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辯證思維與毛澤東的核戰(zhàn)略思想

2017-01-27 08:39王安中
現(xiàn)代哲學 2017年2期
關鍵詞:原子彈文稿核武器

王安中

辯證思維與毛澤東的核戰(zhàn)略思想

王安中

毛澤東的核戰(zhàn)略思想是其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冷戰(zhàn)時期,工業(yè)基礎薄弱、資源相對貧乏的中國如何在核武器方面抗衡美、蘇等核大國,是中國領導人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毛澤東以其深厚哲學底蘊、對戰(zhàn)爭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及對武器本質的理解,運用辯證思維巧妙地處理了核武器擁有多少合適、是否能夠對其進行有效防御、其使用受到哪些制約等一系列復雜問題,為中國確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部署少量核武器等國家戰(zhàn)略奠定堅實基礎,以少量的國防資源投入獲得了最大的國防效益。

毛澤東;核戰(zhàn)略;辯證

毛澤東的核戰(zhàn)略思想是其軍事思想極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對此,學術界已從認識論、發(fā)展特點、演變發(fā)展歷程等不同角度進行解讀*張家裕《試論毛澤東、周恩來的核戰(zhàn)略思想》(《軍事歷史研究》1989年第2期),在學術界最早提出了“毛澤東核戰(zhàn)略思想”的概念。黃次勝、王林琛《試論毛澤東的核戰(zhàn)略思想》(《軍事學術》1990年第11、12期合刊)、李精華《毛澤東與中國核武器的發(fā)展》(《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年第4期)等文,對毛澤東的核戰(zhàn)略思想進行了初步梳理和分析。蔡麗娟《論毛澤東核戰(zhàn)略思想》(《嶺南學刊》2005年第3期),劉毅、劉鎮(zhèn)江《論毛澤東核倫理思想及其時代價值》(《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從倫理角度分析了毛澤東的核戰(zhàn)略思想,認為他在戰(zhàn)略上藐視核武器的軍事作用,在戰(zhàn)術上則重視核武器的政治價值。凌志《論毛澤東發(fā)展核武暑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思想》(《毛澤東思想研究》2009年第5期),則對毛澤東發(fā)展核武器、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思想進行了解讀。夏征難《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論人與武器的關系》(《軍事歷史研究》2011年第4期),提出毛澤東在人與武器獨特性關系方面的認識,構成了其核戰(zhàn)略的思想基礎。趙恒《高瞻遠矚 安國強軍——毛澤東核戰(zhàn)略思想特征分析》(《毛澤東思想研究》2012年第2期),認為毛澤東核戰(zhàn)略思想具有戰(zhàn)略堅定性、遠見性、創(chuàng)新性、持久性等特征。李顯榮《毛澤東核戰(zhàn)略思想的認識論基礎》(《軍事歷史研究》2014年第2期),提出毛澤東核戰(zhàn)略思想對一切問題的思考有著堅實的認識論基礎。上述研究為深入研究毛澤東核戰(zhàn)略思想奠定了良好基礎,但是在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對毛澤東核戰(zhàn)略進行解讀方面,在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方面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但始終沒能有力回應核武器造得越多越不會用、原子彈既是“紙老虎”又是“真老虎”,以及戰(zhàn)略上極端藐視原子彈但又極其重視原子彈的研制等看似矛盾的表述。要回答上述問題,必須從辯證法角度對毛澤東的核戰(zhàn)略思想進行深入解讀,只有這樣才能深刻領悟他在發(fā)展核武器方面看似矛盾但內在邏輯清晰的系列論述,理解中國核戰(zhàn)略形成的深層次背景。

一、從政治與戰(zhàn)爭的辯證關系出發(fā),認為核武器的使用必須服從和服務于政治需要

關于政治與戰(zhàn)爭的辯證關系,德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曾經有這樣的經典論述:“戰(zhàn)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xù)?!?[德]克勞塞維茨:《戰(zhàn)爭論》第1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年,第43頁。列寧對此高度認同,認為這是“考察每一戰(zhàn)爭的意義的理論基礎”。*《列寧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73頁。顯然,克勞塞維茨和列寧關于政治與戰(zhàn)爭之間關系的論述給毛澤東深入思考這一問題提供了有力啟示。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一文中曾深刻指出:“‘戰(zhàn)爭是政治的繼續(xù)’,在這點上說,戰(zhàn)爭就是政治,戰(zhàn)爭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行動,從古以來沒有不帶政治性的戰(zhàn)爭。”*《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9頁。他還進一步闡述:“一句話,戰(zhàn)爭一刻也離不了政治?!?同上,第479頁。從毛澤東的系列論述來看,他與前輩經典作家對政治與戰(zhàn)爭兩者關系的理解既具有高度一致性、又有所創(chuàng)新,具體表現(xiàn)為毛澤東提出政治對戰(zhàn)爭的影響不僅是決定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政治從各個方面對戰(zhàn)爭發(fā)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產生重要影響。

毛澤東認為,核武器這種能夠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特殊戰(zhàn)爭工具的使用毋庸諱言要受到政治的影響,必須服從政治需要。他在總結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反戰(zhàn)斗爭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人民的反對輿論將對原子彈的使用構成嚴重制約:“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了兩個原子彈,損害了日本人民。因此使美國在世界大部分人民中間的名聲不好。世界人民是反對用原子彈殺人的,反對發(fā)生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260頁。由于核武器的殺傷威力巨大、破壞范圍廣泛,在使用過程中無法有效地把軍隊和平民區(qū)分開來,一旦使用將產生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因此任何主張使用核武器的政治家都不得不權衡利弊,考慮使用它所需要付出的政治代價。因此當斯諾問毛澤東:“有些美國人認為,害怕中國一旦有了原子彈,就會馬上不負責任地使用它。”毛澤東當場堅決否定:“不會的,原子彈哪里能亂用呢?如果我們有,也不能亂甩,亂甩就要犯罪?!?《同斯諾的談話》(1960年10月22日),《毛澤東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7頁。杜魯門也在其回憶錄中談到:“對我來說,廣島和長崎的破壞已是足夠的教訓。使用原子武器的戰(zhàn)爭危險是世界承擔不了的。”*[美]杜魯門:《杜魯門回憶錄》第1卷,李石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74年,第483頁。事實上,即使是美國為了打敗日本法西斯而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同樣引發(fā)巨大的倫理爭議。原子彈爆炸所形成的人道主義災難讓主張使用原子彈的杜魯門備受爭議,以至于數十年后,美國兩次參與空投原子彈的飛行員、退役空軍少將查爾斯·斯文尼不得不在美國國會發(fā)表演講,駁斥那種以原子彈災難混淆戰(zhàn)爭正義性的說法,重申1945年對日投擲原子彈在道義上的正當性。

二戰(zhàn)以后,歷次戰(zhàn)爭的經驗充分證明了政治因素在核武器的使用中發(fā)揮著決定性作用。朝鮮戰(zhàn)爭之初,杜魯門總統(tǒng)在記者招待會上曾經暗示將授權戰(zhàn)場指揮官使用原子彈,結果引發(fā)輿論的軒然大波。國務卿艾奇遜說,杜魯門關于使用核武器的言論“把盟友嚇得半死,對敵人卻未起作用”。*王松瑜、徐焰:《中國曾遭受五次核威脅》,《武漢文史資料》2012年第6期。朝鮮戰(zhàn)爭后期,美國軍方因為發(fā)明可以用大口徑火炮發(fā)射的戰(zhàn)術原子彈,再度暴露出想在戰(zhàn)場上使用原子彈的意圖,卻遭到了其盟國英法兩國的強烈反對,英國首相艾德禮甚至專門訪美要求美方保證不在朝鮮戰(zhàn)場使用核武器。艾森豪威爾回憶說:“如果當時美國作出使用這種武器(原子彈)的決定,將會使我們和盟國之間造成強烈的分裂情緒?!?[美]艾森豪威爾:《艾森豪威爾回憶錄》(二),樊迪、靜海等譯,上海:東方出版社,2007年,第230頁。在處理古巴導彈危機時,后人在總結經驗時將政治途徑優(yōu)先視為成功處理危機的重要經驗之一。*趙學功:《十月風云:古巴導彈危機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1頁。可見,政治因素的確是制約核武器使用的決定性因素。

從二戰(zhàn)以后七十多年歷史發(fā)展的進程看,毛澤東關于政治制約著核武器的使用這一判斷無疑是極富遠見的。在強大政治因素的影響下,世界盡管數度處于核大戰(zhàn)邊緣,但是考慮到嚴重的政治后果和人民的反對,核武器的掌控者們始終未敢輕易揭開核戰(zhàn)爭的“潘多拉魔盒”。

二、從戰(zhàn)略與戰(zhàn)術辯證關系考慮,認為戰(zhàn)略上原子彈是“紙老虎”,但戰(zhàn)術上須將其視為“真老虎”

原子彈以其巨大的毀傷威力,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被核大國視為殺手锏。早在討論二戰(zhàn)最后階段作戰(zhàn)和戰(zhàn)后國際格局的波茨坦會議上,杜魯門就向斯大林透露了美國研制成功原子彈的消息,妄圖以此來要挾斯大林在二戰(zhàn)后的國際利益格局分配當中讓步。赫魯曉夫認為核戰(zhàn)爭將導致“世界文明共同毀滅”,他煞有介事的說:“可以想象,如果一旦發(fā)生戰(zhàn)爭,一旦原子彈和氫彈在城市上空爆炸,將會產生什么情況。難道這些炸彈會知道哪兒是共產黨員,哪兒不是共產黨員,哪兒是無神論者,哪兒是宗教信徒,哪兒是天主教徒,哪兒是新教徒嗎?不,核爆炸的火焰將毀滅一切生物?!?《赫魯曉夫的世界觀(1936—1964年言論摘要)》,中共中央對外聯(lián)絡部,1964年編印,第6頁??梢?,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lián)的領導人都對其畏之如虎。

與美蘇兩國領導人的觀點相反,毛澤東在戰(zhàn)略層面是極端藐視核武器的。1945年8月9日,《解放日報》刊載了美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的消息,稱其為“戰(zhàn)爭技術上的革命”。毛澤東對此頗為不悅,隨即召集胡喬木等人開會,指出“不應夸大原子彈的作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16—617頁。在與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毛澤東別出心裁地提出:“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只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并不可怕。當然,原子彈是一種大規(guī)模屠殺的武器,但是決定戰(zhàn)爭勝敗的是人民,而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1946年8月6日),《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94—1195頁。此后,毛澤東在多次講話中將原子彈比喻成“紙老虎”。

面對戰(zhàn)爭瘋子和戰(zhàn)爭狂人的核威脅,毛澤東提出不要有絲毫畏懼,認為即便是爆發(fā)全面核大戰(zhàn),人類的繁衍生息也不會終止?!耙O想一下,如果爆發(fā)戰(zhàn)爭(核戰(zhàn)爭)要死多少人?全世界27億人口,可能損失三分之一;再多一點,可能損失一半……再過多少年,又會有27億,一定還要多?!?《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第297頁。為了佐證上述觀點,他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論證生物不滅的規(guī)律:“(核戰(zhàn)爭)打起來,即使人都死光了,50萬年后又恢復原狀,人還是會生長出來的……即使一個人也沒有了,海里總還有單細胞的生物?!?《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382頁。后來,羅瑞卿向毛澤東呈送香港《新聞天地》刊載的一篇題為《核子劫后生機未滅》的署名通訊,文中提出西太平洋比基尼島和恩利威吐克環(huán)礁“核子靶場”在封鎖六年后萬物復蘇。*通訊說:“就科學家理論上而言,核子爆炸后的地區(qū),因大量輻射塵的浸染,將寸草不生,動物滅絕。最近美國科學家一行,回到六年來被封鎖的西太平洋比基尼島和恩利威吐克環(huán)礁‘核子靶場’時,卻見雜花生樹、好鳥飛鳴、鼠跳魚躍、海藻飄浮,而莫不驚嘆大自然在劫后復蘇的偉大活力了。才知道所謂‘核子爆炸后放射性永久存在,將使一切動植物的生機絕滅’的說法,未免過甚其辭?!边@進一步強化了毛澤東關于核武器不能滅絕生物的印象,為此他指示將此件作為參考資料轉發(fā)給參加中央工作會議的同志和人大代表。*《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279頁。

不過在戰(zhàn)略層面藐視核武器的同時,在戰(zhàn)術層面毛澤東卻又相當重視核武器。這基于他對戰(zhàn)略與戰(zhàn)術辯證關系的理解:“為了同敵人作斗爭,我們在一個長時間內形成了一個概念,就是說,在戰(zhàn)略上我們要藐視一切敵人,在戰(zhàn)術上我們要重視一切敵人?!?《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11月18日),《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7頁。

毛澤東對核武器的重視突出地表現(xiàn)在他對原子彈研制的全力支持上。早在1954年2月,毛澤東在接見地質工業(yè)部副部長劉杰時說:“你現(xiàn)在應該知道你是在做什么工作,這是決定命運的事喲,你可要好好地干啦!”*毛岸青、邵華:《神火之光》,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第35頁。當蘇聯(lián)中斷兩國高技術武器裝備合作時,毛澤東提出“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100頁。。毛澤東還強調要傾注大量精力來推動原子彈的研制工作:“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洲際導彈,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的。一年不是抓一次,也不是抓兩次,也不是抓四次,而是抓它七八次。”*《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387頁。為保障原子彈等尖端武器的研制經費,毛澤東要求降低軍政費用的比例:“你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原子彈),你就降低軍政費用的比重,多搞經濟建設。你不是真正想要、十分想要,你就還是按老章程辦事?!?《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308—309頁。在毛澤東心目中,對原子彈無疑是十分想要的,因此他堅決主張降低軍政費用。即便是在三年困難時期,毛澤東仍然叮囑副總參謀長楊成武:“在科學研究中,對尖端武器的研究試制工作,仍應抓緊進行,不能放松或下馬?!?《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137頁。

由此可見,毛澤東對核武器研制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給予了大力支持的。正是由于毛澤東的高度重視,中國才能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五個核大國之一,相較于美、蘇、英、法等具有雄厚工業(yè)基礎的國家,中國能夠在那個年代在核武器研發(fā)方面取得突破更加不易,而正是“兩彈一星”奠定了中國的大國地位。鄧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fā)射衛(wèi)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xiàn)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標志?!?《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9頁。

三、從矛盾對立統(tǒng)一的規(guī)律出發(fā),主張“有矛必有盾”,提出核武器是可以防御的

從原子彈誕生以來,就以其巨大的毀傷力聞名于世,即使爆炸當量最小的原子彈也相當于數萬噸TNT炸藥的爆炸效果,原子彈以其能夠熔化鋼鐵和花崗巖的巨大威力在世人面前形成了其無法防御的恐怖印象。美國在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爆炸后,“在爆炸中心1.6公里半徑內,鋼架軟癱,混凝土化為齏粉,砂子熔結為玻璃體,樹木變成焦炭。在0.5公里半徑內,人體化為煙塵的一部分”*李原、黃資慧編著:《20世紀災禍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65頁。。最早嘗試過原子彈威力的日本人畏之如虎,裕仁天皇在投降詔書中曾提到:“敵方最近使用殘酷之炸彈,頻殺無辜,慘害所及,實難逆料。”*復旦大學歷史系:《1931—1945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史料選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51頁。

鑒于原子彈的強大威力,世人都將其視為一種無法抵抗和防御的武器,赫魯曉夫就是這種觀點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經勸告毛澤東:“假如戰(zhàn)爭現(xiàn)在就爆發(fā),你認為會打多久?這回可不同于上次大戰(zhàn)!那次戰(zhàn)爭用的是飛機和坦克,現(xiàn)在則有了導彈和原子彈。你根據什么說我們會有3年的時間撤退到烏拉爾去呢?我們很可能只有幾天的時間,過此以后,什么也不會留下了,僅剩下一些破爛而已?!?《赫魯曉夫回憶錄》,上海:東方出版社,1988年,第669頁。在那些所謂深悉原子彈威力的核大國領導人那里,原子彈幾乎是一種不可抵抗的武器。

不過毛澤東并不這樣認為。早在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之初,毛澤東就指出,即便沒有原子彈,運用好其他常規(guī)武器也能夠打贏戰(zhàn)爭?!爸劣谡f美國有原子彈,那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它有它的原子彈,我有我的手榴彈,它打它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我堅決相信,我們的手榴彈,最后一定可以打敗美國的原子彈。”*雷英夫:《抗美援朝戰(zhàn)爭幾個重大決策的回憶》(續(xù)一),《黨的文獻》1994年第1期。朝鮮戰(zhàn)場上我軍勝利的經驗堅定了毛澤東以常規(guī)武器戰(zhàn)勝核武器的信心。朝鮮戰(zhàn)場上,由于美軍掌握了制空權,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后勤補給一度受到嚴重制約,參戰(zhàn)將士和朝鮮人民群眾想出了依靠群眾站崗避開美國空軍的轟炸、新修加寬汽車道路、修建地下禮堂和地下倉庫等辦法保障了后勤供給。因此毛澤東總結的抗美援朝勝利的經驗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個比較正確的領導,就可以用我們劣勢裝備戰(zhàn)勝優(yōu)勢裝備的敵人”。*《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174—175頁。

與此同時,精通辯證法的毛澤東堅信“有矛必有盾”。對于原子彈,毛澤東同樣持這樣的態(tài)度:“帝國主義拿來嚇唬我們的原子彈和氫彈,也沒有什么可怕。世界上的事情,總是一物降一物,有一個東西進攻,也有一個東西降它??础斗馍癜瘛肪椭溃挠幸粋€‘法寶’是不能破的呀?那么多的‘法寶’都破了。我們相信,只要依靠人民,世界上就沒有攻不破的‘法寶’?!?《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266頁。鑒于此,毛澤東認為原子彈盡管威力巨大,但必然有克制它的辦法。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之際,毛澤東就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核武器爆炸的防御問題。當負責現(xiàn)場指揮的張愛萍和劉西堯向他報告:“在一定的距離外,只要稍加防護(如野戰(zhàn)掩體),基本沒有影響,各種工事、掩體,特別是地下工事,對原子彈爆炸有很好的防護能力?!钡弥诵畔⒑?,毛澤東迅速發(fā)出指示:“只有工事、矮墻、堅房等物,就能防御核爆,不致傷人?!?《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275頁。毛澤東還從進攻與防御的辯證關系出發(fā),清醒地認識到:“進攻武器,比原子彈的數量我們比不贏人家。戰(zhàn)爭歷來都需要攻防兩手,筑城、挖山洞都是防嘛。秦始皇的萬里長城沒有多大用處。我們準備做一些蠢事,要搞地下工廠、地下鐵道,逐年地搞?!?《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211頁。

毛澤東之所以提出以地下防空洞為主要形式來防御核武器,與朝鮮戰(zhàn)場中朝兩軍坑道作戰(zhàn)的成功經驗有密切聯(lián)系。美國之所以沒有在朝鮮戰(zhàn)場使用原子彈,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到了戰(zhàn)爭中后期,中朝軍隊基本實現(xiàn)了坑道化作戰(zhàn),即便使用原子彈也難以獲得良好效果。艾森豪威爾曾在其回憶錄中談到:“參謀長聯(lián)席會議對于在前沿陣地使用戰(zhàn)術原子武器感到很悲觀,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已經能夠建造范圍廣大的地下防御工事?!?[美]艾森豪威爾:《艾森豪威爾回憶錄》(二),樊迪、靜海等譯,第230頁。

事實上,中國龐大的地下防御設施成為了防御原子彈的有力盾牌。20世紀60年代末,中蘇關系惡化,蘇聯(lián)擬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為了應對蘇聯(lián)進攻,毛澤東發(fā)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號召,開展了一場全民挖地道的運動。中方數量龐大的地下防御設施讓蘇軍投鼠忌器,成為其放棄對華核打擊的重要因素??挛鹘鹪趧裾f勃列日涅夫取消核打擊計劃時曾說:“他們有了防備,現(xiàn)在幾乎動員了全國所有的人都在挖洞。我們應該和中國談判。”*唐灝:《乒乓外交高層內幕:一個細微事件開啟一個時代》,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第29頁文革結束后到內蒙古參觀過中國地下防御設施的英國前內閣大臣朱利安·艾默也感嘆道:“在進行占領后的戰(zhàn)爭方面,他們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張鷺、房一盟:《1969:打洞時代》,《讀書文摘》2011年第10期。

其實除了單純的被動式應付,毛澤東還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核武器來防御核武器:“我們的國家將來可能生產少量的原子彈,但是并不準備使用。既然不準備使用,為什么要生產呢?我們是用它作為防御的武器。”*《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260頁。正因為如此,在擁有核武器之后,中國是世界上首個宣布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從這個層面上看,核武器對于中國來說,僅僅是一種戰(zhàn)略上用于威懾對手的武器,純粹是用來保護自我、進行防御的。

四、從現(xiàn)象與本質角度來思考,認為核武器與冷兵器沒有根本區(qū)別,不能決定戰(zhàn)爭的勝負

因核武器的巨大殺傷力和破壞力,不少人被這種武器的巨大威力所迷惑,甚至認為它超越了一般戰(zhàn)術性及戰(zhàn)略性武器的范疇,是一種與其他武器有著本質區(qū)別的更高層次的戰(zhàn)略力量,一旦使用不僅可以改變戰(zhàn)斗和戰(zhàn)役結果,甚至還能夠改變戰(zhàn)爭進程,決定戰(zhàn)爭勝負。

蘇美兩國就是核武器“致勝論”的擁躉者。蘇軍總參謀長索科洛夫斯基元帥在1962年主持編寫的《軍事戰(zhàn)略》一書中提出:“未來的世界大戰(zhàn),就武器來說,首先是火箭核戰(zhàn)爭,進行這種戰(zhàn)爭的基礎是各個軍種,首先是戰(zhàn)略火箭軍和導彈原子潛艇,大量使用火箭核武器?!?李清泉、王增林:《世界軍事力量寫真》,北京:長征出版社,2000年,第58頁。赫魯曉夫曾就核武器的問題“忠告”過毛澤東:“毛澤東同志,這種想法(即依靠人民群眾力量的思路)現(xiàn)在可過時了。你再也不能根據哪一方的人多來計算力量大小了。以前,用拳頭和刺刀解決紛爭的時候,誰的人多刺刀多,結果的確不一樣??墒浅霈F(xiàn)機關槍以后,兵力多的那一方就不一定能占上風了?,F(xiàn)在有了原子彈,雙方部隊的數目對真正力量的對比和戰(zhàn)爭的結果就更沒有意義了。哪一方有的部隊愈多,它的炮灰也就愈多。”*《赫魯曉夫回憶錄》,第666—667頁。

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與赫魯曉夫的觀點類似,同樣認為核武器是能夠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利器。當美國在朝鮮戰(zhàn)場上戰(zhàn)事不利時,杜魯門、麥克阿瑟都曾積極考慮過使用核武器改變戰(zhàn)場態(tài)勢。艾森豪威爾甚至將核武器威懾視為迫使中朝兩國在停戰(zhàn)協(xié)定上簽字的重要因素。無論是赫魯曉夫、杜魯門還是艾森豪威爾都認為只要原子彈一出,就能夠解決所有的戰(zhàn)爭難題。

毛澤東則認為核武器與冷兵器和常規(guī)武器沒有本質的區(qū)別,不能從根本上影響戰(zhàn)爭的勝負。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幾天之后,他在延安的一次干部會議上強調:“原子彈能不能解決戰(zhàn)爭?不能!原子彈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的斗爭,原子彈只是空的?!?《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133頁。

在對原子彈武器性質的分析上,毛澤東以其獨到的洞察力,透過核武器殺傷威力巨大的表象,提出核武器本質上仍然只是一種武器,不過是威力更大而已,無法決定戰(zhàn)爭勝負:“在武器方面,美國以為它有原子彈和大炮,以為它的海、空軍強大,因此它依靠這些東西。我想武器雖然有變化,但是除了殺傷的人數增多以外,沒有根本的不同。古代使用的是冷兵器,例如刀、槍等。后來使用熱兵器,例如步槍、機關槍、大炮等?,F(xiàn)在又加上原子彈。但是基本的差別就是,冷兵器殺傷的人較少,熱兵器殺傷的人多一些,原子彈殺傷的人更多。”*《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244頁。

毛澤東甚至認為,單純從死傷人數來計算,使用熱兵器進行的戰(zhàn)爭因為時間短,其所造成的人員損傷往往還不如冷兵器時代:“原子彈并不比刀、槍厲害,你們相信不相信?古人用刀、槍一打三百年,漢代中國人口有五千萬,一打只剩一千萬。唐代又發(fā)展到五千萬,安祿山造反一打又剩一千多萬。用冷武器打仗拖延很久,死人很多,大片土地無人……用熱武器打仗,縮短了時間,減少了破壞。現(xiàn)在打仗一般三四年可解決。”*《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293頁。從毛澤東對原子彈和冷兵器武器性質的分析可以看出,他透過核武器威力巨大這一表象的迷霧直抵事物的本質,反映了其犀利的哲學眼光。

其實毛澤東將核武器視為戰(zhàn)術性武器還有一個他自身的特殊情結。眾所周知,使用核武器作戰(zhàn)方式簡單,無法體現(xiàn)戰(zhàn)爭指揮藝術和戰(zhàn)役指揮水平。而對于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運用,毛澤東無疑是爐火純青而且相當自信的。他曾經說:“搞軍事工作要先搞戰(zhàn)略。我從來不研究兵器、戰(zhàn)術、筑城、地形四大教程之類的東西。那些讓他們去搞。四大教程我根本不管,我也不懂。我只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役?!?《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291頁。他還提出:“打常規(guī)武器還可以講點軍事藝術,什么戰(zhàn)略、戰(zhàn)術,指揮官可以臨時按照情況有所變化。用核武器的戰(zhàn)爭就是按電鈕,幾下子就打完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127頁。

冷戰(zhàn)時期的歷史驗證了毛澤東關于核武器本質的相關論斷。自二戰(zhàn)以后,盡管世界多次處在核戰(zhàn)爭邊緣,但無論是朝鮮戰(zhàn)爭、古巴導彈危機還是蘇聯(lián)擬對中國進行的“外科手術式”核打擊計劃,人們都發(fā)現(xiàn)核武器并不能一勞永逸,不能對戰(zhàn)爭勝負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更加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五、在對核武器威力的理解上,認為一次殺傷與多次殺傷之間并沒有根本區(qū)別,只要少量核武器就能形成戰(zhàn)略威懾

核武器自其誕生以來,就如同夢魘一樣讓世人寢食難安,尤其是對于擁有核武器的美蘇兩國來說,由于對對方的核武器數量、質量、部署地點等缺乏明確的了解,為保持二次核打擊即核報復的能力,美蘇雙方都極力擴張核武庫的規(guī)模,企圖形成相對優(yōu)勢。

二戰(zhàn)以后,美蘇兩國進行核軍備競賽,巔峰時期兩國的核武器甚至足夠將地球毀滅幾十次?!妒澜畿妭渑c裁軍簡明手冊》顯示,據估計1984年美國戰(zhàn)略武器系統(tǒng)所擁有的核彈頭近1.4萬枚,蘇聯(lián)則在9640-18130枚之間,爆炸當量分別達到38.86億噸和58.35億噸。*《世界軍備與裁軍簡明手冊》,北京:軍事譯文出版社,1986年,第24頁。全球平均每個人可以攤上數噸炸藥的爆炸當量,給世界和平和美蘇兩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更加令人惶惶不可終日的是,由于核武器的高度保密性,美蘇雙方對對方核武庫規(guī)模的大小均缺乏了解,即使再多的核武器也無法讓美蘇兩國感到安全,從而導致它們走上了無限盲目擴充核武庫的道路,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相較于美蘇極力擴充核武庫規(guī)模的努力,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非常清醒,在有無之間主張要有核武器。1950年,毛澤東訪蘇歸來,曾私下對身邊警衛(wèi)員談到:“這次到蘇聯(lián),開眼界哩!看來原子彈能嚇唬不少人。美國有了,蘇聯(lián)也有了,我們也可以搞一點嘛。”*葉子龍口述、溫衛(wèi)東整理:《葉子龍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185—186頁。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做出研制核武器的戰(zhàn)略決策。他提出:“這件事總要抓的?,F(xiàn)在到時候了,該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2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338頁。第二年春,他在《論十大關系》進一步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原子彈)?!?《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308頁。1958年6月,他在軍委擴大會議上指出:“原子彈,沒有那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那么好,我們就搞一點?!?《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3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373頁。1965年1月23日,毛澤東提出:“我們的技術要趕上和超過國際水平。管他什么國,管他什么彈,原子彈、氫彈,都要超過?!?《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290頁。由此可見,毛澤東發(fā)展核武器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然而在原子彈數量多少的問題上,毛澤東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核武器要“有一點,少一點,好一點”*陳昱澍:《淺析毛澤東核戰(zhàn)略思想》,《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1999年第1期。。他從中國的國情國力出發(fā),提出中國即使要發(fā)展核武器,也沒有必要搞成很大規(guī)模。當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詢問中國的原子彈制造計劃時,毛澤東回答是:“準備搞一點。哪年搞出來,我不知道。美國有那么多,是十個指頭。我們即使搞出來,也只是一個指頭。這是嚇人的東西,費錢多,沒有用。”*《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127頁。毛澤東還說:“這個東西(原子彈)是不會用的,越造得多,核戰(zhàn)爭就越打不起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127頁。尼克松在他的回憶錄中也提到,1965年毛澤東對安德列·馬爾羅說,中國有六顆原子彈就足夠了,到那時就沒有人能夠轟炸中國的城市了。*[美]尼克松:《尼克松回憶錄》中,裘克安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5年,第245頁。由他上述言論可以看出,在發(fā)展核武器之初,毛澤東就基于核武器的戰(zhàn)略威懾性質,不主張大規(guī)模發(fā)展核武器,而是主張少量適當制造核武器即可。

從后來核軍備競賽發(fā)展的歷史來看,我們不得不佩服毛澤東的深謀遠慮。二戰(zhàn)以后,美蘇兩國的核武器軍備競賽陷入惡性循環(huán)。兩國在軍費上的投入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水平。美國的軍費1949年為166億美元,1972年為1211億美元,1984年更猛增至2003億美元。蘇聯(lián)的軍費1949年為188億美元,1972年為954億美元,1984年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1420億美元。*《世界軍備與裁軍簡明手冊》,第46—47頁。核武器方面龐大的軍費支出,讓美蘇兩國不堪重負。然而即便是在核軍備領域的高額軍費投入,也沒能讓美蘇兩國民眾感受到安全保障,只不過形成了核恐怖平衡而已。

相較于美蘇兩國在制造和銷毀核武器上的巨大浪費,中國由于毛澤東在發(fā)展核武器之初就深刻地認識到核武器作為威懾力量的本質特征,認識到一次殺傷與重復殺傷沒有根本上的不同,從而只尋求“等效威懾”,*李際均:《毛澤東的軍事戰(zhàn)略思維——答〈百年潮〉特邀記者問》,《百年潮》2003年第11期。發(fā)展數量有限的核武器,為此建立了五個核大國中規(guī)模最小的核武庫,以最少的資源投入取得了最大的國防效益。從這個層面來說,毛澤東的先見之明為國家節(jié)約了大量的國防成本。事實上,從核武器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來看,其本質是作為威懾力量存在的,古巴導彈危機處理經驗表明“少量核武器就極具破壞力的事實所導致的恐懼心理,比起核武器的數量對比要重要得多”。*Jeffrey Porto, The Nudear Age Reader, New York: Alfred A.Knopf, 1989, p.169; JosephS.Nye,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New York: Longmall, 2005, p.143.

六、從人與武器之間的關系分析,認為人是掌握武器的,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是人

克勞塞維茨曾經指出:軍隊戰(zhàn)斗力“是兩個不可分割的因數的乘積,這兩個因數就是現(xiàn)有手段(武器裝備)的多少和意志力的強弱”*《戰(zhàn)爭論》第1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第8頁。。其實關于人與武器誰更加重要的爭論,歷史上曾經發(fā)生過多次。在冷兵器時代,由于武器性能落后、攻擊力有限,士兵的戰(zhàn)斗意志無疑發(fā)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進入熱兵器時代以來,由于武器裝備威力的增加,尤其是一些威力巨大武器的出現(xiàn),讓武器裝備在軍隊戰(zhàn)斗力構成中的地位更加凸顯。如馬克沁重機槍發(fā)明以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索姆河戰(zhàn)役中就大顯神威,曾在一天之內造成六萬英軍士兵傷亡。而原子彈作為人類歷史上威力空前的武器,更是極大強化了武器裝備的地位和作用,讓人的戰(zhàn)斗意志這一要素的作用看似大大削弱了。

早在美國原子彈試驗成功之際,斯大林就得到了關于原子彈的相關報告,不過他對原子彈的威力持懷疑態(tài)度。1945年11月,斯大林在與波蘭共產黨領導人哥瓦迪斯瓦夫·哥穆爾卡的談話中說“決定戰(zhàn)爭結局的不是原子彈,是軍隊”,決定軍隊戰(zhàn)斗力的是戰(zhàn)斗意志,而不是某種威力巨大的武器。*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8月5日發(fā)表題為《廣島核爆炸使日本免于被蘇聯(lián)占領?》的文章,作者為謝爾蓋·拉琴科。編譯/何金娥?!秴⒖枷⒕W》 2015年8月27日,http://www.cankaoxiaoxi.com/mil/20150827/920030.shtml和斯大林單純認為軍隊的戰(zhàn)斗意志決定勝負不同的是,毛澤東認為人民群眾才是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他深信“戰(zhàn)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478頁。。

從國共內戰(zhàn)的歷史經驗中,毛澤東總結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敵人蔣介石有巨大的外國援助,是美帝國主義援助的。他的武裝很強大,有兵工廠,有外國人送的武器,如有軍艦,有重炮,有坦克,有飛機。這些我們都沒有,也沒有重炮,也沒有飛機,也沒有坦克,我們只有步槍和輕炮。我們那些東西是哪里來的?不是兵工廠造的,而是搶來的,是戰(zhàn)爭中得來的。美帝國主義經過蔣介石把槍炮送給我們,于是我們就有了槍炮。后來我們又有了坦克、重炮,我們就可以打大仗了……還是人要緊,是第一位的,武器是第二位的,是次要的。只要把人團結起來,手里掌握著武器,帝國主義者、殖民主義者就怕我們?!?《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74頁。

毛澤東認為人民群眾是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性力量,指出“爆發(fā)戰(zhàn)爭和制止戰(zhàn)爭,并不取決于核武器,對戰(zhàn)爭勝負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原子彈而是人,是政治”*《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第102頁。。他認為人民群眾一旦被動員起來,就能夠迸發(fā)出無窮的力量:“要搞戰(zhàn)爭的話,就要動員人民,就要使人民處于緊張狀態(tài),并且使他們學會打仗。但是,人民結合起來以后,勢必會產生革命。例如,中國革命就是這樣,印度的革命也是這樣。”*《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243頁。所以,他認為只要爭取到了人,武器裝備完全可以從敵人手中奪取:“最后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還是人,看誰拿著武器,看掌握著武器的戰(zhàn)士們認為什么對他們最有利,看誰會打仗,而主要的還是前二者。至于說武器的多少,印度國大黨和中國共產黨在開始的時候都是沒有武器的,現(xiàn)在我們都有了武器。”*《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244頁。毛澤東提出,人民的力量超過了武器的力量:“我們在開始斗爭的時候手無寸鐵,我們的對手都是全副武裝的。但是手無寸鐵的人民卻把全副武裝的人趕跑了。”*《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274頁。他還認為即便是面對原子彈這樣的核武器,人民群眾憑借其無限創(chuàng)造力還是能夠想出應對辦法:“西方國家手里這些東西(指鋼鐵、錢、原子彈等)的作用,是不會超過人民的力量的,因為人民是有生命的?!?《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274頁。

事實上,毛澤東關于人比武器重要的說法得到了核武器發(fā)展歷史的驗證。美蘇兩國的戰(zhàn)略預警系統(tǒng)都曾經出現(xiàn)過致命錯誤*1983年9月26日,蘇聯(lián)軍官彼得羅夫值班時發(fā)現(xiàn)雷達顯示有5枚核彈正從美軍基地飛向蘇聯(lián)。按照規(guī)定,蘇軍應當使用核武器進行核報復,但彼得羅夫判斷這很可能是電腦故障。后來查明警報的出錯原因是追蹤美軍導彈發(fā)射架的衛(wèi)星將太陽反射光誤當成導彈發(fā)射的跡象。彼得羅夫的冷靜避免了一場核大戰(zhàn)。,如果不是依靠人腦進行冷靜分析和戰(zhàn)略研判,而是由電腦執(zhí)行反擊操作,人類完全有可能陷入核戰(zhàn)爭的深淵。這有力地證明了毛澤東人比武器更為重要的說法,更加充分地說明無論威力多么巨大的武器,都掌握在人的手中。

七、結 語

毛澤東的核戰(zhàn)略思想充滿了辯證法的光輝,因而能夠游刃有余地處理核武器發(fā)展的有無、多少、強弱等一系列辯證關系,從而確立有限發(fā)展核武器以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戰(zhàn)略。他的核戰(zhàn)略思想,將政治家的深謀遠慮、軍事家的過人膽魄、哲學家的睿智思辨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正因如此,中國在核武器領域能以小國匹敵大國、以弱國抗衡強國,在冷戰(zhàn)時期核軍備競賽陰云的籠罩下“亂云飛渡仍從容”,有效地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責任編輯 欣 彥)

A84

A

1000-7660(2017)02-0043-10

王安中,歷史學博士,(長沙 410003)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共軍事工業(yè)之博弈研究”(15CZS044)

猜你喜歡
原子彈文稿核武器
文稿規(guī)范
文稿規(guī)范
本刊文稿中參考文獻的要求
網絡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網絡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徒手“撕開”原子彈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臺灣試圖發(fā)展核武器的歷史考察
評美國向日本投擲原子彈
納粹德國原子彈計劃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