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奕彤
三月,乍暖還寒。
黃昏時分,在金陵古城的長江路上散步。
南京的空氣質(zhì)量似乎又下降了,來來往往的行人多戴著嚴(yán)實(shí)的口罩,只露出陌生的眼睛,匆匆趕路;伴隨著一聲巨大的嘆息,對面公交車站臺上又來了輛巴士,站臺上的人迫不及待地?fù)磉M(jìn)車?yán)?,司機(jī)有些不耐煩地關(guān)了門,疾馳而去;后面跑步追來的一個女人望著早已開走的車,無奈地跺跺腳,然后轉(zhuǎn)身,掏出手機(jī),倚著廣告牌,不知看些什么;馬路上此起彼伏的汽笛聲,帶著金屬的質(zhì)感,劃出一道道尖銳……
這一切,似乎和友人描述的相差無幾:她感嘆古城魅力的消失,并勸我不要再造訪這座古城了,免得掃興而歸。
金陵古城真就這么陷入灰暗中了嗎?
當(dāng)我的目光觸及到陽光中的一片梧桐新葉時,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葉子浸潤在金橙色的光芒中,仿佛每一條脈絡(luò)都流動著蓬勃的血液,我仿佛能在這片青色中清晰地看到律動的節(jié)奏,切身體味到生命的張力。陽光那么深情地依偎著梧桐,如同傳說中那揀盡寒枝獨(dú)棲梧桐的鳳凰,戀著那份溫暖,念著家的味道。而在這一刻,古典溫柔與安寧也靜靜擁我入睡。
再回頭看看這座城市的一角,這騰起的萬道霞光輕輕撫去了喧囂,在靜止的時光里,只留下相擁的樓宇、纏綿的道路、古老莊重的城墻和悠長的秦淮河。這座屹立千年的古城,在這一刻,從污染擁擠雜亂中重生,又回歸了那份醉人的風(fēng)情,依舊是那座包容愛恨的金陵城,蘊(yùn)藏的是看透繁華的清明與博大。
忽然想起了林清玄先生筆下的楓香樹大道。他感動于那份清明的美:“雖然空氣是臟了一點(diǎn),交通是亂了一點(diǎn),喇叭與哨子是吵了一點(diǎn),但楓香樹是多么可愛猶自那樣青翠那樣寧謐,那樣深情,甚至那樣有一種不可言說的傲骨,不肯為日漸敗壞的環(huán)境屈身。”梧桐亦如此,既然這些靈動的生命如此努力的欣欣向榮,我們怎能忽略它們的美麗,怎能吝嗇對它們的愛與贊美?就像即使是在看黑白電視,我們依舊該感動于彩車的絢麗,依舊該以“美”為其加冕。
聽老人們說,南京的梧桐該叫懸鈴木,以其寧謐的青來守護(hù)著長眠于此的孫中山先生,風(fēng)起時,懸著的果輕輕搖,流傳著先生的博大智慧——民族、民權(quán)、民生。這么典雅的故事,生長在這么典雅的古城,怎能不令人一往而情深?我想我依舊深情地愛著這座古城,我感動于一抹陽光,感動于一顆梧桐樹,感動于一個故事,更感動于它生生不息永久流傳的美好……
我離開了金陵古城,但我知道,每一個黃昏,都有一只鳳凰棲于城中的一株梧桐上,在風(fēng)中兀自溫柔著……
(素材來源:《作文與考試》本期105頁《我只看彩色部分》指導(dǎo)教師/錢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