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思偉
摘要:高效課堂的建立,不只是教師在教學中一方的責任,學生也要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其他同學產生互動。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接受能力和課上反饋的現(xiàn)象做出及時響應的教學方案,深入探究高效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高效教學,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和成績。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效率
在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建立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顯得尤為重要。構建高效課堂,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教育效率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果。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xiàn)狀
國家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人們的教育意識也在逐步增強,學好高中數學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從教育的兩大主體-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來分析高中數學的教學現(xiàn)狀。
(一)從教師層面分析
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存在不足。我國教育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教育相比,有著很大的差異,這主要取決于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目前,一些高中教師的數學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僅僅限于教科書,對定理定義的解釋也過于簡單,對公式的講解上注重公式的記憶,忽視了更為重要的推導過程,這樣的課堂上就無法讓學生對知識的運用有更深入的理解,短暫的記憶也不能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情愫。另外$學校對于學生數學評測的手段仍然不科學,分數是應試教育下的主要評價方式,高中數學教師也沒有建立起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之間的橋梁,導致高中和初中數學教學中一些重復的內容反復講解。這些教學現(xiàn)狀都阻礙了高中數學課堂上有效性的發(fā)揮。
(二)從學生層面分析
最近一些年國家大力開展教育改革,高中階段也擴招了不少$數量上急劇增多,以致有不少綜合素質較低的高中生被強制留在學校里學習。班級中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一些學生盲目的聽老師的課程,在自我判斷和自主學習上欠缺,無法激發(fā)學習興趣$學習成效不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課堂效率無法提升。
二、改良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建設高效率的高中數學課堂,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擺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使用一些比較先進的教學思維模式,讓教學方法得到創(chuàng)新和改進。這也是在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打造高效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標準。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應試教育,這種教育條件下產生的“題海戰(zhàn)術”使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比較低。針對應試教育導致課堂教學產生的缺陷,改良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非常重要。首先,必須使用先進的教學理念。這是最核心且最重要的步驟。通過合理科學的教學模式,使傳統(tǒng)的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得到轉變,使高中數學的教學課堂充滿趣味,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堂的新鮮感,跟隨數學教師的腳步進行自主探索和學習,最終使數學課堂有比較高的效率。其次,數學教師需要了解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而能夠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以滿足學生的需要和當前不斷發(fā)展的教學形式。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不能是一成不變的。改進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對目前的高中數學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與現(xiàn)實相結合,學會解決生活問題
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需要數學來解決,我們可以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學現(xiàn)象從而總結規(guī)律。如果能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入課題,即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發(fā)現(xiàn)數學的奧妙。例如,教學大綱中需要掌握的概率和數學統(tǒng)計問題就可以結合生活在實際教學。課堂例題:一顆子篩子連續(xù)拋三次,觀察出現(xiàn)6點的次數??梢阅贸稣娴暮Y子讓同學自己動手親自拋擲,然后進行相互討論課上研究總結出計算方法。再如,一批產品,設一,二,三等品各占60%,30%,10%,從中任取一件,結果不是三等品,問它是一等品的概率為多少?教師在提出問題后,引導和幫助同學分析此類問題為條件概率,即已知取到的不是三等品的條件下,求它是一等品的概率的解決途徑后,讓學生自主討論,運用所學的知識相處多種方法進行合理的解答。使學生能靈活機變,培養(yǎng)他們發(fā)散性多向思維,讓思想方向在多方面多領域延伸,獲得更多的知識。加強邏輯能力和判斷性,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獨立思考,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多媒體技術的利用,通過多媒體技術,我們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直觀的圖象,從而促進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如題:冪函數與坐標軸有幾個交點?學生在進行解題的時候首先會進行分類討論,但是這一解題過程并不是很直觀,學生很容易遺漏一些情況,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冪函數在坐標軸上的運動過程表示出來,從而直觀地表現(xiàn)出冪函數與坐標軸的交點問題。
五、優(yōu)化課堂結構
數學課堂教學一般有復習、引入、傳授、反饋、深化、小結、作業(yè)布置等過程,如何恰當地把各部分進行搭配與排列,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層次,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是上好一節(jié)數學課最重要的因素。設計課堂層次時,必須重視認知過程的完整性。由于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學層次的展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方面的活動協(xié)調和諧$在組織課堂教學時,當學生初步獲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后,應安排動腦動手獨立思考與練習,教師及時捕捉反饋信息,并有意識地讓它們產生“撞擊”與“交流”。這樣,同學們對某一概念的理解,對某一例題的推演,就會有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并由認識到實踐的過程,從而加深對知識的領會,能力也得到發(fā)展,設計課堂教學層次還必須注意緊扣教學目的與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點、難點、基本要求與能力要求,從多方面圍繞教學目的來組織課堂教學。當課堂容量較大時,要保證講清重點、解決難點,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關鍵,有的甚至可以點而不講,但要指導學生自學完成;當課堂容量不大時,可安排學生分析評論,并進一些深化練習,進行比較、提高。這樣,課堂結構緊湊,時間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高中數學的理念內容以及教學過程都發(fā)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這對于高中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改良數學教學模式,建設一種高效的數學課堂,數學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且落后的數學教育模式與方法,積極地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課堂教學與高中生的實際相結合,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最終完成建設高效的高中數學課堂的偉大目標。
參考文獻:
[1]劉林艷(論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j]考試周刊20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