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愛梅
摘 要學習語文就要學會語言文字運用,學會寫作,學會內(nèi)化和表達,這是工具性與人文性,實踐性與綜合性的真實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新課標;體會
2011年版《小學語文新課標》正式施行以來,我再次拜讀領(lǐng)會感悟了其精神實質(zhì),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其間的秉承傳統(tǒng),返璞歸真,凸顯語文本真的理念和亮點又浮現(xiàn)眼前,特別是貫穿小學階段的“寫字教學”和“語言文字運用”,又一次告訴我們學習語文就要學會寫字,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根;學習語文就要學會語言文字運用,學會寫作,學會內(nèi)化和表達,這是語文學習的脈,是工具性與人文性,實踐性與綜合性的真實體現(xiàn)。那么在日常教學中,如何才能將“寫字教學”“語言文字運用”落到課堂實處,讓學生每堂課真正有所得,有所獲,有所益呢,現(xiàn)就我的一些拙見與大家探究交流,望能與同仁共進。
1 注重學段特點,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加強寫字教學,是新課標中特別關(guān)注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它在原版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做了更新,明確了學段寫字目標。
如第一學段在“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基礎(chǔ)上加上了“有主動寫字的愿望”。
第二學段將“有條件的地方,可學習使用鍵盤輸入漢字”刪掉,取而代之的是“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三學段“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中加上了一個要求“力求美觀”,還增加了一條“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諸如以上三學段要求,看似簡單增減,實則意義重大。
如一學段所加“有主動寫字愿望”,不僅讓學生從小能識字,還愿從小想寫會寫字,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魅力,增強對祖國漢字的熱愛意識,從小愛上語文。
又如二三學段增加的內(nèi)容,突出了課堂寫字教學有規(guī)有矩,有模有樣,有動有靜的基礎(chǔ)教育,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和必要,可見新版的良苦用心。
基于認識,在從低段到高段的教學中,我特別重視了“寫字教學”,具體做到了:
1.1 足量練習,注重習慣養(yǎng)成。
我國教育學心理學家研究證明,訓練即是足量的時間內(nèi)反復練習,堅持不懈的事情,久而久之將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態(tài)度,一種能力,可見訓練的重要。對此,在教學中嚴格按照課標精神,力求保證課中十分鐘的寫字練習,不占用,不擠用;每天下午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課前10分鐘寫字訓練,不挪用,不他用,在學校統(tǒng)一播放輕松愉悅的音樂中,學生邊享受邊習字,鞏固了當天學過的生字,達到了隨堂練習,天天練習,堅持練習,分散練習,集中練習,綜合練習的預期目標。足量的練習時間,輕松的練習環(huán)境,學期末的習字效果顯而易見,習字習慣也自然形成。
1.2 多管齊下,激發(fā)寫字興趣。
基于平時的教學,習慣的養(yǎng)成,興趣的提升,每學期定期虛心請教本縣軟硬書法專家教師,并多次聘請指導;不少同學在校外自報書法輔導班提升自己;縣、市、省、國組織的各種形式的軟硬筆書法比賽,各類書法作品展覽,學生積極報名,踴躍參加,興趣盎然,獲益頗豐,所帶學生曾多人多次獲各級各類獎項。多管齊下,興趣激發(fā),學生在語文教師的鼓勵下,在輕松愉悅的寫字氛圍中,形成了良好的寫字習慣,為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為語文教學增添了活力生機。
橫豎彎勾,點提撇捺,縱橫交錯,渾然一體,相生相諧,鑄成了中國漢字,這就是魅力,有了它,課堂教學真正地“活”了起來。
2 注重語言文字運用,讓課堂教學“動”起來。
2.1 吃準學段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
新版課標將學段目標明確地列了出來,一目了然,清晰條理,可見學段目標才是引導教學的指揮棒。通過學習了解了每個學段的教學目標,從而有的放矢:
如閱讀教學學段目標:
第一學段,凸顯字詞教學、朗讀教學和說話訓練;
第二學段,凸顯詞、段的教學和片段訓練;
第三學段,凸顯表達方法的領(lǐng)悟,力求讀寫結(jié)合。
如寫作教學學段目標:
第一學段,以句子訓練為主。重在對寫話有興趣,從學寫一句話到寫幾句話,再到寫一段話,最后學寫簡單的日記甚至短文。
第二學段,以構(gòu)段訓練為主。重在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周圍事物,寫出見聞、感想和想象。
第三學段,以謀篇訓練為主。重在多讀書,廣見聞,善思考,有個性地表達。
以上閱讀與寫作的學段目標,既有銜接性,又凸顯學段獨立性,相輔相成,螺旋上升,讓小學段語文教學發(fā)展不再茫然盲目,整個教學也清晰明了,有的放矢了。
2.2 把握語言特點,揣摩寫作技巧。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從教材中了解把握語言特點,找準語言訓練核心,揣摩作者寫作方法,精準細膩地設(shè)計教程,學習、指導、訓練融合一體。
如寫人明理的文章,就選擇對話、心理、神態(tài)、動作等作為語言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如三年級的《“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文,通過品讀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和神態(tài)的句子,深入體會湯姆心情的變化,再如《愛之鏈》一文,三個人物的感人故事,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表現(xiàn)了出來,體會到他們的博愛胸懷。這樣的文章學生不僅能體會到情感,更要求在學習中揣摩出表達方式,模仿寫出相關(guān)人物品質(zhì)的片段文章。
再如寫景的文章,把運用比喻、擬人的優(yōu)美句子和重點詞語作為學習語言重點,進行積累內(nèi)化,如《廬山的云霧》讓學生從優(yōu)美的語言中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和祖國的熱愛,并由此學到寫景文章的寫作方法和語言感染魅力;再如有的小小說,寫作技巧富有藝術(shù)性,寫作特色非常明顯,就選擇細節(jié)描寫感受人物的形象,體會“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妙處,從而學會細節(jié)描寫等等。
以上是我在學習新版語文課標后教學中的一些拙略淺見,會有諸多不成熟之處,望能得到專家同行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并能在新課標的引領(lǐng)下,繼續(xù)努力提升自身業(yè)務素質(zhì),真正把握新課標精神實質(zhì),把“寫字”和“語言文字運用”作為今后語文教學的實踐點,不斷摸索,探究,改進,實踐,爭取“兩寫”成為我語文教學的關(guān)鍵支點和教學風格,讓語文教學返璞歸真,讓課堂教學“活”“動”起來。
作者單位
山西省壽陽縣北大街小學 山西省壽陽縣 0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