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萌 李洪達 何 藝
(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
哈爾濱早期俄僑弦樂藝術家對大提琴的影響
陳 萌 李洪達 何 藝
(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
本文在何藝教授哈爾濱早期俄僑弦樂藝術發(fā)展史的學術研究成果基礎之上,以哈爾濱早期俄僑大提琴藝術發(fā)展的脈絡為研究對象,運用音樂學研究方法,針對哈爾濱早期俄僑對大提琴演奏及教育事業(yè)的影響和發(fā)展進程進行了嘗試性研究。以期達到了解哈爾濱早期俄僑大提琴發(fā)展的深遠意義。
哈爾濱;早期俄僑;大提琴
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的全線通車,打開了黑龍江哈爾濱外來藝術的大門,有著“東方小巴黎”之稱的哈爾濱也成為了中國較早融入西方文化的大城市。從1898年中東鐵路有歷史記載以來,哈爾濱外國僑民逐年增加。1912年哈爾濱人口為68,549人,俄僑就有43,091人占62%,1922年俄僑人數(shù)增加至196,510人,僑民的音樂活動也隨之出現(xiàn)。1902年,哈鐵交響樂團開始有一些專業(yè)活動,隨后又有音樂學校,交響管弦樂協(xié)會,合唱團、喜歌劇團等專業(yè)化的團體成立。1908年4月,俄國阿穆爾鐵路團第二營管弦樂隊被調入哈爾濱,成為中國境內第一支完整編制的專業(yè)交響樂團,俄派的大提琴藝術在中國也從此拉開了序幕。
(一)哈爾濱第一高等音樂學校
說起早期俄僑大提琴或者弦樂的發(fā)展,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在哈爾濱成立的早期高等音樂學校。隨著中東鐵路的開通,為了滿足俄僑子弟對音樂文化的需求哈爾濱第一高等音樂學校成立。其中有八名鋼琴教師和六名小提琴教師和多名大提琴教師,他們都是俄國著名的音樂家或者表演藝術家,帶著豐富的教學和演奏經(jīng)驗在哈爾濱進行音樂教育,實行完整的歐洲專業(yè)音樂學校的教育體系,其中比較著名的俄僑大提琴家有吉斯特金和M.A維津貝爾格。
(二)格拉祖諾夫音樂學校
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哈爾濱一個享譽世界美名的具有歐洲風情的中國城市,教堂這個建筑并不缺少。坐落于今通江街86號的哈爾濱猶太教堂也是其中之一,和與之相鄰的姐妹建筑是創(chuàng)建于1927年的格拉祖諾夫音樂學校。走進這兩座建筑不難發(fā)現(xiàn)歷史遺留下來的痕跡。
哈爾濱猶太老會堂奠基于1907年5月3日,啟用于1909年1月,在當時的半個多世紀里,它始終是哈爾濱猶太人宗教、文化、經(jīng)濟和社會的管理中心。隨著歷史的變遷,猶太老會堂的角色也幾經(jīng)轉換。直至2013年2月,哈爾濱市政府組織對該建筑進行了全面修繕,在恢復歷史原貌的基礎上大廳被改造為室內音樂廳。2014年6月10日,老會堂在承載著哈爾濱猶太文化的歷史記憶同時也承載著哈爾濱音樂之都的美譽中,再次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了它美麗的姿態(tài)。
1925年7月,第二所正規(guī)的專業(yè)音樂學校哈爾濱格拉祖諾夫高等音樂學校成立,由大提琴家施貝爾曼、小提琴家戈爾德施京和鋼琴家迪龍女士創(chuàng)建,以俄國著名音樂家圣彼得堡音樂學院院長格拉祖諾夫的名字命名而來。同樣也是按照俄國皇家音樂學院的教學大綱而教學,開設不久就聚集了一大批音樂教育家。開設了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巴松、黑管、雙簧管、手風琴、小號、圓號、打擊樂、音樂理論等專業(yè)。
在大提琴教育界中我們所熟知的鮑斯特列姆和鮑里斯·拉伊斯基都是施貝爾曼的學生,鮑斯特列姆先生畢業(yè)后成為老哈響的樂隊演奏員。在他之后的人生教學生涯中為中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大提琴的頂尖人才。1955年鮑斯特列姆先生回到了前蘇聯(lián)首府塔什干音樂學院任教,臨回國前留有著名的大提琴教程共五冊。這套教程仍被當今教學所沿用。
(三)哈爾濱音樂培訓班
1927年10月20日,哈爾濱第三所專業(yè)音樂學校成立,這是與教會合辦的哈爾濱音樂培訓班。學校的創(chuàng)辦人巴拉諾娃畢業(yè)于基輔音樂學院。這所學校的招生以僑民為主,也有少數(shù)的中國學生。大提琴專業(yè)的教學以波戈金為主要負責人。波戈金也像鮑斯特列姆一樣,生活在哈爾濱。他1912年生于哈爾濱,在第一所音樂學校師從大提琴家吉斯金特教授,畢業(yè)后擔任老“哈響”樂團大提琴首席,兼任在哈的俄高等音樂學校的教師工作,在此期間不僅教僑民同時也培養(yǎng)了大批中國學生,這些大提琴學生最后都成為哈爾濱、黑龍江乃至國家音樂事業(yè)的棟梁。
據(jù)統(tǒng)計,哈爾濱的第三所音樂學校在十年間(1927—1937年)培養(yǎng)了3700多名學生,大提琴學生占5%約65名。
(四)第四所哈爾濱音樂學校
1927年,第四所哈爾濱音樂學校成立,校長是一名鋼琴演奏家。大提琴教師是兼任哈爾濱第一所高等音樂學校的大提琴教師吉斯特金,也正是波戈金先生的老師。
可以說,哈爾濱早期音樂學校實行完整的歐洲專業(yè)音樂學院的教學體系,無論從理論、實踐上都培養(yǎng)了一大批音樂專業(yè)人才,不僅為俄僑所用,也為新中國的音樂事業(yè)起到了開辟的作用。 哈爾濱僑民音樂學校畢業(yè)后的學生大部分都到老“哈響”工作,在樂團從事著專業(yè)的演奏職業(yè)。在哈響大提琴聲部擔任過演奏的俄僑大提琴家有波戈金、鮑斯特列姆、烏斯賓斯基等人。
1945年在哈爾濱有一個“哈爾濱市府樂隊”這是一個完全由中國人自己組成的管弦樂隊。其中的樂隊隊員也都是老“哈響”樂團的演奏家?guī)С龅?,大提琴聲部由劉珠璽、宋國彬等四人組成。1949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藝工作團遷至哈爾濱,成立松江魯藝文工團,招收了一批新的學員由老“哈響”的演奏家教授,后來成為比較著名的演奏家的有李大毅、劉興華。在1955年又改為黑龍江省歌舞團,1959年開始發(fā)展成為編制比較齊全的管弦樂隊。其中大提琴聲部有劉興華、佟迎洲、王樹元、張士良先生組成。
不得不提到的是哈爾濱早期的大提琴演奏家,幾乎都是與早期音樂學校的老師同時兼任老“哈響”樂團的演奏家波戈金、鮑斯特列姆、烏斯賓斯基先生學習的。當時因為哈爾濱的特殊條件,在國內也有地方來的,如西北音專的趙振霄先生前來東北求學。鮑斯特列姆先生的第一位中國學生是劉珠璽,波戈金先生的第一位中國學生是宋國彬。之后培養(yǎng)的演奏家有劉興華、李大毅、佟迎洲、趙振霄等人。
這些在俄羅斯最高專業(yè)學府受過教育的演奏家、教育家把他們的教育帶到了中國,帶著俄國本土的專業(yè)教育體系來到了哈爾濱。同時在這建立了專業(yè)的音樂學校,培養(yǎng)了一大批俄僑演奏家。又培養(yǎng)了一代代中國的演奏家。奠定了中國的大提琴乃至弦樂的師資隊伍,使中國的弦樂事業(yè)從此走上正規(guī)的發(fā)展道路。
在當今國內的大提琴教學當中就有一套被各大院校,音樂教育者廣泛使用的教材《鮑斯特列姆——大提琴練習曲》(共五冊),由李大毅編定。這套教材就是鮑斯特列姆先生根據(jù)在中國的教學實踐和經(jīng)驗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編排撰寫的。該教材由淺入深,針對性很強,既解決了中國學生當時普及入門的急需,又為大提琴演奏和教學的提高奠定了基礎。可以說,大提琴真正意義上的普及就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哈爾濱乃至東北地區(qū)開始的,是這些早期俄僑藝術家把他們的演奏和教學經(jīng)驗帶到了中國,傳授給音樂人才。
中國的大提琴事業(yè)可以說是和早期俄僑藝術家的貢獻分不開的,他們中的很多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奉獻了他們最寶貴的青春,在教育的理念中他們不分國界不分民族,對每一位渴望求學的中國學子們傾注了他們的心血和汗水,在哈爾濱乃至東北這片文化藝術生活并不富裕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無限潛力的種子。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發(fā)揚才使得我國現(xiàn)代音樂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J622
A
注:此論文得到《中國·哈爾濱早期俄僑弦樂藝術史研究》課題的支持(立項編號:2015A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