操作的解決方法
指望“隨著孩子長大,問題自然而然會解決”是不切實際的。就算有些問題看起來“自然而然”地就解決了,實際上也是受到了某些影響,只不過并非刻意為之、沒有被注意到而已。而如前文所言,在正確定位問題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采取更積極的態(tài)度,運用一些方法去影響孩子。
在構(gòu)想解決方法時,“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如果要再細致一點加以說明的話:
首先,要具體,要落實到“怎么做”,而不僅僅是“講道理”。比如教育孩子說:當別人講話時要認真聽,但“認真”這個詞是個評判,是抽象的。如果具象化為:當別人講話時,你要放下手頭的事情,把臉轉(zhuǎn)向他,看著他,盡量去聽清楚他說的每一個字。這就具體多了,也更容易落實。
這有點像我在教授“創(chuàng)意寫作”課時,向?qū)W員們說明“展示”與“敘述”的差別(我們要做的是“展示”):想象我在旁邊架設一臺攝像機,凡是攝像機能拍到的(環(huán)境、外貌、動作、語言……)是“展示”,拍不到的(想法、評價……)是“敘述”。當我們構(gòu)想問題的解決方案時也可以類比: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是可以執(zhí)行的、執(zhí)行出來的內(nèi)容都能被“攝像機”拍到。
其次,要能定量評估,并且給出具體的反饋。這對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小孩子都是非常具象化的,并且生活在當下。其實看看幼兒園老師是怎么做的就能獲得靈感:比如獎勵貼紙的使用。大家可能覺得這種做法很“形式化”,但對孩子來說卻并非糊弄:說一些肯定的話,很快就消散了、被忘記了,不如給一張好看的貼紙,更能讓他確信自己的行為與收獲,而且還方便回溯。
比如在我們家,我每年都會給孩子一本專屬日歷,并買上許多好看的小貼紙。每個月,我都會和孩子討論,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3個“小目標”,其實就是一些很具體的行為指引,然后每天回顧:這些小目標有具體的落實嗎?如果有,就獎勵一張貼紙。這樣一個月下來,我從日歷上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孩子的變化曲線,而孩子也能很具體地感受到自己所得到的肯定與收獲。
第三,要分步驟,把大目標切分成小行動,而且行動與行動之間要有邏輯關聯(lián)。小行動的“小”的意思是孩子當下就能具體地去做到。比如說到孩子想?yún)⑴c小朋友們的活動,但不知如何“破冰”,我們?nèi)绻淮涡韵蚝⒆咏ㄗh了好幾種方法,一股腦兒地塞給他,他未必真能去做,就不如每次給1種方法,小朋友們的活動也有很多種,泛泛地每種都想要參與,實現(xiàn)起來也會有困難,如果每次只選擇一種,研究一下它的規(guī)則、熟悉它,然后爭取參與進去,難度就降低了。
有了成功經(jīng)驗,再復制到其他類型的活動中,或者,再去學習一種新的社交技能。這樣逐步累積,效果會逐步顯現(xiàn)出來。如果要非說“耐心”與“等待”,從我的角度,切分步驟,按照當下的情況構(gòu)想具體可實現(xiàn)的小行動,不斷累積去實現(xiàn)大目標,才是真正的“耐心”和“等待”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