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濠泥雞
春節(jié)的時候,廣東江門開平縣水口鎮(zhèn)聯(lián)竹鄉(xiāng)鎮(zhèn)濠、茂竹雨村的年貨市場上雞啼聲四起,引來一群孩子圍觀,原來,吸引他們的不是真正的雞,而是泥雞玩具。
泥雞在鎮(zhèn)濠、茂竹雨村,有一段傳說:某財主雇有一小長工,是個養(yǎng)著一只小公雞的孤兒,人雞相伴,形影不離。一次,孤兒不小心把黑豆、黃豆混雜了,財主限他一個早上要揀開來。孤兒正發(fā)愁時,只見小公雞“喔喔”地叫喚,全村的雞都來了,公雞揀黑豆、母雞揀黃豆,不消一個時辰,豆便揀好了。又有一次,一伙強盜密謀洗劫村子,派出匪徒扮成“閹雞佬”潛入村中作內應,約定三更時分,以雞鳴為號,外功內應。誰料頭更剛過,躲在財主家后院的“閹雞佬”驚動了小公雞,小公雞引頸長啼,霎時滿村的公雞應聲長鳴。“閹雞佬”發(fā)現(xiàn)事情敗露,連忙掐死了小公雞,點燃草堆,孤兒見此大呼捉賊。聽到喊聲,村民們紛紛趕來,把“閹雞佬”當場抓獲。村外的匪徒看到點燃的草堆,知道事情敗露,急忙撤走?!伴庪u佬”供出事情經過,村民驚嘆,為了感謝小公雞把它厚葬了。孤兒為寄托哀思,用泥捏了只小公雞。村民見了,紛紛效仿,代代相傳。后來不斷的改進,越做越精巧,用手推“咯咯”地叫,用口吹“喔喔”地啼。
泥雞外形古樸,制作的時間,需要春天挖泥,用木槌搗爛,放進錫模里壓成雞頭、雞尾兩部分,曬干備用。雞頭部分有一橫膜,中有小孔,留來插哨。閑時制竹哨,把小籬竹裁成幾分長一截,在一頭斜削一刀,插進一小塊葉片,吹響即成。入冬時插哨,即把竹哨插進雞頭隔膜,再用牛皮紙把雞頭和雞尾連接起來,著色涂油,即成。泥雞頭部下前方有一小孔,尾部左側也有一小孔。用嘴對尾部的小孔一吹,泥雞便引頸啼唱,形狀與聲音和真雞無異。用右手拇指按住尾部的小孔頻頻抖動,便會發(fā)出如母雞下蛋時的咯咯聲。
雖然鎮(zhèn)濠、茂竹雨村很多人都會制作泥雞,但如今已經沒有一個人愿意再做泥雞了。
90高齡的馮福老人是鎮(zhèn)濠村制作泥雞絕活世家的傳人,他60多年前從父親那里接過制作泥雞的衣缽,一直到近年。在每年春節(jié)前一兩個月,他都要制作泥雞銷售以幫補家用。多年來,馮福已成為鎮(zhèn)濠村制作泥雞的最后一個村民,成為了鎮(zhèn)濠泥雞這個傳承了200多年的民間工藝的最后“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