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珠
摘 要: 課內的教學和閱讀難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樹立“大語文”意識,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閱讀習慣,善于從不同的資源中吸收有益的東西,形成良好的語感,不斷提升語文素養(yǎng),豐富知識積累。
關鍵詞: 新課程 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在我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廣大教學工作者越來越多地注重在課堂中引入各種教育資源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語文作為一門工具學科,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很好地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得到教學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小學教學處在教育的初級階段,教學工作者要適當?shù)匾胝n外閱讀來豐富和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培養(yǎng)其對語文較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進而有效地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yǎng)及教學效率的提升。下面將就課外閱讀資源的利用展開討論和研究。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學生三觀的引導。通常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文學作品在文體、故事情節(jié)設定上偏向于真善美層面,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故事中發(fā)現(xiàn)新知識與正確的道德觀。同時,小學階段的課外閱讀故事更傾向于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小學生循序漸進地深入故事,提升其閱讀的專注力,良好的故事內涵能夠對小學生的人生目標與人生態(tài)度起到引導作用。
2.有利于閱讀與作文能力的提升。通過課外閱讀,小學生增長相關見聞,在語言的組織能力與詞語的運用能力上明顯提升。小學生受年齡的影響,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在語言、詞匯、語句排列上存在一定缺陷。通過課外閱讀,大量的語言輸入腦海中,勢必對其語言掌控能力產生影響。同時,在寫作文時可以將課外閱讀相關故事或是名人名言運用到作文寫作中,增強作文能力。
3.有利于提高語文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習中如果缺乏一定的興趣,教學效果自然就受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內容的知識覆蓋面是有限的,長期講授與學習,對這群朝氣蓬勃的孩子們而言難免會產生一些疲倦、枯燥的感覺。為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些必要的課外閱讀,讓學生在讀到優(yōu)美的文章、幽默的短文、充滿樂趣的文字、回味無窮的內容時,自然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的策略
1.授課教師制定系統(tǒng)的閱讀規(guī)劃。小學語文教學、語文知識的學習與鞏固,離不開大量的課外閱讀,我國小學階段的每位語文授課教師,都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為這群小學生制訂出系統(tǒng)的閱讀規(guī)劃。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涯最長,橫跨6個學年12個學期,是每位小學生學習時光中最長的一個階段?,F(xiàn)階段我國小學原則上執(zhí)行的是跟班走的教學方式,一位教師基本上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故此教師對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會了如指掌。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攀升,這些學生的識字量、閱讀能力都會慢慢提升,教師應按照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給學生制定出一定的閱讀規(guī)劃。
2.指導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課外閱讀好處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彼灾笇W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1)選擇教師可統(tǒng)一指導的讀物。一是要充分利用好與現(xiàn)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讀課本。在課堂教學中相互滲透,引導學生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文章。二是班級統(tǒng)一訂購一兩份適合學生閱讀水平的報紙,或從圖書館統(tǒng)一借閱一種圖書作為統(tǒng)一指導的讀物。(2)支持學生自由選擇讀物。對于學生自由選擇的讀物,應給予宏觀上的指導,教會學生選擇內容積極的讀物閱讀。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家訪、查閱資料、親臨書店等方式,搜集大量適合本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目,這些書目又分為必讀和選讀兩種,開學初將書目分別印發(fā)給學生。
3.課外閱讀時不僅要摘錄還要寫隨感。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要讓學生把閱讀內容中精彩優(yōu)美的詞句、片斷摘錄下來,積累好詞好句好段,為培養(yǎng)良好寫作能力打基礎,除此之外,還需要在自己深有感觸或有話要說的地方要寫上自己的內心思想、心理感受等。教師對于學生的這些隨感,要認真批改,并進行點評,在點評時表揚為主,建議為輔,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樣就不會讓學生產生在閱讀中重情節(jié)、輕方法的現(xiàn)象,從而提高課外閱讀的實效性。為讓學生養(yǎng)成長期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讓學生自行準備兩個筆記本,一個用來摘錄,一個用來寫隨感,寫心得體會,教師周周檢查,周周批改,周周評講,表揚做得好的,激勵做得一般的,盡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在班級中形成你追我趕的讀書熱潮,讓學生在豐富語言積累的同時,養(yǎng)成動眼、動口、動腦、動手的良好閱讀習慣。
4.合理調整,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1)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钡拇_,社會上處處有語文、用語文。在語文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并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jié)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拓展閱讀。如學了《巨人的花園》,引導閱讀《格林童話》有關章節(jié);學了《鳥的天堂》后,推薦閱讀《巴金集》等。(2)開辟閱讀時間。課外閱讀需要有比較充分的時間,囫圇吞棗地應付課外閱讀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要控制過多的語文書面作業(yè),保證學生每天有半小時自由閱讀的時間。另外,還要及時與家長交流,填寫讀書卡、作家及讀書專題小報等,讓語文作業(yè)變得有趣起來。在閱讀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能關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大部分學生將喜歡上閱讀,學習語文的熱情也將不斷高漲,從中體會到語文園地是一片凈土,是一個樂園,是一個豐富知識的基地,是伴響中國語言文字寫作的前奏曲,體現(xiàn)著“我喜讀,我樂讀”的深刻含義和宗旨。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較重要的一項拓展活動,課外閱讀在整個素質教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同時,通過課外閱讀的開展,能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教學工作者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其指導作用,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
參考文獻:
[1]鄭芳齡.課外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中國校外教育,2015.10.
[2]范俊青.如何培養(yǎng)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能力.學園,2013.19.
[3]趙小娜.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周刊,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