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遼陽縣中醫(yī)院 (遼寧 遼陽 111000)
喉罩麻醉和氣管插管麻醉在小兒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張霞 遼陽縣中醫(yī)院 (遼寧 遼陽 111000)
目的:對喉罩麻醉和氣管插管麻醉分別在小兒麻醉中的效果進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選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來本院進行手術的患兒共90例,隨機將45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45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觀察組中的患兒進行喉罩麻醉,對照組中的患兒則進行氣管插管麻醉,對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進行對比并作好記錄。結果:通過對兩組的麻醉效果進行對比,其中觀察組的患兒麻醉總有效率為97%,對照組患兒麻醉總有效率為77%,對比發(fā)現觀察組的麻醉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患兒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比對照組短,而麻醉后的不良反應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喉罩麻醉在小兒麻醉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并維持患兒的血液流動的穩(wěn)定性,其術后不良反應率也大大降低。
小兒麻醉 喉罩麻醉 氣管插管麻醉 效果分析
由于小兒患者的年紀比較小,其抵抗能力也比較弱,所以在臨床麻醉過程中小兒麻醉的要求會比成年人要高?,F階段臨床麻醉有氣管插管麻醉和喉罩麻醉這兩種,其中氣管插管麻醉作為一種比較傳統(tǒng)的麻醉方法通常是需要在麻醉誘導后經過口插入相應的氣管導管,并以此來實現麻醉的目的。而喉罩麻醉則是一種新型的麻醉技術,其主要是將喉罩安置于患者的喉咽腔,并利用氣囊來封閉食管以及喉咽腔,這種經過喉腔通氣的麻醉方式在臨床麻醉過程效果良好,所以在臨床麻醉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本文為了對喉罩麻醉與氣管插管麻醉的麻醉效果進行分析,將本院2015年4月~2016月7月收治的9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并將這些患兒分別進行氣管插管麻醉和喉咽麻醉,并觀察其麻醉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選取自2015年4月~2016年7月來本院進行治療的9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患兒平均分為兩組,隨機將其中45例患兒作為觀察組,余下45例患兒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男性26例,女性19例;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5±1.6)歲。兩組患兒在性別以及年齡等方面的數據具有可比性。
在進行手術前,給這兩組患兒分別注射3~5mg/kg的苯巴比妥鈉和0.02mg/kg的阿托品。然后將對照組中的患兒進行氣管插管麻醉,在麻醉前要給患兒使用1~2的氯胺胴和0.05mg/kg咪唑安定進行麻醉誘導,另外在進行插管前要注射羅庫溴銨0.6mg/kg,羅庫溴銨作為一種肌肉松弛藥物能夠確保插管的順利進行,在插管操作結束后再利用呼吸機來維持患兒的呼吸通暢。要特別注意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要維持深度麻醉。觀察組在進行喉罩麻醉的前期也需要進行麻醉誘導,具體操作方式與藥量與對照組一致,在麻醉誘導工作完成后再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當的面罩,麻醉的同時要保證患兒的自主呼吸[2]。在這兩組患兒麻醉結束后相關人員要對其麻醉效果進行分析和記錄,同時也要觀察手術后這兩組患兒的拔管時間、清醒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等情況。
在麻醉過程中,患兒的鎮(zhèn)痛效果比較明顯,并能維持良好的肌肉松弛度,在手術過程中并無血壓或心率升高的現象,這種情況則為顯效;在手術麻醉的刺激下出現輕微的血壓、心率升高,并需要進行聯(lián)合麻醉的情況為有效;而在手術麻醉的刺激下有比較顯著的血壓和心率升高的影響則為無效。
通過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麻醉效果進行對比發(fā)現,觀察組顯效患兒為31例,有效患兒為11例,另外3例無效患兒;而對照組中有20例患兒為顯效,其中有效患兒有15例,而無效患者則有10例。根據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出觀察組的麻醉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喉罩麻醉作為臨床麻醉中一種新型的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具有比較平穩(wěn)、操作便捷以及麻醉效果顯著等優(yōu)勢,因此,喉罩麻醉的方式在臨床麻醉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新型的麻醉方式與傳統(tǒng)的氣管插管麻醉方式相比,其對患者的呼吸道刺激較小,并且在麻醉操作過程中無任何創(chuàng)傷,除此之外,這種麻醉方式在臨床運用過程中并發(fā)癥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非常少。小兒患者由于年齡較小以及自身抵抗能力差等因素的影響,其臨床麻醉的要求要比成人高得多,并且在麻醉過程中復雜性以及風險都比較大。在以往通常會采用靜脈麻醉,但是在處理呼吸道麻醉方面應用這種麻醉方式很容易造成患兒出現呼吸障礙,嚴重一點的可能會導致患兒出現死亡。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喉罩麻醉與傳統(tǒng)的氣管插管麻醉進行了對比觀察,結果表明進行喉罩麻醉方式的患兒麻醉效果以及拔管時間等方面都要優(yōu)于采用氣管插管麻醉。并且采用喉罩麻醉的患兒在手術過后出現并發(fā)癥以及不良反應的情況都要比傳統(tǒng)氣管插管麻醉方式要輕,另外對于患兒的術后恢復情況也沒有影響[3]。
氣管插管麻醉作為一種比較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在小兒患者的臨床麻醉中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患兒的頸部比較短,再加上其喉頭位置比較高等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可能會導致患兒的喉部軟組織受到損傷,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氣管插管的難度。除此之外,由于幼兒患者的呼吸道黏膜比較薄,所以如果患兒出現了喉頭水腫的情況就會進一步導致呼吸不順暢的現象。另外在進行氣管插管麻醉的過程中對患兒的血流動力學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可能會導致患兒出現血壓升高以及心率加快。
而喉罩麻醉是利用聲門上通所裝置來進行麻醉誘導,這種裝置有效結合了面罩與氣管插管共同的優(yōu)點,并且這種麻醉操作是不需要通過患者的聲門,這樣就能很好的降低對患兒喉頭及氣管部位所造成的損傷。喉罩麻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是不借助喉鏡的,從而能夠有效降低麻醉過程的各種并發(fā)癥,就算手術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并發(fā)癥也不用擔心,由于這些并發(fā)癥通常都是比較輕微的,是很容易對其進行控制和處理的。但是喉罩麻醉方式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喉罩無法將喉口完全進行封閉的話,就很容易發(fā)生反流或誤吸等情況,而這些情況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并且這種麻醉方式是不適合長時間手術使用的,在運用過程中應該要結合小兒患者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根據上述內容可知,在小兒患者的臨床麻醉過程中應用喉罩麻醉的方式相比于傳統(tǒng)的氣管插管麻醉的方式,其麻醉效果更佳。并且喉罩麻醉方式對于患兒的呼吸道刺激較小,其操作過程也比較簡單、便捷,最重要的是麻醉結束后并發(fā)癥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4]。
[1] 李芝一.小兒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氣管插管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7,23(6):62-63.
[2] 孟斌.喉罩麻醉與氣管插管麻醉在小兒麻醉中的比較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6):180-181.
[3] 陸化娟.喉罩麻醉和氣管插管麻醉在小兒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對比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5,36(7):1323-1324.
[4] 仲山,張斯壁.喉罩麻醉與氣管插管麻醉在嬰兒麻醉中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3):263-264.
1006-6586(2017)22-0141-02
R726.1
A
2017-08-01
張霞,副主任醫(yī)師,研究方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