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娜
(710063 西北政法大學 陜西 西安)
淺談視聽資料的實際適用問題
董秋娜
(710063 西北政法大學 陜西 西安)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訴訟證據形式越來越豐富,視聽資料也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訴訟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技術性,也使得視聽資料在實際運用中存在著一定的科學隱患,給司法審查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
視聽資料;科學隱患;對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錄音錄像技術早已廣泛應用于各種個人設備,越來越呈現出生活化、隱蔽化的趨勢,在訴訟過程中,視聽資料被提交與采納率也有大幅度的提升。但發(fā)展與弊端同在,在電影《全民目擊》中,富商林泰為了保護女兒,憑借一條后期制作的所謂“案發(fā)現場”視頻,成功的把控方與法官引入他設計的誤區(qū)中,最終自己代替女兒接受了法律的懲罰,在實踐中這樣的情況也并不少見。
視聽資料作為證據,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載體來實現其證明價值。向法庭提交的錄音帶、錄像帶等實體的物質本身并不是證據,被當做證據采納的是這些載體所存儲的錄音錄像等,這些無體物才是證明案件事實的關鍵所在,若離開了這些實質載體,錄音錄像也就不能稱之為視聽資料了。
視聽資料所記錄的內容具有準確性與客觀性。視聽資料所反映的案件事實較為客觀,不以訴訟參與人的主觀的意志為轉移,只要在形成過程中不受外界的因素影響,它反映的事實就是準確的。
視聽資料作為一種科學技術含量較高的證據形式極易被偽造、篡改。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在我們追求真相的路上丟下了許多路障,有些人為了達到目的,利用所掌握的科技手段將錄音錄像信息進行剪接、篡改,扭曲事實,破壞了視聽資料的真實性。
視聽資料是一種動態(tài)、直觀的證據形式。不同于傳統靜態(tài)的書證、物證等,它是以視頻、音頻等動態(tài)形式呈現在人們眼前,可以更加直觀的使人們了解掌握案件發(fā)生過程中的真實情況。
1.視聽資料收集、制作不規(guī)范
視聽資料的制作主體為公民、單位和司法機關。隨著“科技強檢”的不斷推進,以及工作人員自身較強的法律規(guī)范意識,司法機關制作的視聽資料一般較為規(guī)范,能夠很好地證明案件事實。但與司法機關比較而言,公民和單位的證據保存意識不夠,很多與案件相關的重要證據原件保存不當,使得提交的視聽資料缺乏證明力。此外,在收集、制作視聽資料的過程中,方法不當、內容模糊、缺乏針對性,證明力欠缺導致敗訴,如在債權債務關系中未體現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欠款數額等。
2.視聽資料存在篡改、剪輯問題
這一問題主要體現在視聽資料收集之后,比如斷章取義的截取相對人講話的部分內容、修改視聽資料錄制時間等。另外,近年來各種黑科技的出現,使得聲音、語言被人為地修改以及制作,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加大了證據審查的難度。
3.偷拍私錄視聽資料的合法性問題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以及公民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利用手機、錄音筆、攝像機等各種便攜式的個人電子設備偷拍私錄視聽資料的現象越來越多,這一問題在新聞采訪或暗訪中也頻有出現。對于這類視聽資料,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未經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批復》中說明“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但從實踐來看,由于視聽資料取證難的問題,這一規(guī)定過于嚴苛,不利于當事人合法權利的維護。因此,當今理論界和實務界中多對其采取比較寬容的態(tài)度,將之稱為“法律容許行為”,即有限度的承認偷拍私錄視聽資料的合法性。
首先,就視聽資料的收集、制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規(guī)范問題,我們眼前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公民的證據素養(yǎng),加強該方面法制宣傳。我國是一個崇尚法治道德的法治國家,在加強法制宣傳的過程中應做到有方向、有目標、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注重實際生活中所需要的法律知識宣傳,注重法制宣傳的實用性,不能浮于表面。
其次,對于大量存在的視聽資料剪輯、篡改問題,這是司法機關工作中面臨的一個難題,在科技時代下,司法機關要努力做好證據的鑒定工作,仔細將提交的視聽資料與原件進行時間、地點、環(huán)境等細節(jié)的核對,加大相關科技鑒定技術的研究投入,確保認定案件證據的真實性。
另外,在偷拍私錄的視聽資料的合法性問題上,雖然當前對其采取較為寬容的態(tài)度,但司法機關在認定中,要從嚴把握其是否侵犯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以及侵害程度,偷拍私錄的視聽資料要在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的范圍內有限度的被承認,超越了這一限度,則不予被采納。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證據的種類、形式必然會越來越豐富,因此,我們應該用一種嚴謹而開放的態(tài)度來看待視聽資料這一證據形式。一方面要全面、嚴格審查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強化其他輔證的重要性,視聽資料這一證據必須要得到其他證據的充分印證,杜絕虛假違法證據被采納,堅決捍衛(wèi)公民合法利益。另一方面,要重視科技的作用,用開放、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證據,以科技促證據,以證據促科技,加強鑒定技術的研發(fā),不讓不法分子利用科技鉆了證據的空子。
董秋娜(1993~),女,漢族,山東濰坊人,西北政法大學2016級法律碩士研究生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