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學武
跨年晚會 導演有話說
文/陳學武
在跨年晚會之后,一條史上最牛導播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一夜之間,一個幕后人員變成了“網紅”,他就是浙江衛(wèi)視節(jié)目中心的導播陳學武,這一行,他做了十幾年,而這次跨年的導播工作從各方面都達到了他的從業(yè)之最。關于這項他熱愛并為之堅守的事業(yè)。
我坐在電視轉播車里。屏墻上切出的是14號機位大全景畫面,中國藍的LOGO壓在畫面正中,各路訊道里散場的人們身影仍略顯興奮。我渾身的血液似萬馬奔騰,大腦運轉著速度與激情,仿佛真正的直播馬上才要開始,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外掛全開的“印度阿三”,摩拳擦掌地準備著創(chuàng)造一場“寶萊塢”式的夢幻傳奇。
此刻,是2016年1月1日凌晨0點08分,浙江衛(wèi)視《奔跑吧2016》跨年晚會剛剛結束。
好像又不那么真實。
因為,絲毫感覺不到經過4個多小時精神高度集中之后的那種倦怠、5個多小時沒上廁所之后膀胱緊張的壓強、10個多小時沒吃東西之后腹內的虛空以及36個小時不睡覺之后必然的恍惚。恰恰相反,填滿我的是一種真切的充實,其程度許久未見,足夠產生異常酣暢淋漓的痛快。
這種充實,跟我參與這次跨年晚會所體會到的勞累一樣,都是從業(yè)之最。
直播是跨年晚會全部工作流程中最后一個步驟,對我來說,當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幾百號人近一個月的集中辛苦全靠這最后一步來呈現。作為這次直播晚會的導播,雖然有十多年的從業(yè)經驗,但是仍然感到巨大的壓力。為了盡可能完美呈現這最后一步,加入晚會導演組后,我在策劃階段就開始了針對性的準備。
這次跨年晚會的場地選址深圳灣體育中心的體育場。從空中俯瞰,體育場造型新穎,形如一顆飽滿圓潤的蠶繭,因而被命名為“春繭”。體育場外直線距離不過百米便是南海,周邊環(huán)境優(yōu)美,加上宜人的冬季氣候,這里實在是做戶外大型晚會的優(yōu)選之地。
也許是棚內的節(jié)目、晚會做得太多了,被場地的種種局限牽絆手腳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到戶外透透氣,舒展一下腿腳的愿望也越來越迫切。這次終于可以在南中國的大場地上一展身手,我?guī)е┬∨d奮早早地加入了晚會導演組,開始了策劃工作。
嘉賓確定的過程很緩慢,策劃工作的進展也快不起來。除了與這次晚會的贊助商在商務對接上有實質性進展之外,最初的小興奮似乎有些不知所終。突然華麗麗的舞美圖出現了,瞬間就燃爆了整個導演組。
戶外的晚會,對舞美設計限制最少,但同時也讓設計師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作為讓業(yè)界驚艷的2007年中博會開幕式晚會舞美設計師,名門之后尚天寶老師不負眾望,拿出了再度令所有人贊嘆的“夢幻哥特城堡”風格的設計圖。
整個舞臺的寬度、高度、縱深都是我從業(yè)以來所接觸過的最大體量,無論從形態(tài)上、功能上還是在播出端呈現的變化上都給導演組在策劃時提供了充裕的想象空間。
于是開場《奔跑吧兄弟》的七只出場方式便大體上有了方向,利用五聯升降屏與主大屏背景聯動做人屏互動出場的設計,以此來實現從片頭到晚會現場的順利過渡。其中,還專門為Angelababy設計了躍入水中的唯美表現方式,視頻導演為此專程去北京全國唯一的一家專業(yè)水下攝影棚進行拍攝。這個出場設計,涉及到大屏、五聯屏的聯動與演員站位的配合,而且必須是在接近全黑環(huán)境下才能突出設計效果,對鏡頭準確度上的要求格外高,要在正確的時間點找到正確的人并做正確的推拉動作,雖然在平時的錄制中不算難事,但是面對直播,必須要設計詳細的分鏡頭本,杜絕可能出現的任何錯誤。
舞臺的主開合屏后是樂隊表演區(qū),利用大屏開合與鏡頭運動的配合應該能夠制造出很好的效果。于是在第一個帶樂隊演出的嘉賓鄭鈞出場鏡頭的設計上,準備了兩種方案,一種是較為常規(guī)的使用斯坦迪康,另一種是較為大膽地利用無人機航拍,從拉開一條縫的大屏中間飛進去,帶來的視覺效果一定特別震撼。然而這個方案在圖像傳輸、操控把握程度上有待論證。
戶外場地寬大,空間沒有阻礙,是使用飛貓(spider cam)的絕佳環(huán)境。這次的舞美設計中,又在臺口正中的地面、立面都設計了圓形屏幕,如果沿舞臺到觀眾席這個方向的中軸線設置一臺二維飛貓攝像機,居中的起落幅加上長距離的運動畫面一定能給這臺晚會帶來全新的視覺享受,也能更加凸顯舞美的磅礴氣勢。
除此之外,場館的奇幻夜景需要在附近找一個制高點設置微波機位呈現,同時也是給無人機航拍做備份。舞臺前沿的電控軌道已經是大型晚會必不可少的標配。遺憾的是這兩個機位都因為意料不到的原因而命運多舛,忍著淚留到下文詳述。
晚會的嘉賓陣容不斷地在變化著,節(jié)目內容設計也在不斷地更新著。導演組在日夜循環(huán)周而復始的會議上反復燒腦的同時,各路外圍團隊也紛紛報到,加入了這場龐大的跨年之戰(zhàn)。
負責提供電控軌道的是一家長期合作的公司,這次的設備需求讓他們傷透了腦筋。我想沿著舞臺前沿的弧度設置一段彎軌,與舞臺的弧形邊緣形成同心圓關系。這樣在軌道攝像機高速運動時仍能與舞臺保持相對固定的距離,從畫面的美感、操控人員的便捷性兩方面來說都非常有益。然而這個舞臺實在太大了,臺口弧度的直徑是8米,全中國的彎軌都沒有8米以上直徑的規(guī)格。而如果退一步,利用現有規(guī)格的彎軌就一定要拼接,非常影響運動路線、速度,更會嚴重干擾到操作員的操控。
今年,有5家上星頻道要直播跨年晚會,而每一家都宣稱今年的投入是歷年之最。面臨這么嚴峻的競爭形勢,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地完成每一項工作,完善每一個細節(jié),怎能坐視在這非常重要的機位上有湊合的情況出現?這家公司了解這個項目的重要性之后,給出了非常下血本的方案:定制。目前國內的技術可以生產直軌,但彎軌一直都是由國外廠商生產。這家公司馬上把我們舞臺的平面施工圖發(fā)給比利時的生產商ROSS VEDIO公司,經過工程師的詳細計算,與我反復討論確認,最后決定定制直徑10米的彎軌,兩端與直軌相接,最大程度地實現了我對軌道的要求。算了算剩下的時間,剛剛夠從歐洲發(fā)貨到中國。軌道公司與我對接的負責人不無嬌嗔地表示,這些彎軌我們晚會用了以后估計就直接扔倉庫里了。因為不可能再有這么大的舞臺,別人根本用不上。于是剩下的就是對定制全方位高大上的想象。
但是所有的想象都想象不出在跨年那天晚上,那些由比利時人為這臺晚會專門設計生產的彎軌會以怎樣的理由在中國的一間倉庫里已經躺了6天……
飛貓團隊、無人機航拍團隊等合作團隊此時也已明確任務,著手準備設備,下一步,該是到現場甩開膀子大干一場了。
12月24日,我到達深圳后,馬上與先期抵達的同事們開會溝通當地各項工作進程。第二天一早就來到現場。雖然之前對舞美的體量從紙面的數據上有所了解,但是進入體育場之后,仍然被舞臺的壯觀景象震撼到了。整個舞臺橫跨體育場,設計圖上最寬處的兩座鐘樓應該相當于足球場兩個球門所在的位置,舞臺最高處有38米之高,跨度、高度在全亞洲范圍內都堪稱之最。能夠以這樣的舞臺為依托辦一臺晚會,讓我這個已經20年工齡的電視老民工仍然無比地興奮。
可惜啊,這興奮勁兒也就持續(xù)了不到一個上午,接下來的幾天直到晚會直播開始之前,統統都被各種問題各種狀況死死糾纏,完全容不得有任何閑工夫再抒發(fā)小小的情懷。
率先發(fā)難的,是飛貓的吊裝問題。由于舞臺38米的高度,使飛貓沿中軸線吊裝在體育場建筑頂端的方案必須進行更改。在此方案下,飛貓稍微下降高度,就與舞美結構發(fā)生沖突。如果避開舞美結構,就只能在高空做線性運動,完全失去了二維的功能,很多需要下降到舞臺地面附近的鏡頭根本無法實現,如此飛貓便徹底失去意義。
飛貓團隊根據舞臺結構迅速提出了備用方案,以舞美結構最高處的TRUSS架作為支點,另一端固定在觀眾席上方的體育場建筑上,這樣就可以實現飛貓機位在舞臺前區(qū)降至接近地平面的位置。對于鏡頭來說,這樣的動線已經能基本滿足我最初的設計。
然而一提出來就直接被舞美的施工方否定了。
原因似乎不容質疑:安全。因為這個舞臺需要大量的TRUSS架來搭建基礎結構,加之體量巨大,主體結構完成之后,舞臺正中承重的橫梁已經比施工前演算的位置壓低了10多公分。如果再加上飛貓,除去自身重量,更重要的是運動起來會產生更大重力,對舞臺結構的穩(wěn)定可能存在極大影響。
聽著好像無法反駁,但是又非常不甘心就這么取消飛貓。斜著架設,首先畫面不好看,其次仍然會與舞美結構發(fā)生沖突。只能回到上述的備用方案,但是安全無論如何是必須要保證的。首先建議舞美將作為飛貓支點的TRUSS架與體育場內建筑加裝鋼絲固定,以減少該支架在飛貓運動時承受的拉力。同時請舞美施工方將飛貓吊裝方案發(fā)回北京的設計院進行重力推演,計算出飛貓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最大重力值,再評估舞臺結構能否承受。
這個過程的縝密程度有圖為證。因為安全是頭等大事,容不得任何含糊。
經過兩天的漫長等待,終于等來了好消息,從計算的結果看,舞臺結構在經過加固之后完全能夠承受飛貓因運動而產生的重力,這個方案可以執(zhí)行了,我很多正俯的畫面設計可以做到了,剛準備再度興奮,就被來自軌道的消息攪黃了。
從比利時定制的彎軌因為中國海關的設備故障延遲出關,什么時候能出關還不知道,是否會影響彩排或者影響有多大,也不知道。
我只能呵呵。
還是去登高望遠放個風,看看外場的高機位放在哪兒合適吧。站在舞臺上向體育場外望去,唯一能看到的建筑物正好是體育中心的產權方華潤在建的一幢高樓。體育場矮胖圓潤,那樓高瘦修長。名字也都呼應,一個叫“春繭”,一個叫“春筍”。施工電梯一刻不停地向上運行了4分50秒后,我來到了離地280米的頂層作業(yè)面。從這里向體育場望去,能看到半個舞臺,整個體育中心盡收眼底。入夜之后,裝飾燈亮起,一定是異常地美麗。這個鏡頭,是那些在體育館之類的室內跨年的競爭對手所無法抗衡的。
高處的美景所帶來的片刻輕松一回到體育場內立刻就煙消云散了。
各種狀況層出不窮。軌道公司怕出關仍有問題影響直播,臨時將所有庫存軌道都發(fā)到現場搭設以期備用。然而草坪不平,無法鋪設。需要施工的木板墊在草上,找舞美解決了木板卻沒有人去搬運,找了人去搬卻發(fā)現木板又不夠,再找舞美施工方到外地去運來。場內架設機位的高臺做好后卻因為觀眾席遲遲沒有完成布置而不能放置,而觀眾席座位按計劃要30日中午才完成擺放,經過多方協調,終于將時間提早到29日中午。觀眾席好了之后,機位臺卻無法按照機位圖的位置擺放。因為內場為售票區(qū),不能減少座位,也不能阻擋觀看舞臺的視線,只能挑工作通道以及區(qū)塊之間的空隙放置。放好了之后再看那些機位臺,丑不堪言不說,稍微站個人就很晃,要是加上了76倍長焦鏡頭的攝像機那畫面就完全穩(wěn)不住了。再去找舞美施工方要求加固。剛坐下喘口氣,就接到華潤方面的電話,之前看的“春筍”頂樓因為施工方很早就計劃在30、31日兩天進行整體抬升而不能架設機位了。
節(jié)目的真正彩排從29日才算開始。
已經晚了,所以我們得用更晚來搶回時間。所有需要用到大型道具的節(jié)目都非常不順利,因為道具做得不是太大就是太重,給上下場以及在舞臺上的呈現帶來很多困難。負責道具制作的團隊把現場變成了工廠,臨時對道具進行修改。舞臺兩側電焊聲、切割聲、敲打聲此起彼伏一直持續(xù)到直播當天。
30日凌晨2點,下起了雨。彩排也告一段落。這天要再去其他高樓確定外場高機位的位置。這一天我所能用來睡覺的那幾個小時,將是2015年的最后一覺。
從30日中午開始回到現場,一邊彩排節(jié)目中的舞蹈以及道具的上下,一邊隨時等候嘉賓藝人到場走臺。對我來說,在現場看彩排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節(jié)目所有元素,設計鏡頭才能相對完整與準確。但是這一晚上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
等到嘉賓藝人們都走完臺,我們唯一的一次全工種聯排開始已經是晚上11點了。
一夜無話,一夜無眠。
早上7點,迎著朝陽離開現場,我知道,我真正的考驗馬上就要來了?;氐骄频?,直接吃過早飯,洗了個澡,便坐在電腦旁開始整理鏡頭備忘:
跑男7只的出場落實為三個機位號;需要特殊處理的各種前奏、間奏、副歌、SOLO;兩臺斯坦迪康的調度與使用;專門做了飛貓機位鏡頭備忘,詳細標注了那些節(jié)目要怎樣用到,怎么運動,怎么躲開激光,怎么拍攝旋轉燈臺,怎么表現地屏內容與舞臺正中的時鐘屏;怎么讓2號機在拼湊的軌道上拍出流暢的畫面;怎么完成晚會的商務需求;怎么用22個訊道完成對晚會現場空間的全面呈現;怎么與陌生面孔越來越多的攝像團隊達到最大程度的默契;怎么解決突發(fā)狀況……
再回到現場,突發(fā)狀況已經在等著我了。當地公安要求必須在0點10分之前結束;《新聞聯播》超時,我們要更改流程;外場高機位因為新選的高樓安全措施不足,無法架設,加上雞肋似的高度,于是取消,放在場內看臺上拍大全景;航拍的無人機被現場的安保以安全為由禁止升空,也就是意味著直播時也不能用了。前一天晚上聯排時測試了航拍的畫面,效果非常出彩。我利用體育場建筑的特點設計了一個由場外的高空沖向體育場,并穿過建筑的空洞進入場內,這個鏡頭在測試時引發(fā)了轉播車上所有人的驚嘆,大家直呼好看。直播也用不了了,好在航拍員把測試鏡頭都錄了下來,于是找了些不太明顯穿幫的鏡頭上載到轉播車上,觀眾在直播時看到的航拍畫面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的。
31日晚上7點半,我坐在轉播車里,努力調整呼吸,將注意力逐漸集中到腦海里的整臺晚會上。不再去想任何別的,靜靜地等著時間走到46分,片頭切出。
直播完成了,也就變成無法更改的歷史了。
多給我一次彩排,進點會更準,找人會更穩(wěn),運動會更狠;視頻的變化、燈光的變化會抓得更好,構圖應該更驚艷,鏡頭腳本會更詳細。
在導播方面,勉強給自己打個及格分,因為知道自己距離能達到的最好還差好些。
其實這臺晚會,臺前幕后好些人都累得扒了皮,我這個崗位,唯一的目標就是讓所有人不留遺憾。遺憾的是因為種種原因,還是留下了種種遺憾。
承蒙大家抬愛,各種表揚鼓勵都已趁熱揣懷里,各種批評指正也來者不拒。
20年電視民工做下來,別的專長真說不出,也就是導播這工作待見我,我也不能辜負了這切換臺,這前輩同事弟兄們的幫襯,這臺前幕后更多民工們的信任。