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 要:此篇論文重在剖析施光南與歌劇《傷逝》包括施光南先生的生平簡介及歌劇《傷逝》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其音樂特點。使讀者能夠深入的了解施光南先生及其歌劇《傷逝》。
關鍵詞:傷逝;詠嘆調;音樂形象
中圖分類號:J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5-0107-01
一、緒論
歌劇《傷逝》選自魯迅所創(chuàng)作的唯一一部描寫青年愛情的短篇小說《傷逝》,原著作于1925年10月21日,隨后收錄在魯迅小說集《彷徨》中,故事講述的是一對深受五四運動新思潮影響而覺醒的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扮演著在一個倍受封建思想壓迫的社會環(huán)境中要求個性解放、并追求自由愛情的青年形象。在他們相識后,因受到挪威戲劇家易卜生的戲劇作品《玩偶之家》的影響,大膽追求自由的戀愛,勇敢地反抗封建道德與世俗的偏見,沖破封建家庭的牢籠,為了所謂的愛情同居在一起。而最后這段海誓山盟的愛情卻因為世俗的偏見、社會的冷漠以及涓生的懦弱沉痛收場。很多人認為魯迅的《傷逝》是為了歌頌青年人爭取自由的愛情以及追求“個性解放思想”而創(chuàng)作的,事實上,魯迅在這個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為進步青年敲響警鐘——解放思想也有局限性,其重點在于探討在這樣一個吃人的社會里,進步青年應該如何找到“新的出路”。
歌劇《傷逝》的曲作者施光南的一生創(chuàng)作了成百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其改編創(chuàng)作的同名小說歌劇《傷逝》無論是從其選題、音樂人物的塑造還是音樂的表現(xiàn)力都可以稱之為一流,在這部歌劇中施光南先生把子君這個音樂形象塑造得極其生動,子君的唱段也朗朗上口,正因如此,許多高等院校將子君演唱的這三首詠嘆調列為教學曲目,本文著重分析女主角子君所演唱的三首詠嘆調,由此剖析子君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通過了解其三段重要的詠嘆調所呈現(xiàn)的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情緒色彩,使子君的音樂形象更加鮮明,希望可以幫助演唱者充分理解其演唱的選段及角色性格,使之能在演唱過程中更好的表達歌曲所要傳達的思想意境,從而實現(xiàn)歌曲演唱的二度創(chuàng)作。通過這篇文章能幫助讀者對這一論題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結合并梳理各種期刊雜志與相關資料,使這一論題初步系統(tǒng)化。
二、施光南與歌劇《傷逝》
(一)歌劇《傷逝》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其音樂特點
歌劇《傷逝》是一部當代民族歌劇也是我國歌劇史上第一部抒情歌劇,是為了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而改編的同名歌劇,由王泉、韓偉編劇,施光南作曲。這也是施光南第一次將西洋歌劇的創(chuàng)作技法使用在民族歌劇中,他將詠嘆調、宣敘調、對唱、重唱等聲樂題材完美的融合進入整部歌劇,不僅繼承魯迅原著中悲涼、沉重、幽怨的藝術風格,而且也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刻畫,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將人物的心理變化、子君對愛情的向往刻畫得淋漓盡致。施光南在作曲編排中依然使用魯迅創(chuàng)作倒敘的手法,從沉重的樂曲開始,揭示這段愛情凄涼的結局。
(二)施光南簡介
施光南,1940年8月出生于重慶,其從小熱愛音樂并展現(xiàn)了其音樂才華。在施光南5歲時,為了迎接重慶小學生音樂比賽,他自創(chuàng)了兒歌《春天到了》榮獲小學乙組第二名,這便是他的處女作,隨后施光南接受了專業(yè)的音樂教育,在其十二歲時,就匿名出版了《圓舞曲》、《懶惰的杜尼亞》等曲目,施光南一生創(chuàng)作了超千首的音樂作品,每一首都是朗朗上口,被世人傳唱,而就是這樣的一位“神童”卻是出生在一個與音樂事業(yè)“絕緣”的家庭,我認為,施光南先生在音樂上的成就不僅在于他對音樂的愛好以及家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他將自己的愛國情懷投入到音樂事業(yè)中,克服了時代的批判,在輝煌的年代不驕不躁,他對音樂事業(yè)數(shù)十年如一日默默的奉獻。在20世紀70年代,施光南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音樂作品如《打起手鼓唱起歌》、《最美的贊歌獻給黨》等均受到好評,但在隨后的文革期間,他也因為這些歌曲被扣上了“黑色回潮”、“修正主義”的帽子。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為了慶賀這一時刻,施光南將自己的滿腔喜悅以及人民群眾揚眉高歌的心情融合而創(chuàng)作了一曲《祝酒歌》,陶醉了華夏大地,成為中國音樂史上不衰的傳奇。
施光南的音樂作品始終貫穿著他強烈的愛國情懷,他的作品成為經久不衰的時代之歌,他為此也成為新中國1949年建國后唯一一位被國家授予“人民音樂家”稱號的藝術家。
三、結語
在這部歌劇中,子君這個人物形象通過三首詠嘆調得到具化,三首詠嘆調是子君在三種心境下演唱的,一次比一次凄婉、一次比一次絕望,為了能更好的突出子君情緒上的變化,施光南在這三首詠嘆調中都使用了戲劇性的對比,用以強調子君對生活、對愛情的迷惘、痛苦、絕望。其中《紫藤花》這一唱段是歌劇的主題音樂,它的首次出現(xiàn)是在歌劇的呈示部,深情而純真表現(xiàn)了子君與涓生對美好新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參考文獻:
[1]施光南.歌劇創(chuàng)作的探索[J].光明日報,1981(12).
[2]何忠輝.施光南的歌曲創(chuàng)作[M].湖南學院學報,2004(08).
[3]居其宏.歌劇綜合美的當代呈現(xiàn)[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2000.
[4]韋明.中國歌劇音樂劇散論[M].上海: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