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肅王和大臣沈元用一起到金國出差,寄住在燕山的憫忠寺。
閑來無聊,二人一同游覽寺院,偶然看見一塊唐朝遺留下來的石碑,文辭非常優(yōu)美,沈元用便將碑文抄下來,邊走邊朗誦。
肅王一邊聽一邊走,好像不在意的樣子。
回到住處后,沈元用當(dāng)著眾人的面將碑文默寫下來,記不起的地方就空著。沈元用寫完后,極其夸張地把筆放到桌子上,擺出一副得意揚揚的樣子。
沈元用寫的時候,肅王一直在和別人聊天,待沈元用寫完,他看了一遍,隨即拿起筆將所有的缺字補齊,又將沈元用記錯的地方修正過來,然后將筆輕輕放下,轉(zhuǎn)過頭繼續(xù)和別人聊天。
自此后,沈元用再也不敢隨便顯擺了。
宋朝時,翰林院的眾學(xué)士在一起討論一個藥方,其中有一味藥不知出自何處,有一個學(xué)士說:“如果趙彥若在就好了?!逼鋵崳w彥若早就來了,但由于他坐的地方比較隱蔽,所以那學(xué)士沒看到他。
聽到有人提到了自己,他便應(yīng)聲說這個藥方在某一卷書的第幾頁。大家忙按照他的提示去找,果然找到了。
有人問他既然在,為何剛才不說話,趙彥若笑著說:“大家沒有問我,所以我不敢說?!?/p>
選自《山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