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冬梅
【摘要】馬克吐溫說過:“如果教學就和告知一樣的話,我們所有人都會懊惱的無法忍受?!比绻麅H僅告訴學生怎么學,而不是他自主學習,探索得知新知識的話,他永遠成為不了優(yōu)秀的學生。那么怎么學?怎么有效地學?怎么引導學生學?怎么去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學?是我認為當今英語課上至關(guān)重要的事情。在英語課堂中,如果能用各種記憶策略,提煉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將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地英語思維習慣,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思維素養(yǎng)的的養(yǎng)成。
【關(guān)鍵詞】記憶策略 自主課堂
一、音樂記憶法促思維創(chuàng)新
美國斯佩里教授通過割裂腦的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因此,我們知道負責形象記憶的是右腦,上課時,如果多利用一些音樂、繪圖讓學生利用右腦進行記憶,將會提高孩子們的記憶力。比如,在一年級的課堂上,我們顯而易見能看到音樂帶給孩子們的快樂,英語語感的生成和音樂策略大有關(guān)聯(lián)。在歌曲中,孩子們跟著律動的音樂,唱著和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歌詞,整個身心都很愉悅,在這種腦電波的刺激中,孩子們完成了思維再創(chuàng),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歌曲《This is Mr. Green》中,孩子們通過練唱,認識了難度較高的單詞Mr. Green,竟輕松掌握了,在此基礎上還能創(chuàng)新——替換歌詞,把Mr. Green換成Miss Li,或換成其他人名。這種帶有“替換功能”的最初級的學習策略,能讓孩子們初步地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快感。
二、口訣記憶法促語感養(yǎng)成
對于那些苦于死記硬背的孩子來說,含轍押韻的歌謠和首字母縮略詞是兩種常用的化苦為樂的記憶策略。在高年級的英語課堂中,語法的構(gòu)成和枯燥的理論知識是孩子們對語法無法接受和不能理解的內(nèi)在原因。利用朗朗上口的口訣,效果怎樣呢?在教一般疑問句時,五年級剛剛接觸語法的孩子很難理解,從Be動詞的講解到Be動詞的提出,孩子們就已經(jīng)犯困了!于是,讓孩子仔細觀察這兩句的構(gòu)成(There is a house in the forest./Is there a house in the forest?)孩子們清楚地看到Be動詞的順序變化了,標點符號也從“?!弊兂闪恕??”,于是很快得出結(jié)論:一般疑問句——Be 動詞往前提??偨Y(jié)是對了,但總感覺律動感不強,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我們一起把“句號變問號”這句改成了“句末的問號莫丟棄”,這一改不僅順口了,似乎還很解氣,這么麻煩的語法似乎一下子在口訣中扎根了!緊接著,學生根據(jù)口訣來變一般疑問句,如There are some classrooms in the school. 學生只理解一般疑問句中Be動詞往前提,卻忽視一般疑問句中大部分some變any這個現(xiàn)象。于是在原有口訣再創(chuàng):一般疑問句:Be 動詞往前提,句末的問號莫丟棄,some改變成any。隨著朗朗上口的口訣的誕生,孩子們的語法學習效果與日俱增。此后,我們還挖掘了多個小口訣,有了這些小口訣,學生多了一份學習技巧,自然也多了一份學習主動性。
三、形象聯(lián)想記憶法展想象
在小學課堂上,利用思維導圖,設計圖案、關(guān)鍵詞、提煉課堂知識剛要,可以更形象地記憶重點知識。王松泉(1995)認為,板書是反映課文內(nèi)容的鏡子,是展示作品的屏幕,是教師課堂教學引人入勝的導游圖,是開啟學生思維進入知識寶庫大門的鑰匙,……比如:沈國峰5A Unit8《At Christmas》第一課的板書,就是通過直觀的圖和提煉關(guān)鍵詞,并使用連接詞創(chuàng)作板書,通過形象化的記憶特點,學生初步嘗試和學習了“知識儲存的形象化”。這種一目了然讓學生快速記憶的方法,讓學生形成了頗有畫面感的有趣記憶,并發(fā)散了思維,也更好地促進其主動地學習。
四、游戲記憶法促思維涵養(yǎng)
有人曾對芝加哥小學生的主動學習效果進行一次廣泛的研究,即對比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和視學生為被動接受者的課堂做了研究。發(fā)現(xiàn)強調(diào)4年后的人際互動的課堂上的學生,成績大幅度提升了!所以——何不少坐多動,進行模擬教學,游戲教學,讓學生體驗式的學習呢?如高年級游戲——重在思維拓展,重在生生之間的參與和合作,重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體驗學習成果的生成。
五、歸類記憶法顯學習策略
《21世紀外語學習標準》(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2006)指出:語言和交際是人類經(jīng)驗的核心。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交際技能,有效的學習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總所周知,皮亞杰對認識本質(zhì)的回答,強調(diào)了兒童本身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知識不是簡單的摹寫,它必須通過兒童自身的動作和運算才能獲得。所以,讓學生自主學習,必須讓學生在交互情境中學會體驗,必須在學習策略中提高學習能動性并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外語教學沈國峰譯林版5A Unit8《At Christmas》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15.04.
[2]劉金花.兒童發(fā)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9.
[3]王松泉.板書學[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5.
[4]程曉堂.英語學習對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法,2015.
[5]王燕.小學英語入門階級教學策略的實踐與研究[J].小學英語教學設計,2001.08.
[6]大衛(wèi).蘇澤.教育與腦神經(jīng)學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