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兵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 100089
?
簡析損害股東優(yōu)先購買合同的效力問題
劉芳兵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 100089
股東的優(yōu)先購買權是指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對外轉讓其部分或全部股份時,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股權享有優(yōu)先于公司外第三人的購買權利。在優(yōu)先購買權行使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在出賣人、第三人、優(yōu)先權人之間成立兩個合同,形成在同一股權之上的“一股二賣”的情況。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確定股東與第三人之間合同的效力,在學界還是在實踐中都存在著很多爭議,為了幫助法官和當事人解決這一問題,2015年最高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四)(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對該制度進行了規(guī)定。但規(guī)定仍存在許多問題。
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一股二賣;股權轉讓;合同效力
(一)相關學說
無效說認為,《公司法》第72條屬于強行性規(guī)范,股東違反該條規(guī)定與第三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合同歸于無效。我們同樣看到《征求意見稿》第27條同樣規(guī)定了合同無效的情形,其同樣認為第72條為強制性規(guī)定;附法定生效條件說認為,從《公司法》的規(guī)定來看,第三人要想取得股權必須滿足“公司同意”和股東“不行使優(yōu)先購買權”這兩個條件。因而,該類行為應為附法定生效條件的行為;效力待定說認為公司法賦予全體股東以同意權,類似于在共有情況下共有人處分共有物必須經過其他共有人之同意。因此,此類合同的效力處于未定狀態(tài);可撤銷說考慮到一概否定合同的效力有違經濟效率原則,主張該類合同認定可撤銷;有效說認為,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不影響轉讓股東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優(yōu)先購買權使合同不能履行時,第三人可以尋求其他救濟。則如果合同有效,則既可以保護優(yōu)先購買權的實現(xiàn),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護第三人的利益。因此筆者贊同這一主張。
(二)目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
《征求意見稿》第27條偏向于保護股東的優(yōu)先購買權而認為與第三人之間的合同無效,筆者認為這對于第三人的保護是不夠的;《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適用公司法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2條的規(guī)定是比較細致的,股權轉讓合同同時存在著可撤銷、無效、有效的三種情況,只有在其他股東追認的場合,合同才有效,在其他情況下,合同通常無效或是可撤銷的,筆者認為這種情況下同樣不利于保護第三人的權益;《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37條采取的是可撤銷合同的觀點,但同時存在著對第三人規(guī)定不周的問題;《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47條同樣采取的是可撤銷的觀點。
通過關注我國的立法現(xiàn)狀,可以看到在地方,大部分采用的是可撤銷合同的觀點,最新的《征求意見稿》采用無效的觀點無疑對于第三人的保護是不夠的。經過上述的分析,無論是學者的觀點還是立法現(xiàn)狀上,對于損害優(yōu)先購買權合同的效力問題的規(guī)定仍然是混亂的,接下來,通過從一些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找出《征求意見稿》存在的問題。
在胡某某、張某、張某某股權轉讓糾紛案中,胡某以張某與張某某串通擅自以偽造的臨時股東會決議和公司章程修正案等文件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將張某某持有的40%的股權轉讓給張某,侵害其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為由,向羅湖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被告張某與被告張某某之間的股權轉讓行為無效。
法院審理認為:涉案股權轉讓合同應認定有效。涉案的股權轉讓行為不應認定無效,而應認定為可撤銷行為。理由與以上可撤銷說的觀點相同,首先是為了促進訴訟的經濟效率問題。其次,賦予股東對股權轉讓行為的撤銷權,有利于維護公司的人合性。但是,當事人的撤銷權必須在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之內,而此案中轉讓行為已有3年之久,因此股東已經不能行使自己的撤銷權,合同有效。①
由上分析可看出,深圳法院認為損害優(yōu)先購買權應該分為兩個方面: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以及轉讓行為的效力,法院認為合同是當然有效的,而轉讓行為為可撤銷的法律行為,且撤銷權應當有一定的限制,應該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否則該行為也將有效。深圳法院的做法對于第三人的保護是比較到位的。
在覃世松訴林山股權轉讓協(xié)議無效糾紛案中,法院認為侵害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所簽訂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無效。②
從上述案例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實際案例分析中,有些法院將此問題分為合同與行為兩個方面來考慮,其中合同是有效的,而行為則是有限制的可撤銷行為,而另一些法院直接認為《公司法》第72條的規(guī)定是強制性規(guī)定,因此股權轉讓合同當然無效。不同法院之間的觀點仍有較大的沖突。
(一)第27條關于股權轉讓合同無效的規(guī)定是不妥的
股權轉讓合同也是合同。因此,應當根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來判斷。只有在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以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時,合同才無效。
在股權轉讓合同中,侵害其他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并不屬于合同無效的這幾種情形。因此不能輕易否定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
(二)合同的效力問題與股權轉讓行為問題是兩個問題
《征求意見稿》僅僅規(guī)定了合同轉讓效力的問題,其并沒有規(guī)定轉讓行為的規(guī)定,而通過上述立法現(xiàn)狀及案例分析反映,合同的效力問題應與股權轉讓行為分開考慮。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將買賣合同與所有權轉讓行為分開進行規(guī)定和討論。股權轉讓合同也是一種買賣合同,因此這一規(guī)定對股權轉讓合同一樣適用。該解釋參照了《物權法》及相關理論,在出賣人對標的物有無所有權或處分權簽訂的合同仍有效,而具有所有權和處分權侵害其他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的合同效力更不應該輕易認定為無效。
筆者認為從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公司債權人利益的原則出發(fā),應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但撤銷的行為形成權也應當有一個期限,撤銷權從公司股東變更登記時起一年內不行使的,該撤銷權予以消滅。至于一年時間是與同為形成權性質的其他權利的行使期限一致的。③
因此承認合同的效力,并且承認效力問題與轉讓行為屬于兩個行為更有利于平衡兩個利益之前的關系,有利于交易保護,維護交易安全。
[ 注 釋 ]
①陳貴生.侵害優(yōu)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認定及救濟[EB.OL].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6/07/id/2010930.shtml,2017-2-16.
②案號:(2012)百中民二終字第39號審理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來源[J].人民司法·案例,2014(24).
③潘福仁主編.股權轉讓糾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02.
[1]趙旭東.股東優(yōu)先購買權的性質和效力[J].當代法學,2013(5).
[2]冉崇高,陳璐.侵犯股東同意權和優(yōu)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的效力[J].人民司法,2011(14).
[3]案號:(2012)百中民二終字第39號審理法院: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來源[J].人民司法·案例,2014(24).
[4]陳貴生.侵害優(yōu)先購買權的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認定及救濟[EB.OL].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6/07/id/2010930.shtml,2017-2-16.
[5]潘福仁主編.股權轉讓糾紛[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102.
D
A
2095-4379-(2017)09-0206-02
劉芳兵(1994-),女,山西晉城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