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弘
談起寫作,很多一線語文教師感慨良多,問及他們,必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xué)生坦言不喜歡寫作文。這也是一線教師在教學(xué)中最為頭痛的事情,如何讓學(xué)生由慢慢感覺“不太難”到漸漸“喜歡寫點東西”到最終感覺“作文不過如此”,著實讓教師費了許多的功夫。在教學(xué)實踐中,“以讀帶寫”收效不錯。
那天的閱讀課,和學(xué)生一起閱讀趙麗宏的《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美麗的文字,再一次帶給了學(xué)生不一樣的感受。
趙麗宏說,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你“必須堅忍,必須頑強,必須敢于赤裸裸的軀體去抗衡暴風(fēng)雪”。因為臘梅生來就是要忍受冰天雪地的惡劣環(huán)境,“也許,任何歡樂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經(jīng)歷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這個道理”。
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你必須具備犧牲精神,必須毫無怨言地奉獻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結(jié)晶”。因為你迎著風(fēng)雪綻放出小小花朵,會被人們無情的利剪和刀斧剪斫,成為在美麗的瓷瓶里盛開的傷痛。
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你必須忍受寂寞,必須習(xí)慣于長久地被人淡忘冷落”,百花凋零后的一枝獨放,又何嘗不是一種孤獨的寂寞?
臘梅這樣說:我們開花,決不是為了炫耀,也不是為了獻媚,只是為了向世界展現(xiàn)我們的風(fēng)骨和氣節(jié),展現(xiàn)我們對生命意義的理解。當(dāng)然,我們的傲骨里也蘊藏著溫柔的謙遜,我們的沉默中也飽含著濃烈的熱情。
讀著,品著,很自然地,就有了隨筆的話題——假如下輩子要變成一種植物的話,你想做什么?
先是小組內(nèi)激烈地討論著,然后是漸漸地安靜。很快,學(xué)生飛快地下筆成文。環(huán)視教室,學(xué)生都進入了良好的寫作狀態(tài)。
接下來的展示時間里,讓學(xué)生認真地讀出自己的向往——
“假如有來生,我愿做一棵向日葵。太陽的方向,永遠是我朝向的方向。我用我始終不變的追隨,感激太陽賦予我溫暖。”
“假如有來生,我愿做一棵狗尾巴花,默默地,沒有人注意到我,但我卻有自己的美麗和生存的姿態(tài)。因為,我知道,不是每種花朵都能開出絢麗的花,那么,我愿做不起眼的狗尾巴花,點綴在山坡上、田野里。”
“假如有來生,我要做一枝薰衣草,長在普羅旺斯。我與我的同伴,共同匯成紫色的海洋,贏得人們無盡的贊嘆和愛戀?!?/p>
“假如有來生,我要做一株仙人掌,長在撒哈拉沙漠的深處。我要用不屈的綠色詮釋生命的頑強,帶給絕望的人們以寶貴的生機和朝向綠洲的指引——因為,我是仙人的手掌!”
下課的鈴聲響起,很多學(xué)生還想表達自己的愿望,就可以讓學(xué)生當(dāng)做家庭作業(yè)整理在日記本上。
第二天批閱的時候,其中的一篇文字在眾多的日記中格外醒目。
“假如有來世,我愿做一棵猴面包樹,你呢?
假如你也愿意,先聽我說:
首先,你要忍受那惡劣的環(huán)境與你的外形。非洲的草原上,干旱是最常有的。而一旦干旱,你身上僅有的裝飾——綠葉就會凋零殆盡。而你那粗短的樹干也從不會受人贊美。你的花也是一般的粗拙,你能忍受嗎?
其次,你要全心全意地奉獻。每當(dāng)你結(jié)出果實,成千上萬的饑民會蜂擁而至,爭食你辛苦結(jié)出的成果。他們甚至不會放過你那賴以傳宗接代的種子,沒有人會播撒它們,因為它們可以榨油。你因干旱而落下的葉子也會被拾走,用來治傳染病。沙漠中饑渴的旅者見了你會喜出望外,他們在你肚子上用刀剜出一個個洞,從而痛飲你年復(fù)一年從地下汲出的水分。我想,這時你應(yīng)是快樂的,盡管痛得鉆心。你拯救了多少人?。∫苍S,你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奉獻,奉獻你的全部。
最后,要知道,你的這種付出不可能是短暫的。你的壽命通常在一千年以上,也就是說,這種全部的奉獻要持續(xù)上千年。你不僅要年復(fù)一年的落葉、開花、結(jié)果,從貧瘠的土壤里汲水,還要時常忍受那鉆心的疼痛。
這長期的奉獻從沒有回報,也許你生下來,就是要救濟世人的,用你的全部。這一切,沒有為什么。
假如有來世,我要做一棵丑陋卻高大的猴面包樹。你呢?”
文字中那種悲憫的濟世情懷,讓全班學(xué)生感動。
課后,可以整理成學(xué)生的隨筆集,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或是悲憫的濟世情懷,或是傲然的獨立灑脫,或是昂揚的堅定意志,這又何嘗不是一次醉心的梅花香氣帶來的新鮮旅程呢?
可以為這本隨筆集起名為——《也為梅花醉似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