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不對?
冬天來了,樹葉飄落,花兒凋零。和春夏相比,冬季的景象不再那么生機勃勃,而且天氣這么冷,路人都裹得嚴嚴實實。但對攝影愛好者來說,創(chuàng)作的興致不會因寒冷而減弱,此時若是拿上相機出去轉轉,哎呀,不知拍什么好呀!
面對冬天,攝影還是要用點與眾不同的心思才行。另外,寒冷的天氣對相機和拍攝者無疑都是個挑戰(zhàn)。所以,在拍攝冬景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很多裝備來抵抗嚴寒,還要掌握一定的拍攝技巧,才能拍出唯美的景色。
原 來 如 此
1.選景十分重要。不管是拍樹枝、殘葉,還是拍冰雪,可以從遠景、全景、中景、特寫等多個景別拍攝。所謂景別,是攝影中的一個術語,指由于攝影機和被攝對象之間不同距離或變焦鏡頭不同,最終攝下的不同范圍的畫面。拍全景時,要表現出大場景的氣勢;拍中景時,要表現出層次,遠處可以用山和樓為背景,近處不要有雜亂無章的東西出現;拍特寫時,需要用更多的角度進行拍攝,表現出被拍主體的細節(jié)。
2. 選用合適的光線。冬天的太陽光線是最柔和的,為了表現出葉子和冰雪的明暗層次,以及它們的質感,運用逆光或側逆光拍攝最為適宜。逆光可以給被攝對象鑲上一圈閃亮的輪廓線,讓它們顯得透明發(fā)亮,質感異常突出。
3. 從暖色調拍到冷色調。在秋末冬初的季節(jié),拍攝對象的色調仍然是以金色和黃色為主。我們可以通過調整相機的白平衡,調高色溫值或者通過在后期軟件里添加黃色蒙版等多種方法,營造暖冬的氛圍。
在冰雪季節(jié),由于環(huán)境多是以白色為主,如果使用相機自動白平衡功能拍攝,那照片大多表現平平,毫無特色。我們可以通過手動調整白平衡,來使照片看起來與眾不同,比如說為白茫茫的雪景加一點藍色調。但也有攝影愛好者不喜歡把白雪拍成“藍雪”,那么可以將照片存為raw格式,通過后期調整白平衡,也可以在雪景中點綴一些紅色的景或人,讓觀賞者的視覺因為與紅色調的對比,而把雪的藍色調自動消除掉。
4. 手動調整曝光值,拍出唯美照片。拍攝初冬枝頭殘葉或滿地落葉,可以通過加大光圈,讓前景或背景虛化,突出主體,營造夢幻的畫面感。也可以縮小光圈,用較長的景深表現場景的層次,這還能給拍攝者帶來更多的靈感。拍冰雪,曝光過點好還是欠點好呢?對此,攝影者的主張不大一致。如果依靠相機的內置功能進行自動曝光,冰雪的反光很強,會導致相機的曝光不準確。減少曝光量,陰影面會失去影紋,因此為了照顧到陰影面,需增加一點曝光量。這種情況就需要手動曝光,讓畫面看起來更有美感。
技 巧 范 例
1. 最難得的是遇上太陽雪,由于光比過大,拍攝時需手動調整曝光值,既要拍出建筑細節(jié)又要拍出雪花在太陽下飛舞的場面。
2. 雪天的夜晚,漫天飛舞的雪花在路燈的照射下格外清晰。雖然光比過大,路面有些過曝,但在雪夜用鏡頭記錄下班回家的人,別有一番風味。這類照片可以作為人文類作品。
3. 冬景不只是雪當主角,還有很多擁有不同色彩的景物可以拍攝,如照片3中的綠葉。拍攝綠色為主的景物一定要保證曝光強度,否則畫面會失去生命的活力。
4. 飄一點小雪時,可以拿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小物品,讓它與雪花親密接觸,拍出有小清新感的照片。
5. 以天空為背景拍攝高調照片,正拍、仰拍,注意讓美麗的線條延伸,零星的幾片葉子點綴了畫面,讓畫面更生動。
6. 用超長焦大光圈鏡頭拍攝冬日空中飛舞的鴿子,前景是光禿禿的樹枝,拉近了鳥兒與樹枝的距離,讓畫面簡練,線條清晰。
7. 冬日用逆光拍葉子,葉子透明發(fā)亮,更顯神奇而唯美。
8. 冬日拍攝站在枝頭覓食的麻雀,麻雀完全展現在我們眼前,不再被枝葉遮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