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彬
摘 要:評語有著重要意義,但它卻具有雙向性。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應該使用激勵性的書面評語(如綠色評語),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然而如果能再進一步設想一下,使用綠色筆,會使綠色評語更趨完美。
關鍵詞:評語;綠色評語;使用綠色筆
寫評語,是教師對學生各方面素質素養(yǎng)評價的至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而書面評語恰恰就是激勵學生、促進學生、評價學生的權威性的保障語言,比口頭評語更是有力得多。當然,事物都應是一分為二的,書面評語也具有雙向性:
1.激勵性的書面評語對于學生有著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激勵與導向作用,是家長全面了解學生的窗口,能夠密切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2008年12月11日,大眾網-齊魯晚報記者在泰安東岳中學看到一位老師為一名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寫的評語:“在老師的眼里,你是一個熱情奔放、熱愛集體的好學生,愿意主動與老師親近。但每當想起你及格線以下的學習成績,老師的心總是酸酸的、澀澀的。在新的學期里,你愿意揮動勤奮的雙槳嗎?有志者事竟成,老師相信你……中學期間所剩的學習時間不多了,衷心希望你在下學年能夠盡力往前趕,別讓今天的失誤變?yōu)橛谰玫陌没?。”這位教師贏得師生及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2.攻擊性的書面評語會給學生造成極大傷害,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2005年6月1日內蒙古晨報以《教師寫評語“真惡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為題,報道了呼和浩特市“苦舟寫字”培訓班“老師”在學生作業(yè)本上寫下“真惡心”3個字評語而引起紛爭之事,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一時間批評那個“老師”的呼聲紛至沓來。
在新課標“強調人文情感、人文精神、人文關懷,倡導人性的解放”的要求下,我們應該提倡寫激勵性的書面評語,用上“綠色評語”。
一、從顏色通常帶來的寓意方面來看
澳大利亞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老師用紅筆批改作業(yè),有損學生心理健康。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老師使用紅色筆批改作業(yè),會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弱點和錯誤上,同時紅色有很強的攻擊性,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成長。目前,澳大利亞14%的兒童和青少年存在某種心理疾病。
而綠色有更多的優(yōu)勢:
1.綠色作為一種中立顏色,與復蘇、生長、變化、天真、富足、平靜等有關,符合學生的天性,給學生以良性引導,如翠綠——天然的顏色——活躍的,堅定的,終有一天會變強。
2.喜歡綠色的人樂意去幫助每一個人,他們是自然界的母親,往往在和醫(yī)療有關的行業(yè)里工作,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這類人喜歡隱藏自己的思想,也不過分關注別人的事,所以他們往往是很好的聆聽者,有助于處于逆反階段的學生接受批改意見,較為客觀地分析事物。
3.綠色也有不成熟之意,使學生有發(fā)展空間,讓教師更顯虛懷若谷。
4.綠色是由藍色和黃色對半混合而成,因此綠色也被看做是一種和諧的顏色。它象征著生命、平衡、和平和活力。熱愛和平是學生固有的責任,他們希望每個人都能過上和諧的生活——班級和諧、學校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諧。
人看著紅色,會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長,心生煩躁,易于沖動;而看藍、綠這類冷色,則會感覺時間比實際時間短,相對安寧沉穩(wěn)。
二、從給學生的心理暗示來講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態(tài)度影響的心理特點。積極的心理暗示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對人體產生積極作用,幫助人們走出困境?!凹t燈停,綠燈行?!逼匠#藗兏矚g選擇綠燈,因為它可以暢行無阻,雖有“寧等三分,不爭一秒”之說,但情急之下還是有人闖了紅燈。同樣,學生也不希望被亮“紅燈”,而喜歡有激勵作用的“綠燈”。
紅色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效果——可以使人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使人感覺時間漫長,使物體看起來比實際大,比實際凸出(那豈不是在放大學生的缺點);綠色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效果——具有鎮(zhèn)靜的效果,不僅可以放松緊繃的神經,還可以緩解壓抑的情緒;可以減輕頭痛,使眼睛得到休息;還可以調節(jié)人的情感。
我以前帶的班級是藝術班,通過問卷調查,大多數(shù)學生更愿意接受綠色,認為它和平,充滿活力;而紅色更多的有血淋淋的感覺。
三、從正常視覺接受角度分析
實驗心理學早已證明,色彩既是物理現(xiàn)象,也是生理心理現(xiàn)象。色彩會引起人的神經、血壓、脈搏、肌肉、眨眼等一系列生理反應,并進而導致心理變化。如紅色在人的視網膜上刺激性最強,最易刺激人的生理與心理,甚至稍微接觸紅色,就會改變人體皮膚電流的傳導,就會改變人腦的正常電模式,使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綠色在人的視網膜上的反映較為柔和,因而有助于安神休息,有助于肌肉和情緒的放松,可以給人輕松愉快感。而按人們視覺對自然的經驗感受分析,色彩又分為冷與暖兩大類調子,紅等為暖色,綠等為冷色調,綠是紅的補色。
目前,公認在視網膜水平上的色覺理論是Young—Helmboltz三原色學說。正常色覺者在視錐細胞中有感受三波長光——長波(570 nm)、中波(540 nm)、短波(440 nm)的感光色素,即對應為紅、綠、藍三原色。人眼對光譜各波長的辨別能力是很不一樣的,對光譜某些部位,如480 nm和565 nm特別敏感,在這兩個部位上,波長變化不到1 nm人眼便可看出顏色的差別,而比較不敏感的部位是540 nm附近及光譜的兩端。而也有不少人在百度上提到“綠色是最容易被看見的顏色,因為綠色經過水晶體幾乎剛好落在視網膜上”。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綠色從不同方面給學生以良性的啟示并具有可操作性。也許它將來會出現(xiàn)些許不足,但彌足珍貴的是它可以使綠色評語表里如一,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產生更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董永鳳.淺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5(6).
[2]何婭.“綠色語文”對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育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4(5).
[3]原田玲仁.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M].郭勇,譯.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