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麟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竹笛吹奏中的氣息控制
馬 麟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竹笛因音律優(yōu)美悠長、高亢婉轉的特點,深受廣大管樂家的追捧。竹笛吹奏既可以表達演奏者不同的情感,也可以演奏出歡快、優(yōu)美的小調。竹笛發(fā)音是靠竹管的共鳴震動發(fā)音和笛膜發(fā)音,所以竹笛吹奏時需要演奏者擁有精確的音準控制能力和對身體各部位的有效運用。本文主要就竹笛吹奏中的氣息控制展開探究。
竹笛吹奏;氣息控制;練習方法
竹笛在我國古典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演奏者對竹笛的吹奏控制不同,因而對竹笛的駕馭程度和音樂旋律不同。演奏者在竹笛吹奏中對氣息的控制應用是否熟練、準確,對樂曲旋律表達是否精準具有極大的意義。下面從竹笛吹奏中氣息的控制練習方法和控制方法來進行研究。
氣息控制對于竹笛吹奏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是竹笛吹奏中是否能吹出飽滿、鮮明的音色、旋律的一個大難點。氣息控制也是竹笛演奏者的一項基本功,竹笛演奏中是否有優(yōu)美的旋律,取決于演奏者的氣息控制水平,氣息控制的基本特征是氣息的可變性,可以隨演奏的吹奏時的長音、高音和強音的切換而發(fā)生變化,因此演奏者要重視演奏時的長音、高音和強音的練習,加大竹笛吹奏氣息控制的訓練強度:
演奏者可以通過一個八音的長音練習來逐步掌握自身的吸氣控制及吸氣控制方法。具體的,演奏者可以根據(jù)樂曲的旋律將其按照不同的難易程度劃分,訓練時將簡單的音節(jié)延長一個四拍,保持每分鐘八十拍左右即可,對于難度較高的音節(jié),可以延長一個八拍來練習,速度保持四十至六十每分鐘即可,同時演奏者練習時要感受自身的各部位的收縮變化,掌握變化規(guī)律,對提高氣息控制能力的練習事半功倍,演奏者要堅持練習,以達到氣息控制練習的目的。
竹笛吹奏時而委婉時而高亢,高亢音節(jié)的吹奏需要大量的吹氣,要求演奏者肺活量要足夠大,以支持全程的演奏換氣為準。高音練習可以采取上述長音練習,將高音小節(jié)截取出來,延長一個八拍反復吹奏練習,同時感受身體腰和腹肌隨音調的變化,隨著反復練習逐步掌握腰和腹肌的收縮對氣息的控制,并將之加入到竹笛吹奏中去。
由于口笛的音區(qū)更廣,氣息控制更難,演奏者可以通過吹奏口笛進行反復高音練習,當演奏者能初步掌握口笛的演奏控氣技巧時,在回到竹笛吹奏中,會發(fā)現(xiàn)竹笛氣息控制簡單了不少。
為了加強竹笛演奏者的氣息控制能力、熟練的運用腰、腹肌對氣息的控制技巧,所以在完成長音練習和高音練習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強音練習,將一首曲子或某些高音部分用“fff”的力度進行反復練習,結合長音和高音練習對腰、腹肌控氣的控制,在強音練習時可以掌握到正確的控制氣息的方法。
眾所周知,通常情況下,人吸氣是主動的,而呼氣是被動的,竹笛又是靠氣息與竹笛產(chǎn)生的震動而發(fā)聲的,所以演奏者的呼吸控制不當會對樂曲表達效果產(chǎn)生影響。只有演奏者能正確掌握氣息控制方式,演奏者才可以將樂曲的優(yōu)美旋律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下面介紹幾種竹笛氣息的正確控制方法:
吹奏時選擇的音區(qū)不同,折射出的氣息方向就不同,產(chǎn)生的音調也就不同,所以演奏者要靈活掌握氣息方向對吹奏曲目的影響??梢酝ㄟ^控制下唇的移動、控制口角肌的松弛來有效的控制氣息方向,提高竹笛吹奏水平。
控制下唇的移動,可以有效地影響氣息方向的變化。下唇的移動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下唇內斂時,吹奏氣息方向會改變?yōu)榍跋路酱党?;上下唇平行時,吹奏氣息射出方向就會變?yōu)槁晕⒊跋路?;下唇外推時,吹奏氣息射出方向就會變?yōu)檎胺健?/p>
口角肌松弛的控制,也可以有效改變吹奏氣息的射出方向。當演奏者口角肌緊縮時,吹奏氣息射出方向為正前方;當演奏者口角肌較緊湊時,吹奏氣息射出方向則為偏前下方;當演奏者口角肌松弛時,吹奏氣息射出方向則會變?yōu)榍跋路健?/p>
胸肌、腹肌的收縮可以控制吹奏氣流的強弱,藝術家們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了一套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以下稱為聯(lián)合呼吸法),將胸式呼吸和復式呼吸有機結合,提高演奏者的控氣能力。聯(lián)合呼吸法在滿足人體正常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對呼吸方式進行人為控制,具體方法為演奏者控制嘴和鼻子同時吸氣,將氣流引導向腰部、腹部及心胸周圍,再逐步擴散開來,猶如正常睡眠時一樣,此方法要求整個呼吸系統(tǒng)全部參與,將氣體引向心胸周圍,使其感受到充滿氣息,因為有隔膜的積極參與,又可以使呼氣更加長久,吸氣相對流暢,完美解決吹奏時氣不夠的問題。
演奏者呼氣、吸氣需要身體各部位的參與才能完成,比如呼吸時就需要小腹的收縮來輔助完成,演奏者就可以通過控制小腹的收縮反過來調節(jié)氣息的變化。其次,腰部和腹肌的力量又可以對氣息控制起到關鍵的支撐作用。所以說演奏者要熟練應用腰、腹肌及小腹對氣息的力度和長短控制,提高竹笛吹奏能力。
氣息的控制對于竹笛吹奏的效果至關重要,演奏者可以通過長音、高音、強音的進階性練習來增強演奏者的基本功,感受竹笛吹奏時身體的各部位變化,掌握各身體部位的變化規(guī)律同氣息的關系。竹笛吹奏時演奏者要掌握科學、正確的控氣方式,靈活運用腰、小腹、腹肌的收縮來控制氣息的緩急及強弱,以完成完美的竹笛吹奏曲目。
[1]龔正.竹笛演奏中氣息運用分析[J].藝術時尚(下旬刊),2014(07):163-164.
[2]陳賽.竹笛演奏中的氣息運用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34(04):117-118.
[3]楊帆.論竹笛氣息運用在樂器演奏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5,35(18):68.
J632
A
馬麟(1988—),男,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竹笛演奏和音樂理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